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1945年8月15日,對溥儀來說,又是一個灰色的日子,日本天皇頒布了「終戰詔書」。「天皇陛下投降了!」溥儀一聽,「撲通」一聲跪下,向蒼天磕頭,求神保佑天皇平安。可是,誰能保佑他呢?他茫然了······好像全身的力氣都已消失,變成了空空的軀殼,溥儀跪在那裡很長時間沒有力氣站起來。

第二天,日本人令溥儀做好準備,計劃乘飛機到日本去。慌亂之中,溥儀首先想到的是要帶些金銀財寶,以便日後備用。他找來一隻皮箱,在裡面裝滿了金子、鑽石、珍珠、首飾等等,沉甸甸滿滿一箱。溥儀帶著這箱珍寶和弟弟、妹夫、一名隨侍及一名醫生一同逃走了,而把皇后、貴人等女眷們丟在了山溝里。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的1945年8月8日晚(日本時間),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托夫接見日本大使佐藤,向日本政府遞交《蘇聯對日本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宣言》,宣布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因此,815日本投降的時候,蘇聯軍隊已經進入了東北。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8月17日,溥儀一行到達瀋陽機場,但是,還沒等飛機起飛,即被蘇聯空軍俘虜。一架蘇聯軍用飛機把溥儀等人從瀋陽載到蘇聯的赤塔,幾個月後,又把他們送到伯力,進了第四十五收容所,溥儀開始了囚居生活。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溥儀在蘇聯生活了近五年。雖然他是個囚徒,但卻受到了蘇聯政府的特殊優待。因此,他由一開始的驚慌、恐懼,逐漸地開始慶幸自己的命運。在他看來,落到蘇聯人手中是一大幸事。自己感覺如果落在日本人手裡可能會被「殺人滅口」,落在中國人手裡也不會輕易饒了他。

他非常害怕有一天蘇聯把他「引渡」回國,所以他曾三次給斯大林寫信,請求留居蘇聯。但是,這些信都如石沉大海,沒有迴音。

溥儀被俘後為何更願意關押在蘇聯?

1950年7月30日, 蘇聯通知溥儀,要將他引渡回中國時,他在45號收容所再次向翻譯別爾緬闊夫提出留在蘇聯的要求。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終於獲得了新生,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人說乾隆是敗家子呢?
「打千」是什麼樣的禮節?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