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萊芙:張遼故里——大夫庄

孫萊芙:張遼故里——大夫庄

1

大夫庄在桑乾河與洪濤山之間,北依洪濤山,屬山階坡地。村北有五道溝:西峪溝、白牙溝、狼叫溝、李家圩溝、牛肋骨溝。西峪溝最長,約十來里。

暴雷急雨時節,從洪濤山白崖頂望去,五道溝之水愈來愈大,騰躍翻滾,順坡而下,直撲村莊。西峪溝水如巨龍,四小溝水若小龍,五龍匯聚於大夫庄村中水溝。水溝在村中間,東西有東溝和西溝,也叫東峪溝、西峪溝,東西溝之水又匯於水溝。

水溝中間有一高地,村人稱「圪塔」。村子如龍頭,「圪塔」似龍角,水溝南直入桑乾河,宛若龍尾。也似一棵巨樹,春和景明時節,水溝長滿蒲草,好似樹身,五道溝就像枝杈。雨天五龍戲珠(村莊),暖季一樹翠碧。

夏秋季節,五道溝的洪水可以漫地。洪水多夾帶黃沙土,不肥,但東溝、西溝之水卻是膠泥,灌溉莊稼很有養分。

水溝原有長流水,清泉肆大,濤濤湧出,大夫庄最早的居民就在溝西側,挖掘窯洞,繁衍生息。水溝中間有馬刨泉,水勢甚是洶湧,傳說尉遲恭當年擒海馬,馬踏此地,刨出泉水。

三溝一圪塔,

洞兒院不敢說。

前一句說的是大夫庄的地理地貌,後一句概況了舊時代大夫庄大戶齊家建築之宏偉富麗。

2

村分前后街。齊家大戶人家在后街居住,皆為磚木結構大瓦房,鱗次櫛比,屋宇嚴整,排列有序。有東院、西院、南院、圪巴院。齊姓大院中,齊錄鳴的東院最大:前為牛犋院,後為四合院,窯多房少。東院西邊的小四合院為齊祖成所建,全部磚木結構,院內有樓窯一座,與西院的樓窯互為犄角。

西院為齊祖呂所建,是村中最宏偉的建築。三進三出的院落,有正房、廳房、東西廂房、樓窯、牛犋院和寬厚的大門。

后街東西走向。東邊有石砌門洞,高約五米,深約六米。西邊有磚砌門洞,高約四米多,深約一米多。並且門洞皆有門,關門後外人進不去,這裡的院落俗稱「洞兒院」。西門前有一古槐,覆蓋於門洞上邊。夏秋枝繁葉茂,百鳥婉轉高歌,朝暉夕陰,姿態萬方。后街不乏四合院,三進三出,或者有房有樓,迴廊照壁,曲折通幽,甚是氣派。

南院為齊德鳴祖上所建,兩進兩出,業已敗落,只留下正房五間。

圪巴院緊靠螞蟥坑(雨水匯聚的死水坑),正面是五間磚挂面窯,東西三間土窯,中間還有小院,分東西下房。

前街齊掌善、齊裕善各有一處兩進院落,齊掌善還有鋪房三間。

3

大夫庄是一個古老的村莊,1962年修水庫,在村南取土,挖出很多秦半兩錢,此外還有陶罐、瓦籠。壩牆地有不同歷史時期的陶片、瓦片以及磚塊,傳說有人在此刨出珍珠和金塊。

老輩人傳說此地過去有十二連堡,現有地名「堡角」、「堡牆後」(即壩牆地)。十二連堡是十二個連環堡,應該在明之前,因為明堡多為單堡。

該村村民分原住民和移民。原住民多居住在東西後溝,傍崖挖窯,少數人住土坯窯。移民主要有齊、王、胡姓。王姓居住在「廟溝」,稱「廟溝王」,他們的生活都極端貧困。此外,西溝有王世明,東溝有武烈、楊錄、楊浩然,大院大門戶,但瓦房很少,多為土窯。

齊姓來此二百多年,祖先為書香門第、仕宦人家,人多勢大,擁有該村的大部分土地。他們居住的后街街道雖短,但很整潔。店鋪向陽,有米店、缸坊、粉坊、餳房、雜貨鋪。齊家出過文舉、武舉、拔貢、秀才,也出過縣令。民國時期,齊家成為朔縣城東有名的望族。

4

舊時代大夫庄有大小廟宇四座,最東邊的龍王廟修建最早。龍王廟廟門朝西,青磚漫院。正殿宏偉壯麗,供奉著泥木雕塑的四海龍王。壁上彩繪著龍王行雲布雨圖,十殿閻王生死輪迴圖。每逢天旱,村人或外村人牽著大羯羊到廟裡「領牲」,把羯羊「獻給」龍王,儀式結束後牽回去。但「領牲」特別靈驗,「領牲」過後,大雨如期而至。

正殿前有戲台,戲台對面有月台,專供婦女兒童看戲。大殿東邊有磚碹小門,婦女兒童從此出入。男人們走大門,看戲時站坐在月台下,不得回頭觀望月台上的媳婦和姑娘,如若違反,必遭譴責乃至捶楚。

磚碹小門東有一碑亭,亭內有一大碑。碑亭東有鼓樓一座,懸掛一面牛皮打鼓,敲擊時聲聞十里。

進了龍王廟,有鐘樓一座,懸掛著三百多斤的大鐵鐘,鐘上鑄刻著昔年修廟者之花名,有張、王、李、趙、董、杜、劉、聶、田、喬、牛、孟諸姓。

龍王廟之碑合作化前丟了,大鐵鐘被賣了廢鐵,如此一來,龍王廟所建時間,以及當時村莊的情況俱不可知。人們只知道,田、喬、牛、董、杜諸姓建國後已經不存,劉、孟、聶成為小姓小戶。

村西,與龍王廟對稱的是「大王廟」,供奉著神頭的三大王,人稱「新廟」,建築時間可能是明末清初,工程尚未完工。

此外,村南村北有兩座小小的五道廟,供奉著五道神,不知何故,還供奉著觀音和關公。前街有座靈官廟,村東的羊道坡有塊紅色巨石。傳說有位姓高的羊倌,行善積德,在此坐化。村人們準備在此給他建一座「高老爺廟」。備齊了磚石木料,不料一夜間材料都跑到峪溝村南的一座小山上。人皆以為天意,遂把廟建在峪溝村。村人每逢祈雨、社戲或社火到此祭祀。一個羊倌有如此造化,死了竟然成為老爺,還進了廟堂,這種現象很少見,反映了這裡和別處不一樣。

5

1946年朔縣解放,財主的房屋、土地分給貧苦農民。分得房屋的人害怕變天,將房屋拆掉,變賣磚瓦、木料,使后街的房屋全部毀壞。

1958年大王廟(西廟)拆倒,修建了公社辦公室。龍王廟(東廟)的神像被砸毀扔掉,碑石鋪了路基,砌了水渠。正殿做了加工廠,其後戲台倒了,搖搖欲墜的正殿於1969年冬,被支左的解放軍拆掉,修建了一座新舞台。

至此,古老的大夫庄消失了。

清末民初,大夫庄村曾經發生過一次大瘟疫,一百多口人失去性命,其中趙姓死人最多。有回人們用席子捲住一個死人,準備抬到村外埋葬,忽然天降大雨。人們放下死人回家避雨,雨停後人們出來,發現死人竟活了。

每年七月二十,唱戲慶豐收,因為時間年年不變,所以稱作「死日戲」。

村東北有「大檁地」,古來生長參天大樹。

村東一里有東嶺,某年發洪水衝出漢墓,還有一個很大的封土堆。

村南一里,馬刨泉之西,有一「大墳圪旦」,四畝大,兩米高,有地名「墳東」、「墳西」,很多年人們在此取土,面積越來越小。傳說此為張遼墓。1966年,拖拉機在此耕地,壓塌一個磚碹墓。

「張遼墓」東二三百米,馬刨泉附近,出土過陶罐、瓦籠、秦半兩錢。

大夫庄之張姓是原著居民,沒有資料和傳說證明他們是外來戶,但也沒有任何線索說明他們是張遼後代。舊時代張姓居住在龍王廟後,有二十來戶,百十幾人。他們身材高大,性格火爆,喜歡出頭,這是否跟張遼有關係,也無從考究了。

6

大夫庄有編山貨的傳統手藝。跑四五十里到南山割山桃條子,編織羅頭、笸籮、簸箕、糞囤子、油簍。

王鴻雄今年77歲,是位老教師,民間醫生,義務行醫一生。1945年,他父親王純仁和七八個人到南山割條子,返回來過桑乾河,桑乾河發水,他被水沖了二里,所幸後面背著條子,沒有淹死。

編山桃條子之外,人們還編席子。編席子的材料是高粱桿。把高粱桿用碾子壓扁,然後用刀削去瓤子,泡在水裡「悶」軟。編一張席子得兩天,手常常被扎傷。

賣山貨之餘,人們還到西峪溝掏白土,俗稱「矸子」,人們用來刷家。

「文革」時期,大夫庄人才陸續從溝里搬遷出來,建起土坯窯,近二三十年才陸續建起紅磚大瓦房。

大夫庄村西北有西峪溝,西峪溝有一座娘娘山。娘娘山是一塊完整巨石,形如女人肚子。其上有一天然石縫,清泉從此湧出,有時水色發紅。西峪溝娘娘山一帶,一起雲彩便下雨,並且是和風細雨。過去這一帶水源充足,雨水豐沛。有民謠曰:

天旱雨淋山,

雨澇山不幹。

「文革」時,大夫庄有個齊姓光棍,外號「七害」。用炸藥塞進娘娘山石縫,把娘娘送上天,這一自然景觀從此無存。

無論是娘娘廟或是娘娘山,表現的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對繁衍生息,對自然的遵從和敬畏,是中華民族淳樸原始的母親情懷!

作者

孫萊芙,作家,有《典藏右玉》、《典藏朔州》、《走進朔州》出版。大同大學兼職教授。

(責編:付建慧)

A

編者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度 的精彩文章:

手機攝影:光影朔州

TAG:1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