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遇見別人家的熊孩子,你管不管

遇見別人家的熊孩子,你管不管

01

1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一個有教養的人,大抵也如此。顯然,這對於很多大人都無法做到,何況孩子。

看到關於小孩在公交車上踢人,在電梯里尿尿這些話題,熊孩子一詞就出現了。我們認為的教養問題,應該是被他父母管教的,是家庭教育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在社會環境中出現不文明的行為,外人有沒有權力管,有沒有社會責任感主動去管,這是一個話題。

02

2

那天晚上,帶著兒子在戶外運動場騎車,突然來了一群12歲左右騎單車的孩子,迅速佔領了場地,我本能的拉開了兒子,他還沒有什麼危險意識,同伴的孩子3歲,還沒來得及停下來就被其中一個孩子撞倒,好在沒啥大事,我們就拉著孩子在邊上看著他們各種秀,中途他們騎到了別處,兒子下車想要下去玩,我一時沒拉住,心想他走一圈也就滿足了,隨他吧。隨後這個孩子來了,看到場地出現了小娃娃,很是不滿,沒等幾秒就不耐煩叨叨,最後嫌棄2歲的孩子走得慢,帶著嘲諷的口吻大喊:

一個大人還管不住一個小孩

這話真有點讓人生氣,但主觀意識還是覺得不要和一個孩子計較,口氣也還算溫柔:

你小時候也有調皮的時候,媽媽能管住你嗎?

隨後就是囂張的話語:

你管得著嗎?這麼小的孩子就不要這裡玩,你當媽的都管不了自己的孩子。

納尼,活了30年,被一個小屁孩教育,這像一個孩子說的話嗎,真是瞬間點燃我的暴脾氣。

你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教你說話的嗎?這個運動場小朋友都能進來,都可以玩,門口的牌子寫著年齡

估計是我的臭臉加嚴肅的口吻嚇到他了,也或許他平時也是個聽話的孩子,明顯沒有了之前的囂張,但嘴上還不妥協「我自己說的」,指著我兒子說「他是小孩能進來,那你是大人你就不能進」。和他的同伴還不服輸地嘀咕著,當下,我覺得不能再多說什麼,第一他不是我的孩子,第二他不是我的學生。第三生氣會長皺紋。

03

3

幾年前,當「正面管教」這個概念被大多新一代父母接受的時候,兩個孩子爭搶玩具,父母的處理方式大多都是會講理讓給搶的那一方,還告訴孩子要學會分享。現在,重新定義了這個含義,有的父母會幫助自己表達未能表達的意願,保護他的情緒,告訴對方我們先拿到的先玩,一會兒再給你。

就像還有一個一直被討論的話題,兩個孩子打架,要不要教自己的孩子還手,不還手怕以後被欺負,還手又怕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侵犯,家長不制止,就意味著告訴孩子,別人欺負你,你得忍著。

一個朋友教育他3歲的女兒,別人打你,第一次第二次可以忍,第三次狠狠還回去,姑娘還小,現在應該不是太能理解,我還挺想看看小姑娘狠狠回擊的樣子。

04

4

孩子在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他還分不清刻薄嘴欠不是幽默,口無遮攔不是坦率,沒有教養也不是隨性。他身上折射的是一個家庭的縮影。

對於在公共場合,在一個社會環境,別人家的孩子,他的行為問題,他的教養問題,如果你看到了,管還是不管?

就問你

管不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也媽媽優選 的精彩文章:

TAG:小也媽媽優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