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碎片化閱讀下的自身思考

碎片化閱讀下的自身思考

碎花片閱讀無疑已經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對我而言,拿起一本紙質的書來,握在手裡的時間越來越短,簡單快捷的獲取資訊和輕易的打發時間之間無縫鏈接,任何環境下只要有一部聯網的智能機我們就能接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轟炸,鋪天蓋地,為了一個熱點正中反來回折騰,一個觀點,一個言論,輕易而隨便。在自己的內心更尊重紙質閱讀,成系統而規則的閱讀,但對於碎片化的東西越來越上癮或依賴,減少思維上的思考和不經大腦的接受,這樣下去真的會退化。

接受一個觀點或論點過於隨便,便不會去想背後的邏輯是否正確,所傳達的是否有害。知識需要系統,而觀點卻可以是零散的、堆砌而成的,簡而言之背後的實質性的東西我們視而不見,跟著情緒和感性聞聲起舞。或許該警示這樣的趨勢,像一種頭腦的退化。

當知識儲備不足以應對當下的時候,投機取巧的行為將佔上風,獲取知識是一種費腦的行動,而動物的本能驅使我們接受簡單的投機取巧和偷換概念。特別當我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業餘時間的時候,常喊著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更多是一種滿足於精神上的需要,或自覺得應當如此,但真正用於此的時間和精力少之又少。業餘時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但這個主人不願意對自己發號司令,自己對違背自己的命令具有天然的豁免權,成本代價太低。常言對自己負責,真正能做到對自己負責的人應該很少吧,因為我們對自己有最終解釋權。自己對自己的豁免權和解釋權在旁人看來多此一舉,但這對於世俗生活而言必不可少,因為他人是鏡子,照鏡子的習慣警示著我們,提升自我的口號和內心深處的隱蔽此時就是化妝品,修飾著我們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至情至性洒脫飄逸之人並不在此列,因為他們只為自己而活,而世俗世界的我們很多時候在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裝飾得越精緻越累。

但是說這些和碎片化閱讀又有雞毛關係,因為碎片化閱讀中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著這樣那樣的觀點,這些碎片式的觀點看似一本正經,很多卻經不起考驗。

微信公眾號正是碎片化閱讀下的產物,很多人趕上了紅利,心靈導師、情感專家遍地開花,一場虛假的寫作和閱讀盛世撲面而來,承認很多是靠著真本領、認認真真的寫,但更多的是僱傭一批寫手依靠洗稿等手段來進行持續高產。

他們取之不竭的材料和觀點很多剽自經典又斷章取義。人人都可以寫作的時代稂莠不齊是正常現象,言論自由下人人也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這樣就會讓我們一邊指責的時候一邊又要陷入言論自由的悖論之中。

人人熱衷於碎片化閱讀,人人可以寫作的時代,真的是一個文學的盛世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基琉斯之踵 的精彩文章:

TAG:阿基琉斯之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