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形的手」指揮國產碳纖維競爭格局生變

「無形的手」指揮國產碳纖維競爭格局生變

近期,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瀋陽中恆新材料有限公司破產的消息,再度引起了大家對於國產碳纖維企業經營情況的高度關注。事實上,去年我國碳纖維行業就已經出現了「申請破產第一案」——浙江泰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

種種跡象顯示,我國碳纖維行業在經歷了10多年的快速成長後,優勝劣汰現象正在凸顯,行業開始洗牌了。

市場之手開始淘汰無效產能

眾所周知,新材料技術是世界各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碳纖維是新材料產業的重點。尤其是在國防軍工領域,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正是由於深深明白碳纖維對於各國的重要價值,在中國碳纖維產業2005年突破產業化關鍵技術之前的幾十年時間裡,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在碳纖維領域的裝備、技術、人才實行嚴格封鎖。

從CCF300碳纖維技術2005年實現重大突破後的10多年來,我國碳纖維行業快速發展,迅速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技術上的突破加上對碳纖維材料重要性的認知,使我國掀起了一股投資碳纖維的熱潮。

目前,研究、生產碳纖維的企業和機構在全國廣泛分布,在吉林有吉林石化、吉林化纖等,在山東威海有光威等;在江蘇有中復神鷹、恆神股份、中簡科技等;在上海有金山石化等;在浙江有寧波材料所;在山西有山西煤化所等。

「多個地方的政府對碳纖維投資項目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或者補貼政策,國家對這種戰略性材料也非常重視,加上部分企業老闆確實有干好碳纖維報國的追求,多種因素重疊到一起都刺激了資本進入碳纖維行業,這其中既包括國有資本,也包括民營資本。」一名業內人士這樣說道。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大大小小的碳纖維企業共有約30家。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碳纖維的需求總量約為23487噸,產能約為26000噸。從實際產量看,2017年,中國大陸的碳纖維產量約為7400噸,中國台灣的碳纖維產量約為4000噸。

不過,這幾十家企業的經營情況卻大不相同。上述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少數幾家擁有千噸級生產線的企業正常生產,還有幾家擁有百噸級生產線的企業也在生產,其餘有開工、有產出的碳纖維企業數可能不到10家,剩下的就是不生產的。

而近期被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破產的瀋陽中恆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屬於近幾年沒開工的企業。一名碳纖維業內人士表示,瀋陽中恆停產至少有3年了。

據公開信息顯示,瀋陽中恆成立於2009年,主營碳纖維原絲、碳絲及其製品、特種碳纖維及碳纖維相關產品,註冊資本為1.818億元。截至2018年1月31日,瀋陽中恆的資產總額為3.6億元,負債總額為5.85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億元,嚴重資不抵債。

其實瀋陽中恆並非申請破產第一例。2017年,浙江泰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業內稱,這是我國碳纖維行業出現的「申請破產第一案」。公開資料顯示,浙江泰先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本為3億元。2015年至2017年1月,其主營收都為0元,稅後凈利潤分別為-2259萬元、-2675萬元、-608萬元。

仔細梳理會發現,在本輪持續了約10年的碳纖維投資熱潮中,儘管企業經營普遍性面臨巨大考驗,但從項目總量上看,基本處於「只增加不減少」的狀態。而且,當初部分企業涉足碳纖維行業時,投資人心中多多少少都帶著一種「打破壟斷、產業報國」的情懷,所以即便是艱難的堅持,大家也仍會覺得那可能是一種理想的力量支撐著企業往前走。但是,浙江泰先和瀋陽中恆讓大家明確意識到,即便是再有情懷的行業,也逃不過市場競爭法則的考驗。而能不能贏利,且能不能實現連續贏利,已經成為未來5年、甚至未來10年里擺在更多中小碳纖維企業面前的首要難題。

「低成本化是國產碳纖維繼續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關鍵點,而低成本化怎麼實現?其中一條就是要有規模效益。那規模效益又如何實現?一是通過規模化來降低公共費用和原料採購成本,二是通過工藝革新或顛覆性創新。而要有規模效益,首先就要做到去掉無效產能,加強實際產線的生產能力。從這個角度看,較長時間都沒有生產的碳纖維企業申請破產並不意外,這類企業通常被叫作『殭屍企業』,他們的產能對於整個碳纖維行業來說屬於無效產能。」江蘇澳盛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嚴兵這樣說。

熬得住虧損的家底和決心是大考

已經申請破產的兩家碳纖維企業固然有自身的一些原因,但虧損是不是個案?不是。

從整個國產碳纖維的產業化之路來看,必須認識到,這本身就是一場「生與死」的漫長考驗,在領軍企業實現贏利前,全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只不過,近些年,有些企業熬過來了,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開始贏利;有些企業仍在熬著,仍然持續承受著虧損;還有些企業開始倒下去了。

中國碳纖維近10多年來一路突破重重封鎖,堅持自主研發的過程,無疑充滿了太多的艱苦和磨難。而在初期發展、攻關過程中,各種內外因素交錯,使行業和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著巨大考驗。

首當其衝必須面對的,是碳纖維的研發科技攻關、實現產業化的過程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即便各地對碳纖維企業有一些財政補貼上的支持,但這在企業整體巨大的投入面前可謂是「杯水車薪」。

光威是我國最早實現贏利的碳纖維企業,自2012年開始贏利,且實現了2012年~2017年連續贏利。但是,在艱苦攻關的10多年裡,光威集團先後給碳纖維投進去了30多億元,不但把在釣魚竿板塊賺取的利潤全部投了進去,而且一度負債纍纍,在銀行的貸款最多時近20億元,企業一度面臨「傾家蕩產」。

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良前不久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上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公開演講中,講了當初做碳纖維的一些艱難細節。

「我們摸索著突破了一些技術,但一開始做出來的碳纖維不合格,賣不掉,產品即便低價也沒人要,還要出環保費用讓人處理。後來,產品開始能便宜賣,但是虧本,怎麼辦?生產線不能退,所以明知虧本也不能停。而且,我們要想真正做成功碳纖維,就必須摸索經驗,而一旦生產線停下來可能就開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就這麼一直堅持著。我們做碳纖維十幾年,虧了近10年,最近幾年才開始贏利。現在,我們做的碳纖維質量好了,客戶能接受了,T300、T700等都能做出來了,而且千噸生產線也能穩定地開。有人問我,碳纖維是怎麼搞出來的?其實就是折騰出來的,不停地折騰,不停地改,最後終於成功了。」張國良感慨道。

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另一家碳纖維龍頭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恆神股份一直致力於形成「碳纖維(包括織物)-中間產品(樹脂和預浸料)-複合材料產品開發技術服務(包括設計分析、成型工藝與製造)」的一條龍服務全產業鏈模式。

但新三板的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恆神股份的營業收入為2.04億元,毛利率為-65.8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2億元。2016年,其營業收入為1.948億元,毛利率為-40.1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7億元。

該企業顧問沈真在談到國產碳纖維的產業化之路時指出,突破碳纖維技術具有長期耗資的屬性,實現國產碳纖維的產業化是一項需要經歷至少10年的漫長投入、耗費巨資、且得忍受長期虧損的事業,這隻有具有長遠眼光、且財力雄厚的企業集團才可能勝任。

那麼,只有中國碳纖維企業是這樣嗎?不是的。國際碳纖維巨頭同樣經歷過這樣一個「熬得住虧損」的過程。據業內人士介紹,世界碳纖維「巨頭」日本東麗從開始生產碳纖維到實現穩定的贏利,前後歷經了30多年。

由此來看,在我國碳纖維企業繼續推進產業化的征程中,參與其間的企業,除了技術實力,有沒有雄厚的資金熬得住虧損,從內心深處願不願意繼續熬下去都非常關鍵。

兩極分化凸顯印證行業加速洗牌

一方面是部分經營難以為繼的碳纖維企業申請破產,另一方面卻是具有領軍優勢的碳纖維龍頭成功進入資本市場、攻克了新技術難關、產能規模繼續擴張等好消息接連傳來。

在贏利能力方面,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是,2017年9月1日,光威復材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我國登陸資本市場的第一家專業碳纖維企業。2017年,光威復材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49.87%,實現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18.99%。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光威復材實現營收2.71億元,同比增長27.75%;實現凈利潤8665.24萬元,同比增長33.66%。

對於長期經受虧損「煎熬」的國產碳纖維行業來說,光威復材成功上市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這標誌著我國碳纖維龍頭企業通過長期歷練具備持續贏利能力,今後也能依託資本市場謀求更好發展。

對此,北京化工大學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究所所長、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樑華指出,實現連續贏利的光威目前已經走上了一條良性循環之路。成功上市後,能夠攤薄財務等綜合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因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給企業帶來的財務壓力。

同時,作為民用碳纖維的龍頭,中復神鷹也於2016年開始贏利,這在國內民用碳纖維市場尚屬首次。「這也標誌著國產碳纖維開始進入良性發展階段。」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在產業化技術突破、產能規模提升等方面,龍頭企業的好消息也接連傳來。

光威復材方面,前不久,該公司宣布,由北京化工大學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以及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和北京衛星製造廠有限公司承接的科技部863課題「聚丙烯腈碳纖維石墨化關鍵技術研究」經過3年的攻關,通過了驗收。

該項目攻克了纖維製備關鍵技術、纖維性能表徵技術、纖維應用技術和碳纖維高溫石墨化設備設計製備技術,研發、生產的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性能指標與進口的M55J碳纖維相當。這也標誌著國產QM4055(M55J級)高強高模型碳纖維材料實現了從工藝到裝備的完全國產化製備,提高了航天應用領域對該高強高模級別碳纖維的自主保障能力。

中復神鷹方面,去年5月,該公司千噸級T800原絲生產線建成投產,並實現連續、穩定運行;去年8月底,其單線SYT55(T800)級碳纖維千噸級生產線也宣布投產。而在這之前的十幾年裡,中復神鷹相繼投入約18億元,建成了4套聚合系統、6條紡絲生產線、10條碳化生產線。

意味著更高紡絲效率的「大絲束」是國產碳纖維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這方面,部分龍頭企業也實現突破,吉林化纖集團就是其中的一家。

吉林化纖擁有碳纖維原絲產能1.6萬噸/年,尤其是在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生產方面已經形成一定的技術、規模、成本和質量優勢。在碳化方面,2016年,吉林化纖啟動了與浙江精功集團共建1.2萬噸大絲束碳纖維碳化項目,今年2月,該項目一期1號線2000噸/年的碳化生產線全線開車。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吉林化纖24K以上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的銷量為752噸,同比增長了約5倍。

上海石化也於前不久宣布,成功試製出48K大絲束碳纖維,並已貫通全流程。相比由1K~12K的小絲束組合而成的大絲束碳纖維,該產品實現單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000根。

可以發現,在當前的競爭格局下,國產碳纖維的產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高,光威復材、中復神鷹、中安信、恆神股份、吉林化纖和精功集團等幾家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正在穩步增強。

如果撇開整個中國碳纖維產業化技術水平繼續提升的空間不談,只在現有的技術水平體系下思考國產碳纖維企業的整體競爭格局就會發現,兩極分化、優勝劣汰的現象正在逐漸顯現,這恰恰說明,國產碳纖維開始進入謀求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新階段。

可以預見,接下來,在中國碳纖維產業繼續卯足勁兒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將繼續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方面,人才、資金、政策等各種綜合要素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他們的整體競爭能力仍將不斷增強;另一方面,那些在產業化技術、裝備、人才、資金等各方面的實力不足,無法匹配企業發展目標的企業,將會像瀋陽中恆和浙江泰先一樣,陸續申請破產,被市場淘汰出局。

而隨著行業洗牌加速,隨著國家加大對戰略性新材料行業的各項政策支持,我們期待中國碳纖維這個充滿「報國情懷」的行業能再度蝶變,最終能在國際碳纖維舞台上唱出最響亮的「中國之聲」,並能與國際碳纖維強國「一決高下」。(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注紡道1707,堅持實話實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道1707 的精彩文章:

天虹紡織5626萬收購這家海外面料銷售商,去年營收1.3億美金!

TAG:紡道1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