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其實最早是一頭金豬

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其實最早是一頭金豬

文/有毛僧

在《西遊記》中,豬八戒是一頭大白豬,不過在元代的雜劇中,他是一頭黑豬。在《西遊記》中,他的外形更像是一頭家豬,而在雜劇中,他的外形是一頭野豬。對豬八戒的物種解釋非常多,有的說是家豬,有的說是野豬,也有說是豬頭人身的。

關於豬八戒的形象,最早產生於敦化的壁畫中。在敦化的壁畫中,豬八戒是豬頭人身的家豬,並沒有獠牙。在壁畫中,他舉著經幡,立於摩利支天菩薩身邊。這個形象是後期豬八戒形象的來源。同樣在敦煌的作品中,還有一個豬八戒的像是一頭金豬。

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摩利支天菩薩坐在一頭巨大的金豬上。另一個版本是,摩利支天菩薩的車前,有七頭金豬拉車。其中,正中間的那頭豬是豬八戒的原型。可見,豬八戒一開始最有可能是一頭金豬。為何後來被說成是家豬或野豬呢?

多半是元代的戲劇導致的,由於在戲劇中,演員演一個妖怪是非常容易的。演員只需要戴上頭套就可以演妖怪了。為了戲劇的效果,對豬八戒頭套的設計就充滿了學問。如果設計成家豬,那就說明,是個喜劇或者極為輕鬆的劇情。

如果設計成野豬,足以說明,這是一個極為兇狠的形象,多半是在烘托恐怖、暴力的氛圍。豬八戒的形象,應該是來自元代的戲劇,在明代,經過知識分子的加工,最終成了我們看到的樣子。從這裡可以看出,豬八戒形象的演變,在元代是重要的轉折點。

金豬是藝術化的加工,是烘托菩薩的莊嚴,適合在造像、繪畫中呈現。這是結合了人們想像的越現實的形象。然而,無論白豬還是黑豬,都是與現實相關的形象,基本上代表了生活化的形象,與現實緊密結合。

這體現出了唐僧取經的故事,故事中的元素,逐步世俗化的過程。同時,這也是西遊故事走進尋常百姓家的前兆。經過明代小說的加工,這些形象就逐漸更清晰了。難怪很多人讚歎,整個《西遊記》就是一個巨大的動物園。

其實,《西遊記》中涉及到的所有動物,在《本草綱目》中都提到過,足以說明,《西遊記》發展到明代,已經完全生活化了。在角色創造上,已經脫離了想像,全部依據現實。真正加入想像的,是劇情,而不是角色。這是當時的時代比較成熟的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僧奇譚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明明是石頭裡生的,為何普遍認為他有父母?
張紀中版《西遊記》號稱尊重原著,其實完全背離了原著

TAG:老僧奇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