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見和誤解!糖尿病認識和防治的十大偏見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見和誤解!糖尿病認識和防治的十大偏見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世界上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第三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病,對健康、社會和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已高達9.7%,以9240萬的患病人數居全球之首。更令人憂心的是發病人數不僅僅因為人口老齡化加劇而增長,「兒童糖尿病」的上升趨勢也很明顯。儘管這種疾病非常普遍,但人們對它的誤解也很多。我們來看看關於糖尿病的常見誤解。

1、我家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我肯定得不了糖尿病。

糖尿病只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原因嗎?

可以說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上海市醫學會內分泌專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彭永德教授說:「遺傳基因研究顯示,我國是糖尿病中度易感人群,這決定了我們更不耐受肥胖,一旦吃得過多、營養過剩,就容易誘發糖尿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已經向著高脂肪、高蛋白的方向發展。飲食結構高熱量、體力活動減少、壓力過大等糖尿病危險因素漸成人們生活的常態,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流行已鋪好溫床,所以不能以有沒有糖尿病家族史而定,切不可輕視。

2、我沒有任何癥狀,不需治療。

有不少糖友在治療過程中,總是跟著感覺走,只要沒有明顯不適,就認為病情得到控制,不去看醫生,更不檢查血糖,這是很危險的。目前糖尿病診斷以及對病情的判斷,主要依據血糖水平,癥狀僅作參考。眾多研究已經證明糖尿病所有併發症發生、發展與血糖水平密切相關。糖尿病初期癥狀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覺得到的,往往等有明顯癥狀時身體已經受到比較大的損害,早發現早治療才會將疾病損害控制在最低範圍。

3、只檢查血糖,忽視其它監測。

監測血糖是必須,但遠遠不夠

在治療過程中大部分糖友認為只要監測好血糖的高低即可,沒必要再檢測其它的必要,從而忽視了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尿糖的監測。其實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反映的僅僅是抽血瞬間的血糖濃度,而糖化血紅蛋白所反映的是過去2~3個月的血糖水平。所以說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尿糖的監測不能被忽略。有條件的糖化蛋白最好每三個月或半年檢查一次。

4、擔憂藥物的不良反應,拒絕服藥。

有的糖友當拿到藥品說明書後會仔細閱讀一遍,一旦看見列舉的不良反應種種就放棄用藥、拒絕用藥,認為副作用那麼多還不如不吃。其實任何藥物都有它的不良反應,但是有些不良反應是相對罕見的,不要望葯生畏,要權衡利弊。如果您的血糖未能及時有效地控制住,「高血糖毒性」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是遠遠超過降糖葯帶來的副作用的,與其這樣那就得不償失了。只有及時合理的用藥才能不延誤糖尿病的治療。

5、藥物頻繁更換,隨意聯合用藥。

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部分糖友認為降糖葯就應該立竿見影,若服用一種降糖葯血糖控制不好,可再加用一種,兩種若仍不能達標,可以三種甚至四種聯合用,這樣口服降糖葯才可以達到一個「累加效應」。這種想法過於片面,糖友只知道盲目地增加口服藥,而不去弄清楚藥物具體的種類及相互作用,往往非但達不到增加藥效的作用,反而使藥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

6、胰島素有依賴性,不能用。

胰島素是人體必須的激素

有些病人在醫生要求他們進行胰島素治療時認為胰島素越打越上癮,一旦打上就離不開,所以拒絕打針堅持吃藥。胰島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糖尿病人之所以需要,是因為體內缺乏。只有合理補充胰島素使血糖獲得良好控制。由於一型糖尿病的特徵是病人胰島β細胞受損破壞,引起胰島素絕對缺乏,代謝紊亂明顯,有酮症酸中毒傾向,發病急,所以最適合胰島素治療;二型糖尿病中後期血糖控制難度大的也需要胰島素的治療。

7、胰島素副作用最小,應該堅持用。

合理用藥

眾所周知胰島素是降血糖最好的武器,然而使用時應該因人而異,決不能濫用。胰島素雖然能相對減輕肝、腎的損傷但是對部分糖友並不適用,特別是高胰島素血症糖友。如果使用不當容易產生低血糖,長期使用還易導致胰島素抵抗。

8、盲目用藥不看療效,價格越高越好。

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降糖藥物

不少糖友的頭腦中似乎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就是價格越貴的藥物降糖效果越明顯,進口葯一定比國產的質量好。一旦用上就萬事大吉了,用藥如同應付差事一樣,從來就不關心自己血糖控制情況。其實藥物的價格不能作為選擇用藥的依據,應該根據每位糖友自身不同的疾病狀態而定,不能簡單地從價格上來選擇。否則不僅血糖控制的不理想,還有可能損害身體的其他器官。所以,糖友必須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降糖藥物。

9、血糖控制正常後,自行停葯。

有些糖友在治療一段時間後認為沒啥癥狀了、血糖也降到正常了,自己的病就完全好了,因而立馬放鬆飲食控制,自行停葯。這種做法無疑是錯誤的,因為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研製出一種能根治糖尿病的藥物、亦無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維持,需要長期堅持綜合治療,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

10、依賴藥物治療,不注重綜合調理。

五駕馬車

有些糖友認為得了糖尿病以後只要堅持治療控制好血糖,其它沒啥可在乎的,想吃啥就吃啥,不然死了太虧!所以從不注重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吃大喝,一如既往;還有的得了病以後心理壓力太大,凡是含糖的食物尤其是水果一點不吃;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不大吃大喝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吃,病人用餐需要總量控制,種類放開、少食多餐,並以粗糧為主。應該「管住你的嘴,邁開你的腿」。正確方案是根據標準體重和勞動強度限定每天的總熱量,進行合理的飲食搭配,多食用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做到飲食、運動、監測、藥物和糖尿病認識的有機統一,它們才是構成糖尿病治療經典的「五駕馬車」。。

結論

最後需要提醒糖友們,糖尿病並非不治之症,而是一類既可預防又可控制的疾病,重要的是採取科學合理的治療,貴在持之以恆。同時保持健康運動和平和的心態,消除偏見,使我們「回歸健康生活方式」。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糖友們一定有能力享受與健康人同樣的生活、同樣的陽光、同樣的壽命。

註:

按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1、有糖尿病的癥狀,隨機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200mg/dl);

2、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7.0mmol/L(126mg/dl);

3、糖耐量試驗(OGTT)口服75g葡萄糖後2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

標準中,只要有一項達到標準,並在隨後的一天再選擇上述3項中的任一項重複檢查也符合標準者,即確診為糖尿病)。

理想的控制標準:空腹血糖4.4~7.0mmol/L, 餐後血糖4.4~10.0 mmol/; 糖化血紅蛋白7.0%, 它與抽血時間、是否空腹以及是否用胰島素皆無關, 是國際公認的監測糖尿病的「金標準」。其正常值為4%~6%。小於6%:控制偏低,糖友容易出現低血糖;6%~7%: 控制理想; 7%~8%: 可以接受; 8%~9%: 控制不好; 大於9%: 控制很差, 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疾病極易發生, 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大於10%: 嚴重病損, 預後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重要提示:痔瘡、腎病、糖尿病患者要少食這5種水果以免病情加重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這4種水果,完全可以放心吃,血糖可以越吃越穩!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