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開南宋六陵神秘面紗

揭開南宋六陵神秘面紗

在遙遠的中古時代,中國的政治中心主要有兩個:以長安為核心的關中地區和以洛陽為核心的中原地區。

以關中為中心的譬如秦朝、西漢、隋朝(北周)、唐朝

以中原為中心的也有東漢、西晉、武周

這些朝代的皇帝去世以後,大多葬在首都附近的風水寶地,陝西有西漢的皇陵還有唐朝的關中十八陵。

洛陽的邙山更讓很多人神往不已,正所謂「生在蘇杭,死葬北邙」,東漢很多皇帝貴胄也都葬在邙山之上。

除了這兩個地方外,明清的首都北京城周圍也埋葬了這兩個朝代絕大部分皇帝。

接著就要說說中國歷史上驕傲到極致也恥辱到極致的王朝——宋朝。

大家都知道,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但為什麼要這麼分,其實是有一個地理的邏輯的。說這個以前,就以漢朝為例,西漢的首都在長安,東漢的首都在洛陽,洛陽在長安以東,故而分為西漢和東漢。宋朝也是如此,金兵南侵,北宋丟失首都汴京,徽宗九子趙構以天下兵馬元帥的身份逃到江浙,在登基為帝以後,下令把越州改為紹興府,這便是「紹興」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南宋的首都是臨安,但其實這個說法是並不準確的,因為南宋從朝廷到民間都不認為自己失去了國家,只是暫時被侵略者侵佔了,所以臨安在當時的說法叫「行在」,意為臨時的首都。

臨時的首都有了,那麼回到汴京也不是靠吹吹牛皮就能實現的,萬一熬不到那天死了怎麼辦,總得有個可以千秋萬歲的地方。南宋統治者選了半天,最終選擇了紹興,在今紹興皋埠鎮和富盛鎮交接的攢宮山下。筆者去過那裡,四面環山,山清水秀,確實是一個百年後靈魂棲息的好地方。

和「行在」一樣,這個臨時的葬地叫「攢宮」,意為臨時存放皇帝屍骨的地方。傳說是北宋哲宗皇后孟皇后規定的,為了以後回到祖宗葬地方便移動,南宋皇帝一律才用薄葬淺葬的方式。這種攢宮的方式自然不能以皇陵的標準來看,南宋六位皇帝,全部擠在那一小塊山下平原上,在埋葬之初就顯得寒酸不堪,哪有皇家陵園的樣子,更何況近千年以後的孤松野鳥,斜陽荒冢的一派荒涼景象。

或許南宋統治者根本無意北伐,只想安安穩穩地在東南半壁苟延殘喘,但為了糊弄百姓朝臣和孟太后,面子上還是要做到位的。趙構的登基是得到孟太后准許擁戴的,又是趙構的長輩,孟太后選用淺葬的方案,趙構無論如何都是要支持的。但誰又能想到,這個選擇,帶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公元1268年,忽必烈在蒙哥死後奪得大汗,在穩定內部以後,發起滅宋之戰。

1276年,元軍攻破臨安府,宗室大臣隨即南逃,位於紹興的「皇陵」,就像北宋皇陵一樣,落入元軍之手。

忽必烈滅南宋後,江南釋教總攝西僧楊璉真伽與演福寺僧允澤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大肆挖掘破壞南宋六陵,扒開屍骨扔掉,盜盡金銀財寶。楊璉真伽見到宋理宗頭骨碩大,竟盜去用作溺器(尿壺)。誰能想到,一個生前位尊九五的帝王,死後要遭受這般屈辱。宋理宗頭骨,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派人去西域給贖回來重新安葬的。

在元人的盜掘過程中,一個正義的紹興人挺身而出,他叫唐珏。

據史料記載,皇帝的屍骨被拋棄在草莽之間,宋朝有識之人個個都悲痛不已,當時唐珏聽到這個消息時候,當下典當家產,私下備酒宴,邀請鄉里少壯輩,前往收埋先帝屍骨。然後,他帶領一幫人眾,就採用「假骨換先帝」之舉,先找了一副荒野白骨以假亂真,然後,拿出備好的木匣若干只,上面復以黃色絲絹,署上帝名、陵名,分頭趁月色潛入陵山,自永思陵(趙構陵)以下,隨號將諸帝遺骸分別收藏起來,埋在寶山之陰天章寺前,種上冬青樹,以為標誌。

明朝建立後,唐珏後人把這段往事告訴明朝,朱元璋隨即挖出南宋諸帝屍骨,於舊址重新安葬。

宋六陵在明清年代漸漸荒蕪,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地面尚存幾間享殿(用以祭祀)。後來六七十年代,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宋六陵被夷為平地,至今全然不見地面建築。

後來考古學家通過搖感技術,大致了解宋六陵地下宮殿規模和位置,並加以保護起來。這片江南地區唯一的正式朝代皇陵,就這樣靜悄悄地存在於青山綠水間,周圍都是茶園,寥寥幾棵明清重建所植上的古松,似乎在訴說王朝的興衰,歷史的悲哀與無奈。

歷史如同滔滔不絕的江水,管你是曠古爍今的英雄還是奸詐虛偽的佞臣,都將毫不留情地一起沖走。富貴強權,虛晃若夢。

PS:今年春天,國務院正式同意浙江考古研究所對宋六陵的正式挖掘,首先發掘的,是宋高宗趙構的陵墓,期待此次考古能緩緩揭開宋六陵的迷團。

作者:增圳

責編:詩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生一師 的精彩文章:

TAG:一生一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