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中的臨摹方法

書法中的臨摹方法

臨摹的基本方法:

所謂「臨」,就是將字帖置於案前,觀察字的形態、結構、筆劃,領會其精神,再下筆仿寫,如同「臨淵」。「摹」,則是將薄紙蒙在字帖上,隨字的大小、線條的粗細而把它描寫下業。

根據本人臨帖的體會,我認為:要想臨好帖,必須突出一個字--「勤」!臨寫必須勤。臨一本好的字帖,要求通臨。有人臨帖,挑選自己認為好的字,或是自己喜 愛的字來寫,即使寫也寫得不多,甚至寫上三兩遍便乏味了,以為熟了,其實,非但一個字學不好,而且通篇的精神更無從領悟。這樣是不行的。

臨帖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學帖似帖,形似神似。似帖,形似易而神似難,這就要求臨帖者,開始臨帖時形勢要求力學原作,筆劃、結構、運筆諸方面越象越好,以至真偽難辨,這就說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專註一端,以究其難。初學一種字帖,對它印象不深。對其中的難點,就要多次推敲,反覆執筆實踐,在書寫中逐步就會窮根究底,為已所用 的,一本字帖有其難點,此帖與彼帖的難點也不一樣,而難點往往是它們各自的特點。我們臨帖時可以各擊破,取其精華,左右逢源。這種專註一端的方法,仍然可 以說是打基礎的。

三、精通一帖,博取眾長。專學某人的字體,即便學得很好,但終歸是追隨人後,步人後法。「工」雖「工」,但這「工」並不高水平,還要用「博取」將它解脫出來。這裡,「工」與「博」仍然是辯證統一的,沒專工而無所謂「博取」,「博」要以「工」為起點,進而向第二期工程--別開生面、獨樹一幟邁進。

四、臨中求創,「脫胎換骨」。我們要從臨帖中尋出一條新路子來。不能總是圈在字帖里出不來。我們在臨寫時,學習字帖,而同時要「高視字 帖」,即不可把字帖臨「死」了。學習字帖是入乎帖,高視字帖是出乎帖,能入是「臨」、能出是「創」,從「臨」中求「創」。臨帖千萬不可死臨,死臨,必現效 顰醜態;死臨,即便再下功夫也是徙勞無功。總之一句話:「臨帖」而不忘「創新」,最後達到「脫胎換骨」,自成一家,寫出高風格,寫出新水平。

顏真卿書法的一般特徵是:點畫線條起訖分明,提按頓挫強烈,因為用筆重,筆毫鋪開之後,靠本身的彈性已不能使筆鋒回復到垂直狀態,因此在轉折換向時不得不增加回頂的動作,出現所謂的「鶴腳」、「肩胛」,捺畫收筆處出現缺角等。古人說「點畫生結體」,點畫線條粗了,結體如果太緊湊的話,眉毛鬍子擠在一起,不好看。因此,顏真卿在處理結體時,不得不採用外拓的方法,盡量在字形中間留出空白,把筆畫安排在四周,而且極力向外擴張成腰鼓狀的弧形。顏體用外拓的方法盡量將筆畫裹束在方整的字體之中,外形是團聚的,字與字之間參差錯落的關係不多。因此,在章法上字距行距應當緊湊一些,以強化上下左右的連貫。點畫生結體,結體又決定章法,三者渾然一體:點畫渾厚沉雄、結體開闊博大、章法茂密飽滿,這就是顏真卿楷書的風格。

臨摹顏體在基本技法上有三個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一是顏體線條厚重,掌握不好容易墮為粗痞;二是轉折換向處因筆鋒回頂而出現的種種特徵,理解不正確,會成為做作的描繪;三是結體外拓,片面強調圓轉,會失之於媚俗。臨顏真卿《祭侄稿》

顏真卿的行書縱橫開闔,氣勢磅礴,它的點畫非常渾厚,書寫時逆入回收,中鋒按筆行走,有篆籀遺法,起筆和收筆處牽絲映帶,使點畫在渾厚的基礎上靈動流暢,姿媚躍出。它的結體多為外拓,非常開闊,章法上字距行距比較緊湊茂密,整個風格可以用沉雄恢宏四字概括。

《祭侄稿》為墨跡,圓渾遒勁,流暢奔放,清晰地反映了運筆的精細之處,是初學者最好的範本。《爭座位帖》為拓本,一經翻刻,線條的凝澀性和含蓄感增加了,顯得更加厚重蒼茫,強化了顏體特徵。學顏真卿行書應從《祭侄稿》得其法,從《爭座位帖》得其神。前人學書重真跡輕刻本,我覺得光臨《祭侄稿》容易寫得輕薄油滑,應當同時臨摹《爭座位帖》。

臨帖和摹帖,方法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有差異。「臨」,可以形神兼顧;「摹」,容易注重於形,而忽略用筆的隨意性;尤其描摹的「雙勾法」,久而為之,會形成匠氣。此外,臨帖前必須要熟讀字帖,做到心中有數,而後動筆。盡量避免看一眼寫一筆的不良習慣,否則,將事倍功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髦女裝百搭 的精彩文章:

書法中筆意的重要性
你更喜歡哪種字體呢?

TAG:時髦女裝百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