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此做,可達到莊子說的逍遙無待之境界

如此做,可達到莊子說的逍遙無待之境界

道門中人有個傳統,那就是通過戰勝自己,來複歸自然。

道家學派的代表莊子在《莊子·則陽》中提出,「無內無外」是精神養生的理想境界,即達到無內無外的人能夠忘卻自己、忘卻功業、忘卻名利。自己是內,功名利祿是外,內外皆無,也就無內無外了。這就達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的境界,能夠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把握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的變化,在無窮無盡的世界中漫遊,那時就什麼都不用依賴了。

莊子認為,人的精神要獲得自由,必須從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而人的精神枷鎖集中在人的內和外兩個方面。內,主要表現為對死亡的恐懼;外,則表現為對社會上的名利的追求。恐懼死亡和追逐名利,構成人的雙重精神枷鎖,去掉了這兩方面的精神桎梏,精神從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人生的其他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擺脫精神枷鎖的最好辦法就是將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消除自身和自然的界限,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也就取消了自我這個中心。這樣,內無恐懼,外無索取,對己無所求,對人無所爭,既不害怕死亡,也將名利、地位、功業置之身外,甚至對道德、知識及各種世俗觀念都漠然處之。不去謀求世俗的事務,不貪圖利益,不逃避危害,不喜歡妄求,不拘泥於道,使自己的心神遨遊於塵俗世界之外。

心中既無哀樂波瀾之擾,也無得失禍福之累,精神也就達到了齊生死、忘物我的自由境界。

這種由莊子塑造出來的理想狀態,並不是說這樣的人就是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而是身在世俗塵世之中,精神卻完全自由自在,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黃帝問道廣成子,他們的談話蘊含修道大秘密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