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詩人,沒想到他的行為品格卻是這樣?

他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詩人,沒想到他的行為品格卻是這樣?

他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詩人,沒想到他的行為品格卻是這樣?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啟蒙詩我想沒有哪個人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紳,詩中關心百姓,但是他的實際生活作風,行為品格卻令人嘆息。

李紳其實還有一首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兩首詩都充分體現了對悲苦貧農的憐憫和關心,側面也反應了李紳是個關心黎明疾苦的人。等到李紳中了進士,做了官發跡了,整個人都大變樣,窮奢極欲,一點都沒有當初關愛百姓疾苦的心。據說李紳這個人很喜歡吃雞舌頭,但是一隻雞就一隻舌頭,肯定不夠吃,所以一頓飯李紳需要殺三百隻雞,就為了一盤雞舌頭。

其實這些都是生活上的毛病,換句話說,李紳有錢,想吃什麼是他的自由,但是李紳這個人的人品也不是很好。根據《雲溪友議》記載,李紳還沒有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喊他「叔叔」。後來李紳發跡了,換李元將巴結李紳了,李元將主動降低自己的輩分,喊李紳「叔叔」,但是李紳就是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

除此之外,被李紳針對的還有一位姓崔的巡官,他和李紳是同科的進士,兩人以前還認識。有一次,這位崔巡官來拜訪李紳,但是不巧崔巡官的一個僕人和當地的一個百姓吵起來了,李紳知道後,直接將僕人和市民都處以極刑。隨後李紳又叫來崔巡官說:「過去我曾認識你,既然來到這裡,為何不來相見?」崔巡官趕緊謝罪,可李紳還是把他綁起來,打了20杖,還要流放他。崔巡官嚇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聲。

自己的族叔成了孫子,朋友變成了流放的囚犯。這樣的人,誰敢相信他是當年那個寫《憫農》的詩人。李紳活了76歲,生前榮光,死後卻因為生前一意孤行判的一樁冤案,罷免了生前的一切榮耀,連累子孫三代都不得入仕。

都說不忘初心,可是說得容易,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侃 的精彩文章:

岳飛背上刻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現在大部分人還不知道
明朝皇帝姓朱,為了避國姓的名諱,所以明朝沒有豬?

TAG:歷史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