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烏木」:一個概念上的誤導
近年來,國內許多地方不斷曝出有人挖出「天價烏木」的新聞,但許多人並不知道烏木到底是什麼木頭,有的甚至認為其就是紅木國家標準五屬八類里的烏木類,所以我們有必要理清「烏木」這個概念。
大家或許在新聞里看到過,某條河裡挖出了巨大木頭,經過鑒定說是「烏木」,隨即被組織收回放到了博物館,於是大家都開始認為,烏木是一種很名貴的木材。
研習君在這要提醒各位的是,像上圖中挖出的這種巨大「木材」 ,我們稱之為「陰沉木」,和傳統的烏木以及目前市場上較為便宜的「烏木」是完全不相同的。
受眾多學名、俗稱的影響,「陰沉木就是烏木」的認知已經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但實際上烏木是一種樹種,而陰沉木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可以為器的多種木材的集合名稱。
據研習君調查,全網普遍持「烏木=陰沉木」之說,為了區分現有的紅木《國標》,甚至把這種等於陰沉木之說的「烏木」列為「古烏木」,發表這些言論觀點其中包括多家權威新聞資訊媒體和平台。
所以在正式介紹「烏木」之前,有必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陰沉木」。
— 1 —
陰沉木
《辭海》1999年版解釋說:
木材因地層變動而久埋於土中者,稱為「陰沉木」,也叫「陰木沙」。一般多為杉木,質堅耐久,舊時以為制棺木的貴重木料。
唐代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有一段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石堆的描寫:
峽水大時,三暑雪消之際,波涌晃漾,大木十圍,枯槎百丈,隨波塞江而下,幾乎水落平川,萬物皆失故態。
這裡所說的「大木」、「枯槎」指的是從上游沖積下來的各種樹木枯根,隨波逐浪湧向夔門,又在迴旋如雪的濤浪中洗刷闖蕩,沉埋河灘,日久天長形成一種近於石化的木料。這也是陰沉木形成的原因。
清朝大學者袁枚在《子不語》中對陰沉木的解釋為:
相傳陰沉木為開闢以前之樹,沉沙浪中,過天地翻覆劫數,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萬年不壞。其色深綠,紋如織錦。置一片於地,百步以外,蠅蚋不飛。
這種「陰沉木」是經大自然長達數千年、幾萬年的物理、化學等長期的反應,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實為炭化木,現屬於上交國家的常客。
陰沉木主要由於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質災害,如河流上游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而將樹木沖入河流,深埋於河床的泥沙之中,或地震、山體滑坡造成樹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
其主產於成都平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四川人稱之為「烏木」,東北人稱之為「浪木」、「沉江木」,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木」。
我們應當明確的是陰沉木並不是一個樹種,而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的多種樹木的集合名稱。其種類繁多,經鑒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母生、櫟木、荷木等。
由於陰沉木色彩烏黑髮亮,所以市場上用它來冒充「烏木」。
— 2 —
傳統「烏木」
烏木在歷史上有許多名稱,如烏文木、烏橢木、烏梨木、烏角等,原產於我國雲南和東南亞一帶,其外形與紫檀極為接近,其多數亦為空心,難出大料。
明 烏木鑲玉硯屏
現在烏木多屬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進口,但與傳統烏木相差甚遠。
宋代·趙汝適《諸蕃志》專門記載「烏橢木」,謂:
烏橢木似棕櫚,青綠聳直,高十餘丈,蔭綠茂盛。其木堅實如鐵,可為器用,光澤如漆,世以為珍木。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烏木》稱:
本名文木,南人呼文如橢,故也。
烏木出海南、雲南、南番。葉似棕櫚,其木漆黑,體重堅緻,可為箸及器物。有間道者,嫩木也。南人多以木染色偽之。
南方草物狀云:文木樹高七八丈,其色正黑,如水牛角,作馬鞭,日南有之。
《古今注》云:烏文木出波斯,舶上將來,烏文然。溫、括、婺等州亦出之,皆此物也。
烏木螭龍紋貢盒
烏木在史籍中的記載很多,很早就作為貢物進貢到中國,它的產地也很廣,遍及廣西、海南、雲南、浙江等地。
關於它的生態,《諸蕃志》、《本草綱目》都說「葉似棕櫚」,而按現有的《紅木》標準,烏木為柿屬,這與棕櫚形態完全不同。
故疑古文獻所說的烏木和現代所謂的烏木不是同一樹木。
清乾隆 紫檀座黃花梨框嵌烏木山水人物御制詩文插屏
因而我們可以說古人對於烏木是眾說紛紜,很難使人得出一個明確的概念,要弄清楚上述的問題,尚待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傳統烏木與現在常見的烏木有很大不同,傳統烏木色澤純黑,油性十足,傢具做完後極易出現包漿。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傢具成器不久便會有均勻細緻的小碎紋,如汝鈞之裂,是一種文雅高貴可以耐心細品的紋理。
明 烏木邊花梨心條案高81.5cm 長111.5cm 寬28cm
烏木大件的絕少,有的如頤和園的一對清代條桌,裂紋甚多,與性脆之說合。有的製品如北京硬木傢具廠購入的一具嵌安畫琺琅鼓釘的乾隆時制坐墩,裂紋又不明顯。可能二者並非同一種烏木。
烏木七屏卷書式扶手椅(上海博物館實拍)
烏木大件傢具者很少,通過對比,烏木扶手椅相較普通椅子略小。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傢具甚為豐富,總數量多達上萬件,唯獨烏木傢具最少。歷史上烏木多做小件,如筷子、印章、扇骨、鎮尺等等,烏木傢具是少之又少。
清宮舊藏 烏木嵌螺鈿雙螭紋小盒 通高3.8cm,口徑5.4cm,足徑3.9cm
《鄭和下西洋文選》記載了明弘治年(1488-1500年)外潘貢單中烏木每斤500文、紫檀木每斤500文。因此明清傢具中就價值來說烏木傢具可以等同紫檀傢具,與黃花梨和紫檀位列前三。
清早 烏木五屏雲石面大寶座
清早期 烏木高扶手南官帽椅成對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記載:
烏木,瓊州諸島所產。土人折為箸,行用甚廣。《志》稱出海南,一名角烏,色純黑,甚脆。有曰茶烏者,自番舶,質堅實,置水則沉。其他類烏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置水不沉,則非也。
民間有諺語:
家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半方。
明代奸相嚴嵩被籍沒家產時,在抄家物資中有烏木筷子六千八百九十六雙,可見烏木之價值。
清 青玉鑲赤金嵌烏木筷 通長27.9cm 故宮藏
傳統烏木原產於我國南方雲南、廣西、貴州一帶,現在已經少見或絕跡,多因筷子而斷絕,可見舌尖上的中國之可怕。
— 3 —
現今「烏木」
熟記於心的《紅木》國標「烏木」是這樣的:
2018年7月1日(明天)起將正式實施紅木新國標,原2000年修定的《紅木》國標柿樹屬中的蓬塞烏木被刪除,另外原來屬於是烏木類的毛葯烏木被歸類到條紋烏木類: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新《紅木》國標中關於「烏木」的內容如下:
烏木乃柿樹科(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中某些硬重而心材黑色且具有金屬光澤的樹種的心材。
烏木原材橫切面
西人華生(E.Watson)編的《中國進出口主要商品》一書中記載烏木的英文商品名為Ebony,乃柿樹科(學名Ebenaceae)中幾種樹木的心材。
如從模里西斯的Diospyros reticulata,斯里蘭卡(錫蘭)的Diospyros ebenum ,東印度群島的Diospyros melanoxylon 和 Diospyros ebenaster 等樹種都能取得烏木。至於其邊材均呈灰白色,不得稱為烏木。真正的烏木色黑、紋細、質重,每立方英尺約重74磅雲。
烏木開料後板材圖
《陳氏分類學》亦稱烏木屬柿科,學名為Diospyros ebenum:
常綠喬木,高達二三丈,......原產東印度及馬來半島,現分布於印度、錫蘭、泰國、緬甸及廣東海南。木材色黑,重硬緻密,有美麗光澤,為著名美術材。惟真正烏木今已減少,有以同屬類似品代用之趨勢。
一般烏木心材材色全部為烏黑髮亮、不見雜色者才真正稱得上「烏木」。現在最著名的烏木應產於非洲的加彭、奈及利亞、坦尚尼亞及亞洲的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等地。
奈及利亞歷來以生產烏木(心材純黑無雜色)、烏木王(具暗紅褐色條紋)、烏木後(具有淺黃橙色條紋)而倍感自豪,有「烏木三寶」之美譽。
- END -
—參閱—
王世襄《明式傢具研究》
周默《木鑒》
李英健《紅木》
※一家地市級博物館怎麼會有23件明清傢具收藏
※古典傢具研究重大錯誤——「鐵力木」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