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運網點為何頻繁退網?

快運網點為何頻繁退網?

第1585期

是什麼讓這些曾經信心百倍,賺得盆滿缽滿的網點心生退意呢?我們來截取幾個理性網點的聊天記錄。

來源 | 微快運

作者 | 靖晟

編輯 | 舒鈁

這段時期與好幾個平台的網點溝通,他們要求在「快運獵場」上發布轉讓的廣告,希望能找到接盤俠。

最為痛心的是,今天接到的網點電話。新加盟的時候很快度過了適應期,出貨迅速做到過百噸一個月,是當時大區里的增量之星。無論票數還是出貨的重量,在當時他所在的分撥都是明星網點。我記得後面有幾個網點進場都是因為實地考察了這家新網點,被他們桌面上厚厚的面單留底聯所打動。

是什麼讓這些曾經信心百倍,賺得盆滿缽滿的網點心生退意呢?我們來截取幾個理性網點的聊天記錄。

順心一家新網路起網招商,五場招商會場場爆滿,華東的招商會到場更是到場1920人,座無虛席。現場完成意向簽約的合伙人廣州是256家、合肥155家、西安178家、長沙218家、上海521家。而另一邊是早幾年起網的網路,網點退網頻發,不斷有新的盲區產生。真是冰火兩重天。

為什麼?原因無非如下幾個方面:

1競爭激烈,行業環境惡化

早些年僅有德邦、華宇、佳吉、城市之星等幾家有限的零擔網路上了一定的規模,按照自己的發展節奏去經營。

2012年1月1日百世收購「全際通」成立了自己的快運事業部,開始用快遞的方式來做物流,拉開了零擔快運加盟的大幕,既然物流小票能標準化,形成產品體系。有了成功的模板,加盟網路也能走通,追趕者層出不窮。

安能在2013年依葫蘆畫瓢,2014年開始發力,率先鋪設全國網路、並向快遞學習推行網點一級、二級、承包區的分級分包模式,聚沙成塔,一下子釋放了許多快運從業者的創業熱情。

壹米滴答成立於2015年,由幾家區域小霸王聯合而成,首創網路眾籌、運力眾包等運營新模式。並在2017年開始整合向全國鋪網。

快遞巨頭開始跨界,2016年8月26日中通快運開始另網運營;2017年10月10日韻達快運開始起網。

任何一家新網路起來,低價起量屢試不爽,前有某答,後有某達,打折促銷、包倉對賭、開設直營窗口向大直客、大三方放價等。加上遠成、中鐵、恆路、蘇通、速通、全通、大達、亞風、豐通、吳越,還有相對大票的商橋、德坤、大恩等,還有在新邦的基礎上起網、風頭正勁的順心快運,以及後起之秀安吉。

零擔快運正式進入了「戰國時代」,再不是以前三四家直營網路、一兩家加盟網路一統天下的時代了。貨量是衡量市場份額最直接的標準,營業額與利潤是衡量活得好不好的標尺,而網點數量及增速又最能吸引資本的眼光。

所以惡性競爭在所難免,這是大環境。還靠當初勤勞或者守著一兩家打底客戶過日子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當主客流失,連續幾月虧損,網點思退也是容易理解。

2罰款名目繁多,且重

貨量營收罰款、KPI考核的各項日常運作罰款,如延誤、破損、丟失、虛假簽收、虛假登記超區、亂收費、交接件、掃描率、簽收率不達標等等導致的罰款,甚至還有影響到平台形象的亂投訴罰款等。

我們在前面有兩篇文章《深度:網路罰款幾時休?》、《又雙叒叕罰,深度解析》,專題報導與分析過這種現象,在此就不再累述。

當網點正常經營的利潤抵不過罰款時,長期堅守相信明天做阿甘型的網點畢竟還是少之又少的。

3分撥服務意識差,甚至惡意查重、轉嫁破損

1)發煙送水送西瓜的到分撥可以先卸貨,平時與分撥不對付的網點被穿小鞋;

2)野蠻裝卸導致的破損夾在整票貨中間,矇混裝上派件車,最終由網點來買單;

3)到付掃描拉錯位置導致錯發錯裝,最終貨物丟失也由網點買單;

4)普通貨物亂登記異形件,導致網點遭受罰款;

5)為增加操作團隊收入,查重頻繁,且有惡性報重的嫌疑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分撥都是這樣的,大部分提職業經理人與操作團隊是很有職業操守的,特案總是容易被銘記與拿出來反覆討論的。

4規則多且細,管理不易,導致心累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總部換一茬領導換一堆規矩,而且條款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前面還沒有適應,後面又來一大堆。

平台又缺乏培訓,僅靠網點自己去悟去學,在受罰中「成長」。如果因為派件是分包到二級加盟商或者承包區、或者個體司機的,管理幅度過大,平台可以更嚴,但網點不能太嚴,一嚴肅了,下面的承包區或者個體司機直接不幹、撂挑子走人。

所以內心各種累,無法與人細說。如果遇上不懂實際網點運營的人來制訂遊戲規則就更慘了,吃力不討好,不管怎樣努力都無法「取悅」平台,索性破罐子破摔,聽之任之了事。

無數的企業案例證明,當管理大於經營本身時,這家企業開始患上了「大企業病」了。

5運營質量差

破損只是一方面,遺失、分票、留倉、反覆留倉、時效延誤等等不少網路很多分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時段都存在,比如北方到收割麥子,熟練操作工請假回家,分撥只能外請臨時工來進行裝卸、移動作業,這時候操作質量會明顯下滑。

當然也跟產品的類型與包裝也有關係,易碎品比其他普貨肯定也容易破損一些,包裝差的比嚴格包裝、打木架的又容易破損一些。

6被網路折騰所累,無法改變

被網路折騰有很多方面:比如政策的折騰,嘗試新的運營模式不成功又回調,導致網點產生大量額外投入;被網路區域領導人為折騰,有垂涎產糧區強買強賣等;被超額攤派指標遭致重罰活不下去;被不懂行的領導瞎管理導致分撥崩盤客戶大量流失等等。

雖然是個案,但在不同網路都真實發生過,尤其是允許適度灰色的網路更甚。遇上這些,網點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了。

7價格不斷上漲,利潤越來越薄

一方面是惡性競爭,價格戰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平台還在不斷往上漲價——這直接導致以前賺錢利潤豐厚的客戶利潤走低,甚至虧損;還有人工、場地各項開支只往高處走,難以回落,網點經營就愈發艱難。

8分配機制不合理、人員流失頻繁、管理跟不上

現在網點與網點之間的競爭,一方面是平台實力之間的PK,更是網點老闆銷售能力、管理思維、分配機制、團隊建設等管理能力之間的PK。

為什麼同樣的區域,有的網路能做上千噸一個月,有的網路的網點只能做過百噸,除了平台網路的縱深度、網路的運營質量、網路品牌美譽度與價格之外,更是網點綜合能力之間的較量。

如果一個網點人員頻繁流失,它是無法跟一個團隊穩定、懂得合理分配利益機制的網點去競爭的。

9遭受不公,忍無可忍

在中國古代,當人們遇上不公平的時候,總是寄希望那個時代會有包青天,能斷案如神、幫人處理人間疾苦。這些美好的期望伴隨中國整個朝代更替史。

網路冤屈常有,但「包青天」不常有,所以當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委曲,網點也會憤而退網。

激烈的甚至以扣貨相懟,不做此網路,也打算從此退出物流業。

網路管理者需要時常反思,捫心自問:是什麼逼這些網點到如此地步?!

10面對誘惑,人往高處走

正是因為對包青天的期盼,當一家新網路提出取消「以罰代管」,計劃對網路進行星級評審的全新模式才會如此讓人神往,趨之若鶩。

但順心真是的救世主嗎?

是嗎?這需要順心的網路聚心聚力,共同在時間中去證明。

當然也有二級網點、承包區,有新網路升做一級的機會;有市區網點去做產糧區的誘惑;還有二級網路的網點有機會做一線網路等等,也會導致網點退網另謀他就。

11為理想退網

例如我拍檔老古,經營了五年的快運網點,有一天覺得做自媒體,為整個零擔快運行業服務,能幫助更多的網點更有意義,就放手網點的管理。一心一意來微快運「打雜」負責運營推廣。

當然類似案例雖然有,肯定不多。前提是不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去勞心勞神。

當然,網點退網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是平台的原因與網點自身的原因兩大類,歸根結底是平台的發展讓網點經營的區域不再值錢,網點也無法通過正常經營賺取與付出相匹配的利潤,這時就是網點與平台分手的時候。

即使分手,但願平和,好聚好散!

*本文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聯傳媒 的精彩文章:

菜鳥網路頻繁的國際化動作,動了誰的乳酪?

TAG:運聯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