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性情大變,眾多官員表示被嚇到,只因其在家中看了一本書

曾國藩性情大變,眾多官員表示被嚇到,只因其在家中看了一本書

原標題:曾國藩性情大變,眾多官員表示被嚇到,只因其在家中看了一本書


曾國藩自帶著湘軍進入江西後,一切又如剛進長沙一樣,江西同僚官員處處為難,湘軍舉步維艱。曾國藩心裡好不窩囊,不巧的是,家裡又傳來父親逝世的訃告。曾國藩抓緊機會,便修書一份呈交給了聖上:


「臣細察今日局勢,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者,決不能以治軍;縱能治軍,決不能兼及籌餉。臣處客寄虛懸之位,又無圓通濟變之才,恐終不免於貽誤大局。」

此書信,曾國藩將自己的難處統一交代了,尤其在湘軍的軍餉上,並因此威脅咸豐皇帝,如果咸豐皇帝不給他督撫之權,他就只能「在籍終制」,不復出山。曾國藩自認為自己已經一五一十,通情達理的與皇帝作了掏心肺的交流。然讓曾國藩想不到的是,咸豐並不吃這一套,非但沒理解自己提出的痛點,反而允許了他守孝三年,解除了他的帶兵權。



曾國藩心裡煩悶的回到了家鄉,眼看著同期官員,甚至自己的手下不斷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陞官騰達,而自己只能鬱悶的蜷縮在家中,不久就犯上了「不寐之疾」,患了「怔悸之症」,卧病在床。家裡的兄弟、僕人每天更是被罵的的狗血淋頭,曾國藩盡失去理學風度,頗有無賴之狀。


這天,在極端痛苦中,曾國藩終於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薦的老莊著作。剛翻了幾頁,曾國藩細細咀嚼後,便覺得振容發聵,幾千年前的聖人之言一下子讓自己煩悶消失了。曾國藩細細思索之前的言行舉止,越發的覺得自己當時就是一憤青,難怪自己會在在官場上一再碰壁,咸豐皇帝也不敢委以重託,這並非他人的原因,自己的個性、脾氣、氣質、風格也是至要因素。

在家鄉大徹大悟兩年後,曾國藩遵循皇帝的詔曰,重新開始上任帶領湘軍,這一上任,以往的官員都有點被嚇到,只見曾國藩他變得無比和氣、謙虛、周到。到了長沙後,首先就拜遍了長沙各大小衙門,連小小的長沙縣衙,他也親自造訪。一時間,議論紛紛,各官員都表示不解其意。



同僚好友郭嵩燾說:「曾司馬再出,頗務委曲周全。龍翰臣方伯寓書少鶴,言司馬再至江西,人人愜望,而渠獨以為憂。憂其毀方瓦合,而任事之氣不如前此之堅也。」胡林翼則說他「漸趨圓熟之風,無復剛方之氣」。


更為長進的是,對於朝廷,曾國藩也從此有了一套,不再直言不諱,而是和皇帝玩起了太極,聖令來了,不立馬拒絕,而是曲折委婉娓娓續來。


對於二年前的曾國藩來說,自己如今正在踐行的這套儒道溶糅的老練、神鬼莫測的神態會是當時的自己無法接受的,甚至是憎惡的,但如今,這套法則,卻讓二年後的自己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再至江西,更是人人愜望」,用人、備餉也大比以前順利。雖最終變成了自己憎惡的樣子,但曾國藩深究此道,無不喜悅地嘆道:「吾往年在外,與官場中落落不合,幾至到處荊榛。此次改弦易轍,稍覺相安。」


本文參考資料:

張宏傑——《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野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心想自己堂堂二品,兵痞應該不會怎麼樣,不料差點丟掉性命

TAG:戲說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