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前俺娘愛餵雞

從前俺娘愛餵雞

(輕觸以上藍色字條:流金歲月里的那些事兒,輕鬆關注,精彩隨時)

母親

 民歌紅1

龔玥 

00:00/05:02

1980年前後的我,還是一位翩翩少年,還在母親的關心和呵護之下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物質基礎相當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母親硬是靠一雙勤勞的手養豬餵雞來補貼家用。當時的我還真不理解母親為什麼會因為丟了一隻雞或者是雞丟了一枚蛋而找遍全村,甚至會因此垂淚。到現在我才明白,母親都是為了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能養活我們姊妹六人,讓我們感受母親那濃烈的愛。

春暖花開,母親就開始留意起每一隻想落(lao)窩的母雞來。母親眼中的母雞一定要體格健壯、羽翼豐盈,才可以委以重任。而看不上眼的母雞,母親就會把它「打入冷宮」(用繩把它栓在樹上,改變它的習性)讓它繼續產蛋。

母親早就準備好了瓦缸,找來鬆軟的麥秸或者淘汰下來的棉絮墊在缸底,再把挑好的雞蛋碼平,把落(lao)窩的母雞輕輕抱進去,母雞開啟了幸福而艱苦的「媽媽」之旅。

母親這一切麻利的工序一般都是選擇在不耽誤農活的晚上進行。那時候的我會鑽在被窩裡,托著光滑的下巴問東問西,母親則不厭其煩地答這答那。

轉眼月余,小雞就要破殼了,那是涅槃一樣偉大的事情。從破殼而出到變成毛茸茸的小傢伙並不需要多長時間,出於好奇,我有時也會試圖接近「產床」,而母雞媽媽也會毫不留情地教訓我一口,母親一邊為我擦淚一邊教育不經事的我。母親很有經驗,拿起雞蛋一晃就知道哪個雞蛋不會孵出小雞,這樣的雞蛋俗稱「瀉黃」。節儉的母親捨不得把它們扔掉,常常會把它們炒了讓我們吃,我們噁心,母親就不顧勸阻自己吃。因為在那個艱苦的歲月里,母親絕對不會浪費任何可以果腹的食材。

起初,母親會泡軟一些珍貴的小米為小雞「改善生活」。等到小雞蹣跚學步,母雞媽媽就會領著他們出去覓食。母親還會給我們家的小傢伙染上顏色,以防走失,也便於區別和鄰居喂的小雞。

小時候,母親經常給我們姊妹講母雞媽媽和小雞的故事。比如:老雞哽哽小雞聽,恁娘到明兒祭刀星(音)。白天別去露水池,濕了你翅膀受寒冷;中午別去水坑喝水哩,老鷹過來嚇你一驚;晚上別去廚房裡,老貓是你對頭兵······那是雞媽媽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而叮囑小雞的話語,誠感動天。

等到小雞逐漸長大,母親心中又會升騰許多願望。母親希望多成母雞,多生雞蛋。而光吃不揍活的公雞自然不受母親待見,很顯然,母親希望讓我們姐弟享受人間美食,感受母親那濃烈的母愛。

等長大的母雞想產蛋了,母親就會往雞窩裡放上「引蛋兒」(吃過的雞蛋,剩下的比較完整的殼,母親再用紙糊成相對完整的雞蛋狀)。該生蛋的雞如果看不到雞蛋,母親就會「跟蹤」它們。回到家母親還會體罰它們,讓野蛋的雞知道:老闆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如今,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快十二年了。十二年,彈指一揮間,母親不是高居廟堂的政治家,也不是豐功偉業的企業家,母親只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女性之一。然而,就是這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撐起了一個個小家;一個個小家撐起整個國家。

每當我想起含辛茹苦善解人意的母親,就久久不能釋懷,甚至淚光閃爍。耳畔似乎又響起母親講的故事:老雞哽哽小雞聽,恁娘到明兒祭刀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金歲月里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TAG:流金歲月里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