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籍收藏價值和「古籍善本」時間限定

書籍收藏價值和「古籍善本」時間限定

書籍人類知識思想的載體和文化傳播工具,一旦產生並迅速流轉,就不再是個人的認識和感知,而是化身千百,在其傳播過程中,化成社會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舊書的可讀性淡化,文物性增強,逐漸演化為藏書。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索引》

書籍是國家和民族的大典,集科學文化、法制和人文精神之所在,搜集、保護和收藏圖書,就是延續國家民族的文化血脈,珍藏知識思想精華,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書籍都被列為最高的保護和收藏項目。

這是藏書的基本價值,在這層意義上,古籍較之其他文物如青銅器、瓷器、書畫等具有更重要的價值。

筆者在閱讀相關資料時注意到,國家有關文物政策法規中,對上述文物的下限年代明確規定為1795年,即乾隆六十年以前。

《鄭振鐸日記全編》

但是,在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後任副部長的鄭振鐸以及有關專家,將古籍的下限年代定位1911年,即辛亥革命以前,幣其他文物種類下限延後100多年,完全是出於對古籍的保護和重視而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據了解,目前下限已經延伸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同時,國家圖書館對古籍善本也有相對的時間下限規定,即乾隆六十年以前印刷出版的古籍書均為善本,手稿、校稿不在此列。宋元古籍,不論是否殘缺,都屬善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漢代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文人書法開展鼻祖
塵世何曾識,花清月未清——王永年花卉冊頁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