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駐錫礦山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駐錫礦山

導讀:

錫礦山是一片紅色熱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是一方值得書寫的寶地。清明節期間,本號曾發文《錫礦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講述這碑背後英烈們的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其實,錫礦山的紅色文化遠不止這些,早在1935年,紅軍就曾進駐錫礦山,在這裡開展宣傳,打富濟貧,擴紅籌款,將革命的火種廣為傳播。紅軍離開時,共有千餘名熱血男兒參軍入伍。為銘記這段有關長征的光輝歷史,我市正著手樹新碑紀念。

下文是原市廣播電視局退休幹部唐廉誠老先生之作,唐老一直致力於地方文史資料的收集、挖掘與整理,雖年逾七旬,仍心系文史事業,其情可敬、可贊。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駐錫礦山

文 | 唐廉誠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策應井岡山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受到國民黨軍130多個團30多萬人的瘋狂圍剿,17000多名紅軍指戰員於1935年11月19日從桑植劉家坪、瑞塔鋪突圍分三路戰略轉移,右路蕭克(軍團長)、王震(政委)率紅六軍團第16、17師經安化進佔新化縣城,中路任弼時(總政委)率紅二軍團軍團部、第6師和紅軍學校進佔漵浦縣城,右路賀龍(總指揮)率湘鄂川黔軍委和第4、5師進佔辰溪縣城。27日第16師到達安化、新化交界的坪口時,派偵察連作先遣隊深夜潛入錫礦山摸清情況,做好部隊進駐接應準備。29日下午王震率16師主力1500多人從新化縣城進駐錫礦山,與先遣隊會合。

紅軍駐地舊址(正拆舊建新,本圖源自網路)

錫礦山24名工人代表組成接待站迎接紅軍。16師司令部設在「寶大興」,48、49團團部分別駐公益煉廠、疇富堂,德華盛、同福公司、源和煉廠各駐一個營,三角坪、康家院子、修和洋行、漣溪橋各駐一個連,長龍界、肖家灣、陶塘街都住了紅軍,分別在新化、安化方向穿風坳、大玄山、水口山、野雞坡各駐一個排擔任警戒。

紅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反動派散布誣衊紅軍的流言蜚語不攻自破,消除疑慮的百姓、工商業者從避靜處回家,家家戶戶插上三角小紅旗,有的夜晚在門口點上油燈給紅軍照路,有的送鋪草、燒熱水、生煤火取暖烘烤濕衣服,有的給紅軍帶路和送信等。紅軍所到之處,呈現軍民融洽、歡聲笑語的景象。紅軍在錫礦山駐紮7天,進行了五大戰備活動。

吳建新攝(錫礦山新貌)

布陣疑敵。紅軍聲東擊西,控制了大部分湘中地區和通向湘西的橋頭堡,威震長沙,佯攻邵陽,迷惑打亂敵軍的圍剿部署,布重兵於東、南方防守,紅軍得以在長征途中唯一進駐的大工礦、曾是全省三大工運中心之一的錫礦山短暫休整,積累力量,為紅軍出其不意從新化轉向敵軍兵力薄弱的湘西、貴州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吳建新攝(錫礦山新貌)

革命宣傳。紅軍一支支宣傳小分隊奔赴礦區、鄉村書寫標語,張貼廣告,唱歌演講,高呼口號,大張旗鼓地宣傳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和紅軍的性質、宗旨、組織紀律等。紅軍戰士進爐房、下礦洞了解揭發工人受資本家剝削和壓迫的苦難生活。在人口稠密處召開群眾大會,王震用瀏陽話學著新化話對苦大仇深的礦工們說:「老闆不勞動,剝削你們工人,養得肥頭大耳的,你們石匠師傅累得墨黑的,餓得皮包骨頭,太不平等。我們窮苦人只有跟著共產黨走,團結鬧革命,才能翻身過好日子。」

紅軍支持礦工開展「反口子」鬥爭,即到礦霸的礦洞里打銻砂歸自己養家糊口。紅軍在錫礦山、中連、渣渡、毛易、金竹山、鐸山等地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播下了革命火種。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聽取中共錫礦山地下黨組織彙報後,要求地下黨組織繼續堅持秘密搞好黨的工作。

吳建新攝(錫礦山新貌)

打富濟貧。紅軍進駐錫礦山,礦霸、劣紳、礦警隊逃往長沙、邵陽等地。紅軍發動群眾查抄了26戶礦霸、劣紳的家,打開倉庫將不義之財稻穀、衣服、布匹、布鞋、雨傘等發給缺衣少食的貧苦礦工、農民。處決了有罪惡企圖逃走的偽保長吳繼興,產生了很大的政治影響。

籌集軍需。紅軍搜查了礦霸、劣紳埋藏在地下、水塘、糞池等處的銀元,將沒收的一部分糧食、衣服、布匹等低價出售增加籌款,號召公司、煉廠、大商戶支援紅軍捐款捐物,共籌集銀元50000多塊及一批軍需物資。組織裁縫集中趕製了一批軍服,大多數紅軍戰士換上了新裝。

吳建新攝(錫礦山新貌)

參軍入伍。具有革命傳統的錫礦山人民熱愛和擁護子弟兵紅軍,1000多名青壯年礦工、農民等踴躍報名參軍,成立了特有的「工人團」,於12月4日隨紅16師開赴新化縣城與大部隊會合,奔赴艱苦卓絕的長征,為中國革命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彪炳千秋的重大貢獻。其中渣渡19歲青年朱江挑煤經過錫礦山參加紅軍,解放後任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師長,享受副軍級待遇。劉佔山解放後也擔任師級幹部。

吳建新攝(錫礦山新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水冷 的精彩文章:

TAG:江水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