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介石敢進攻延安,與這一仗沒打好有很大關係

蔣介石敢進攻延安,與這一仗沒打好有很大關係

1946年6月,國民黨撕毀停戰協定,對解放區發動全面的進攻,解放區軍民奮起還擊。晉北野戰軍發起晉北戰役,到8月中旬,連續攻克和收復多座縣城和廣大鄉村,並且控制了同蒲路沂縣以北地段,使大同的敵人陷於孤立,創造了解放大同的良好條件。

大同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當時大同被山西軍閥被閻錫山控制,橫梗在晉綏及晉察冀兩根據地中間,拿下大同即可使兩根據地連為一體。

解放軍剛剛取得連續勝利,士氣正旺;從全國戰場來看,國軍尚處於全面攻勢,此時解放軍若能主動發起攻擊,解放軍事重鎮大同無疑會極大鼓舞士氣,狠狠打擊國民黨的囂張氣焰。此時解放大同上應天時、下應地利、中有人和,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1946年8月2日,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在陽高主持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攻打大同。為了保證戰役的勝利,決定成立大同戰役野戰指揮部,統一指揮晉察冀和晉綏兩大軍區參戰部隊共計約1萬6千餘人。以張宗遜為司令員。羅瑞卿為政治委員。

大同守敵由國民黨第8集團軍副總司令楚春溪指揮,連同駐守大同外圍的敵軍總共有1萬餘人。敵守軍建制不一,戰鬥力不強。但是大同城牆厚實,敵人修築有堅固的工事;地形是三面環山易守難攻。總之,攻克大同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極有可能是一場惡戰。

8月14日夜晚,解放軍以13個團兵力對大同外圍發起總攻,但由於種種原因,當晚收效不大。敵人為了減少傷亡,也主動放棄了一部分外圍工事,將兵力收縮到城郊。 依託堅固工事、充足的彈藥和複雜交錯的碉堡群進行抵抗。在解放軍進攻過程中,閻錫山收編的幾百侵華日軍炮兵也幫了他的大忙,不停的對進攻的解放軍炮擊,遲滯了進攻速度,造成很大傷亡。雙方你攻我守,誰也不想輕易放棄,這樣不停地來回拉鋸,直到9月4日,解放軍才肅清郊區據點和北關、西關的敵人,但尚未對大同城發起攻擊。

就在解放軍和閻錫山部在大同血拚的精疲力竭時,歸綏的傅作義出手了。戰前會議分析,因為大同不屬於傅作義管轄戰區,所以大家認為他即便出兵來援,兵力也不會很大,行動不會很快,只要攻下大同,傅部就不敢東來,所以沒有做出打援的具體部署。但是,戰爭是不以某一方的願望為轉移的,不該來的還是來了。

解放軍對傅作義部的增援雖然未作具體部署但還是有所戒備,在歸綏去往大同的公路涼城、豐鎮安排了阻援部隊。可是傅作義的三路救援人馬,在這一路僅為疑兵,實際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兵鋒直指集寧。攻集寧,一方面可以向東南出兵豐鎮,隆盛庄,從後方迂迴包抄進攻大同的解放軍,這樣一來前有堅城,後又追兵,攻城解放軍可能會全軍覆沒。另一方面,向東可出兵尚義,張北,直接威脅我晉察冀軍區首府張家口,若不回救,張家口危險。這兩個選項無論哪一個都是解放軍不能承受的,所以攻集寧是攻解放軍必救之地,戰局將進入傅作義安排的節奏。

9月7日,當確切偵知傅作義部的暫編11師、17師、新編31師已從卓資山向集寧推進時。等待打援的解放軍部隊立即急速轉向集寧前進,指揮部和先頭部隊9日趕到集寧南郊。由於集寧沒有完整的城牆,工事比較簡陋,而且解放軍守軍僅有綏蒙軍區兩個游擊隊編成的小團和27團。所以10日上午8點,打援改增援的358旅和獨1旅雖然長途行軍上百里才趕到集寧,但是還是未經休整即投入戰鬥,在西南山地和敵人警戒部隊交火併奪取了敵人幾個警戒陣地。

11日,解放軍後續增援部隊陳正湘縱隊四個團也到達了集寧,楊蘇縱隊也到達集寧附近。在解放軍增兵同時,敵人後續的101師和32師也逐步逼近集寧。形勢變得嚴峻起來,城內守軍薄弱,面臨很快被攻克的危險,城外增援部隊又腹背受敵。而敵軍火力猛烈,還有飛機助陣。雙方雲集集寧城下,打成膠著狀態。

13日,一個意外加快了這場戰爭結束的進程。由於聯絡不好,陳正湘縱隊誤以為獨1旅和359旅撤走了,便自動繞集寧城向東撤退。這樣一來,攻城和增援敵軍輕鬆會合,實力大增,士氣高漲,遠處敵後續增援部隊新編騎兵第四師也即將趕來,敵人的兵力很快將增到六個師。而解放軍軍守城部隊傷亡較大,已經難以堅持戰鬥,再打下去情況實在不容樂觀,只得於13日晚撤出集寧。

集寧打援失利,大同當然無法再攻了,也只得撤圍,大同戰役到此結束。大同集寧戰役歷時一個半月,我軍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給敵沉重打擊,殲敵1.2萬人,但戰役未能達到攻城、打援的目的,使張家口處於受敵東西兩面夾擊的不利形勢,導致了晉察冀我軍對敵鬥爭形勢急劇惡化,並使西北野戰軍在戰略上極為被動,使胡宗南得以無後顧之憂出兵延安,給中央造成極大麻煩。

戰後傅作義得意忘形,竟然授意手下在1946年9月20日《奮鬥日報》發表了一封《致毛澤東的公開電》對共產党進行羞辱。但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傅作義雖然取得了一時勝利,但在三年後卻不得不的選擇投降,最終也沒有逃脫歷史的懲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花亭中觀杏花 的精彩文章:

TAG:杏花亭中觀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