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的逃避可恥卻有用

王陽明的逃避可恥卻有用

人生的奧義

文 / 肖公子

節選自《王陽明和他的對手們》

大佬劉健、謝遷、謝文被逼退休了。

同僚的楊源、蔣欽直接被活活打死了。

數百個官員被抓的抓、被關的關。

整個朝堂變了模樣。

遍觀王陽明的一生,他從來沒有這樣六神無主。從午門廷杖到發配貴州,可以說是王陽明最失落、最迷茫的時候。

設身處地假想,人到中年,正處事業上升期,又身處朝堂之中,就算再淡泊名利,面對這種毀滅性的政治打擊,直接從上升途徑中跌落低谷,這種心路歷程必然是痛苦不堪的。

此後面對種種危機時(寧王造反時那種生死一瞬的考驗,此後朝廷權臣步步緊逼地猜忌、排擠與打壓,造反匪患的刀光劍影,嘉靖皇帝對其從熱絡到疏遠的變化…),王陽明的內心是堅定的,他不計生死,只計是否順應良知,困難雖多種多樣,但卻打不倒這個人。

但發配貴州這次不同,如果說王陽明一生中曾有被打倒過的話,那就是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就在王陽明墜入低谷的同時,父親王華被明升暗降。劉瑾一紙令下,將王華調為南京吏部尚書,成了空頭尚書,毫無實權,被徹底打入政治冷宮。

父調職、子發配,王氏家族被徹底驅逐出了京城。

當時從北京進貴州只有兩條路線,一是從北京到浙江,經福建,過湖廣,到貴州;一是從北京到陝西,到四川,再入貴州。兩條路線都是長路漫漫。

王陽明選擇了浙江、福建之路,表面原因是走這條發配路,還可以回老家看看親人;實際上王陽明有過盤算,他想從江浙沿海一帶,乘船出逃,從此以後浪跡天涯,不復東土。在王陽明那個時代,明朝東南沿海一帶與日本、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往來已經非常密切,王家祖籍浙江餘姚,與寧波比鄰,經濟發達,海運暢通,王陽明對往來於海外的商人、漁民生活是很熟悉的。

人在面對重大困難時,常常會有逃離塵世、遠離苦難的幻想,並不會去想怎麼解決它。遠離似乎就是最好的解決,王陽明此時便有這種想法。

王陽明南下到杭州時,據說還遇到了劉瑾派出來追殺他的殺手。當時王陽明的朋友遇見幾個形跡可疑的外地人,看到這幾人四處打聽王陽明的下落後,便主動請這些人喝酒。雙方喝得興起,套出話來,知道這些人是劉瑾派來的殺手,意欲置王陽明於死地。

朋友忙把事情告知王陽明,王陽明連忙逃命。逃到錢塘江時,王陽明將一隻鞋放在江邊,一隻扔到河裡,偽裝了投水自盡的場面。殺手到時,以為他已投江,這才回去了。

逃過追殺的王陽明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跟父親談了自己想出逃海外的計劃,於此人生方向的關鍵時刻,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王華阻斷了王陽明外逃海外的想法。

傳說王陽明由此又繼續前行到福建武夷山。在茫茫武夷山中,一天天色已晚,他又飢又渴,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一座寺廟映入眼帘。

上前敲門後,一個和尚出來答話,他見王陽明非常狼狽,似乎不是好人,便拒絕王陽明借宿。

王陽明只能到旁邊的破廟中睡。

第二天醒來,王陽明看到昨晚的和尚也到了破廟裡。那和尚見到王陽明還活著也很驚訝,因為此破廟為一虎穴,猛虎食人,這和尚聽得一夜虎嘯,料想王陽明早已葬身虎腹,便來撿被吃行人的包裹,結果看到王陽明還活著。由此,這和尚認定王陽明不是凡人,於是復請王陽明入寺。

更有意思的是,在寺中王陽明遇見一老道,非常面熟,似曾相識。那道士竟然對王陽明說,貧道已等你多時了。十幾年前王陽明新婚之夜時,曾與一道士暢談一夜,此時在武夷山廟中遇到的正是這道士。這真是非常奇特的緣分。

王陽明與道士自然又是一番長談,王陽明雖然聽父親的勸說,要服從命令去貴州,但內心深處還是想逃離大明帝國。最後道士勸道:不要總想著外逃,因為你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著,你還有家人、朋友,如果你就此離開,劉瑾就可以污衊你叛國投敵了,繼而降罪於你父親。王陽明由此才打定主意,不再考慮逃離的事情。

事實說明,道士的預判是非常準確的,對調任南京的王華,劉瑾仍是不想放過,正德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劉瑾借王華參與預編《大明會典》中的小謬誤之處,迫使王華退休。王華對此不為所動,反倒慶幸由此遠離官場,「從此可以免禍矣」。如果此時被劉瑾抓住王陽明外逃的罪過,王氏家族恐怕面對的就不是「小謬誤」引發的退休處罰了,破家滅門之禍恐怕不遠了,而中國歷史上也會少了心學這一流派,少了王陽明後半生的豐功偉績。

《王陽明和他的對手們

by肖公子

本書主要藉助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展現當時的歷史環境,分析歷史成因,著重描寫王陽明與不同對手鬥爭的經過,以及創立心學的過程。讓讀者通過了解王陽明的成長曆程與其中的關鍵細節,體會其做人做事的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參悟心學奧義,做到知行合一,最終過好這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採雅集 的精彩文章:

人性的跨地域存在

TAG:博採雅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