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羽慘死到底是誰該負責?六個字:自作孽不可活

關羽慘死到底是誰該負責?六個字:自作孽不可活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元220年2月),關羽攻擊樊城失利之後,身後的荊州各地也陸續被孫權佔領,蜀漢五虎上將之首、一年前還威震華夏的關雲長,突然陷入了無家可歸的境地,只好敗走麥城,並且在突圍戰中被東吳擒獲並斬殺。

為何關羽一年前還能水淹七軍,而一年以後就身首異處?到底是誰該為關羽的死負責?有人說都是呂蒙和陸遜狡詐,這自然沒道理。他們本來就屬於東吳集團,孫權多年以來就是盼著能早日佔領荊州,呂蒙、陸遜攻佔荊州,從東吳的角度來說,是愛國行為。

有人說是因為麋芳、傅士仁,這兩個人因為辦理後勤保障事務不利,被關羽責罵,威脅他們要回頭算賬,結果他們乾脆投降了孫權,導致江陵、公安失守,間接導致關羽無家可歸而被殺。然而,當時蜀漢在荊州的部隊大部分已經被關羽調動去攻打樊城,即使二人不投降,江陵和公安遲早也要成為東吳的盤中餐。

當然還有人會怪罪上庸的劉封、孟達,認為他兩人如果及時協助關羽攻打樊城,那麼關羽就不會腹背受敵,還可以儘早回救荊州。可是、問題是劉封、孟達即使趕到樊城,也未必能有所幫助,一來他們實力有限,二來關羽攻打樊城的同時,曹操也從各地調遣部隊增援樊城。另外,當時的上庸,劉封、孟達確實剛剛立足,二人之間又起了內訌,上庸的局勢本來就不穩的情況下,更不可能支援關羽。

因此關羽的被殺到底應該怪誰呢?只能怪關羽自己。這一切都是關羽自己造成的。首先,從戰爭的角度,這一場大戰首先是關羽挑起的,他在219年七月率先率軍攻打樊城,久攻不下而後方空虛,孫權這才有機可乘,趁機將荊州拿下。樊城之戰本不該打,可是關羽顯然犯了嚴重的戰略性錯誤,打了不該打的仗,所以輸掉了腦袋。

其次,在國家政策級別,關羽顯然違背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建國方略,這是關羽吃敗仗的關鍵原因。從諸葛亮和劉備當年制定的《隆中對》策略中,他們的想法是以荊州和益州為根據地,聯合孫權,對付曹魏。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從荊州、益州兩路出發攻擊曹魏,使其腹背受敵,並最終將其消滅。

根據這個政策,蜀漢與東吳始終是戰略夥伴,無論是劉備和諸葛亮都是認可並踐行這一政策的,但是到了關羽這裡,這一套行不通,他永遠在破壞雙方的關係。公元215年,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孫權前來討要荊州,關羽卻態度蠻橫,不僅直接趕走了孫權派來接收的官吏,還在與魯肅的會談中安排手下人耍無賴羞辱魯肅,魯肅原本支持雙方和好,而這下也改弦更張,支持強硬對待蜀漢。

雙方儘管最終達成和解,平分了荊州中南部地區,然而關係也開始出現了裂痕。接下來,孫權有意修復雙方關係,派人向關羽請求聯姻,希望關羽把女兒許配給自己兒子,然而關羽卻傲慢的拒絕了,並且狠狠的侮辱了一番東吳的使者。「羽罵辱其使,不許婚」。這簡直是外交上的一場大災難,導致孫權大怒,從此對蜀漢政權死心,下決心要武力收回荊州。

因此,關羽的失利,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了種子。他親自將劉備和諸葛亮苦心經營的吳蜀聯盟埋葬了,進而錯誤的發起了北伐,從而葬送了荊州,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多年以後,諸葛亮多次北伐未果,也都與此有關。

關羽的忠義有加,但是為人驕矜孤傲,沒有容人之量,在他眼裡,東吳孫權一伙人不過是一幫草芥而已。最終,他也被自己的傲慢所累,白白送了性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老土的私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只因世界盃上一個烏龍球,被人連開六槍擊斃
洪秀全妹妹國色天香,死後屍骨無存,牙齒成朝廷玩物

TAG:第一老土的私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