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總督權力很大,皇帝為什麼不怕他們造反?

清朝總督權力很大,皇帝為什麼不怕他們造反?

原標題:清朝總督權力很大,皇帝為什麼不怕他們造反?


中國古代經常出現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情況。到了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開始設計了一套以文官節制武官的制度。從此,文官的地位大大提升,在後來許多重要戰事中,文官都擔任了主帥的職位。


清朝建立後,沿襲了以文官節制武官的制度。在地方上,總督是級別最高的長官,職位都由文官擔任,一般從部院正官中推選出合適人選,因此總督也被下屬官員尊稱為「部堂」。


總督的本職品級為正二品,不過為了讓總督在地方上擁有調派部隊和考核官員的權力,朝廷還會給總督加上兩個從一品的官銜: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總督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從總督官名的全稱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以兩江總督為例,他的全稱是「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兩江的範圍包括了今天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兩江總督作為這麼大一片區域的軍政之首,既可以管經濟,又可以管軍事,權力真可以說是大到沒邊了。


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負責統轄一省的綠營軍(清朝主力常備軍)。從職權上來說,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


提督的品級和加銜的總督一樣,為從一品。不過,提督這個從一品的含金量和總督完全是沒得比。雖然都是封疆大吏,但提督要受總督節制,兩者意見不一致時,要以總督的意見為主。如果有要事需要聯名向皇帝上奏,總督的名字也要寫在提督名字的前面,以示尊卑。


當某省有戰事發生時,總督就是該省的最高軍事統帥,提督只能位居其次。如果該省還設有巡撫(文官,地位僅次於總督)的話,提督就得排行老三了。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讓總督去節制提督,並給予了總督這麼大的權力,難道不怕總督造反嗎?誰來節制總督的權力呢?

其實,這個問題清朝統治者其實早就考慮好了。從軍隊方面來說,皇帝給予總督調兵權,並擁有節制提督和總兵(正二品,僅次於總督的地方武官)的權力,但卻不能節制中下層軍官。而提督雖然受總督節制,但他卻可以節制總兵以下的各級軍官。此外,總督、提督都有調兵權,但沒有統兵權。中下層軍官可以統領自己管轄內的部隊,但卻沒有調兵權。這樣就形成了一套相互制約的軍隊管理體系。


從經濟方面來說,總督雖然有兼理糧餉的權力,但這主要是管理者的身份,並非擁有者。從各地收到的糧餉最終還是要上繳到國庫中。而士兵的糧餉發放,也都是歸中央兵部管理,士兵們吃的是皇糧,效忠的自然就是皇上。



不過這種看似完美的權力制衡策略在清朝後期就不管用了。在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大清王朝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為了應對危機,清朝統治者不得不決定將權力下放,讓總督真正做到了一手包辦地方軍政、經濟大權。後來太平天國起義被成功鎮壓後,朝廷從地方督撫(總督、巡撫的合稱)手中收回了不少權力,但原先那種相互制約的制度已經遭到了徹底破壞。

到了晚清時期,許多地方督撫甚至敢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比如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鐵路大臣盛宣懷等人,聯名與八國聯軍簽訂了「東南互保」協議,拒絕承認清朝統治者慈禧太后的宣戰決定,從而保全了東南半壁江山免收戰火的荼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不但沒解決老問題,還出現了新問題
清朝制台、軍門這些封疆大吏的級別有多高?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