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大千:這明明是道士畫的,你們偏要說是和尚!

張大千:這明明是道士畫的,你們偏要說是和尚!

近年來,拍賣場上成交價過億的國畫已不鮮見。比起古人的筆墨,古代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鴻等近現代巨匠的作品亦不遑多讓。

2016年,張大千的一幅山水畫《巨然晴峰圖》,在當年的嘉德秋拍上以1.035億元成交,拔得頭籌,這個價格幾乎是排名第二的傅抱石人物畫《風光好》的兩倍。

嘉德2016秋拍現場

張大千《巨然晴峰圖》

這幅《巨然晴峰圖》創作於1940年代中後期,是張大千進入藝術成熟期後極其稀見的精品。畫作精絕繁複,融古開今,堪稱張大千盛年山水巨制。

謝稚柳題字

這幅畫為何名題「巨然」二字?張大千的摯友謝稚柳在畫上題到:「此故人張大千四十九歲之筆,臨巨然筆極少見,為其平生傑作,殊難得也。」巨然為五代宋初畫僧,多以長披麻皴(cūn)畫山水,與董源並稱「董巨」,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張大千此畫,正是運用了巨然擅長的長披麻筆法。

《巨然晴峰圖》細節

皴法,是國畫中對山石、峰巒和樹身表皮的脈絡紋理的一種表現技法。「披麻皴」是最經典的一種,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有此名。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筆線長的稱長披麻),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

《巨然晴峰圖》細節

不過,要是張大千晚幾年創作此畫,也許要改個名字了——《劉道士晴峰圖》。除了畫山石之法外,《晴峰圖》的畫水之法亦頗有獨到之處。畫中的水紋,不作水平的波紋,而是由斜向的曲線紋所組成。此種勢若遊絲的描水之法,實質是從張大千於1940年代收藏的另一件名跡《湖山清曉圖》中脫化而來。

劉道士《湖山清曉圖》絹本設色

這幅《湖山清曉圖》,曾一度被認為是巨然的真跡,連張大千也不列外(至少在創作《晴峰圖》時)。後來,張大千以其過人的鑒識能力將此畫的作者更名為劉道士。

此畫與巨然的作品在風格上頗為相似,但山體扭曲及遊絲式的水紋,又是十分迥異。另據史料記載,劉道士「工佛道鬼神,落筆遒怪,尤善山水,師董源,與巨然同時,畫亦同。但劉畫道士在左,巨然則以僧在左。以此為別。」而此畫中有位朱衣道士。所以,張大千將之認定為劉道士作品,並定名《湖山清曉圖》。

張大千《臨劉道士湖山清曉圖》

後來,著名收藏家陳仁濤先生撰《中國畫壇的南宗三祖》一書,便將劉道士與董源、巨然並列提出了。

陳仁濤《中國畫壇的南宗三祖》書影

歷史上,書畫僧比較多見,但道士或有道教背景而能書擅畫者常被人忽視。其實,說出他們的名字,個個如雷貫耳:王羲之的家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王獻之臨終時「上章首過」,為道教之法;李白信奉道教,其唯一存世書法《上陽台帖》的緣起,就是因為他到王屋山陽台宮尋訪道士司馬承禎;畫聖吳道子亦崇奉道教,一生創作很多道教繪畫,被道教中人稱為"吳道真君"「吳真人」;「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更是全真教高道,號大痴道人……

李白《上陽台帖》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卷》局部

張大千鑒力過人,更是有不同凡響的胸襟,勇於較真,不惜將自己藏品的名氣以大易小,使我們能夠多睹一位道人作品的風貌。

張大千《臨劉道士筆萬壑松風圖》

不論是道士,還是僧人,張大千都能來者不拒,以之為師。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張大千才能獨創一格、自成一家。如今,《巨然晴峰圖》儼然是山水畫的一座高峰,不輸前人,成為後人爭相臨摹的對象。

作為中國畫壇一代宗師,張大千擁有粉絲無數,秦漢衚衕天山館的國畫老師萬永生便是其中之一。萬老師說,他第一眼看到張大千的《巨然晴峰圖》就很喜歡,加之畫中披麻皴也是自己比較擅長的皴法,便暗暗自許要找時間臨摹一下。

萬永生

去年6月,他感到有一股強烈的臨習衝動,於是說干就干,花了兩個多月完成此畫。在此過程中,他把畫紙從館裡拿到家裡,又從家裡拿到館裡,畫作完成時,宣紙都破碎成幾塊了。而很多作畫時間都在晚上,家人都睡了,自己便慢慢地畫到凌晨……

萬永生臨《巨然晴峰圖》

在那些秉燭夜畫的夜晚,萬老師一定是不寂寞的,因為巨然、劉道士、張大千與他共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衚衕國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秦漢衚衕國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