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警用「天眼」查找罌粟種植  誤差不超過5米一查一個準

民警用「天眼」查找罌粟種植  誤差不超過5米一查一個準

現代快報訊(記者 朱鯨潤)日前,太華鎮居民王振(化名)因非法種植罌粟,受到了宜興市公安部門的治安處罰。但是,他到現在都沒想通,民警是如何發現他種在自家圍牆內兩株罌粟的。

今年以來,宜興警方已查處75起非法種植罌粟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不少涉案罌粟種植株數是個位數。那麼,警方究竟是如何發現這些株數少且種植隱蔽的罌粟的呢?據宜興市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介紹,他們的「新法寶」,是使用衛星探測技術,只要有相關衛星從宜興上空飛過,就能通過技術識別出罌粟植物所發出的特有光譜並確定其地理位置。

以前,宜興市公安部門在排查非法種植罌粟等行為時,主要依託無人機或實地走訪等形式,這樣雖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打擊非法種植罌粟的行為,但如果遇到種植在院落或與其他植物混合種植的情況,排查難度較大,容易出現「漏網之魚」。 今年以來,在公安部和國家禁毒委的技術支持下,宜興市公安部門開始採用衛星探測技術打擊非法種植罌粟行為,目前已利用該技術查獲19起相關案件。

在禁毒大隊民警的電腦里,有著不少通過衛星探測技術獲得的相關種植罌粟地塊的照片,在這些照片上,有一些區域被紅色方框圈出,下方則標示了詳細的經緯度。民警表示,這些紅色方框內就是被識別出的種植罌粟的位置,他們只要根據下方標示的經緯度,來到相應的位置,基本上都能查獲非法種植的罌粟。「這一技術的誤差不會超過5米,足以讓非法種植罌粟的行為無處遁形。」民警說。

據禁毒大隊民警介紹,近年來,宜興處理非法種植罌粟案件雖有所上升,但個案所涉及的罌粟株數卻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這說明,宜興大規模種植罌粟的犯罪行為正在逐步消失,而在高科技手段下,少量種植罌粟的違法行為也在被逐漸遏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無錫 的精彩文章:

無錫一小區流浪狗咬傷5名兒童 嚇到一批家長

TAG:快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