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用業務被叫停!央行重罰這1家支付公司,罰款超49家!
作為支付行業的「裁判」,央行今年對支付行業「犯規」行為不曾手軟。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央行(含各地分支行)對支付公司開出超過50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超過3000萬元。
據央行官網,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目前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有243家,已註銷機構達到28家,除了因為業務合併等原因正常註銷外,不乏機構因為嚴重違規被監管部門「摘牌」。
另一方面,行業在遭遇「嚴監管」的同時迎來良性發展。《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移動支付業務的比重大幅提升,條碼支付快速普及,交易量不斷擴大。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9100億元。
半年罰沒金額超去年一年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9日,2018年以來央行系統針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違規行為開出了52張罰單,總罰沒金額達3142.8萬元,已經超過去年水平。此前新京報曾報道,2017年央行系統公布的支付機構罰單超過百張,罰沒金額超過2000萬元。
從違規類型來看,覆蓋了銀行卡收單、備付金管理、預付卡管理、反洗錢等多個領域。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11張罰單點名了違規類型涉及「備付金」,成為監管的核心之一。
智付「包攬」超2/3罰金
這三千多萬罰沒金額中,有相當部分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5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對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因其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監管部門決定給予該公司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1107.9萬元,並處罰款約1453.48萬元,罰沒合計金額約2561.4萬元;對該公司1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處以罰款合計80萬元。這也是記者統計中金額最大的一筆罰單。
同期,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對智付公司給予警告,合計處以罰款人民幣1590.8萬元。
「經查實,智付公司為境外多家非法黃金、炒匯類互聯網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務,通過虛構貨物貿易,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跨境外匯支付業務。」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此後公告稱,「同時,智付公司未能採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路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介面轉交給現貨交易等非法互聯網平台使用,客觀上為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路支付服務。此外,智付公司還存在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未持續識別特約商戶身份、違規為商戶提供T+0結算服務、違規設置商戶結算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
同期,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對智付公司給予警告,合計處以罰款人民幣1590.8萬元。
據央行官網,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目前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有243家,已註銷機構達到28家,除了因為業務合併等原因正常註銷外,不乏機構因為嚴重違規被監管部門「摘牌」。
另一方面,行業在遭遇「嚴監管」的同時迎來良性發展。《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移動支付業務的比重大幅提升,條碼支付快速普及,交易量不斷擴大。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億多筆,金額9100億元。
面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亂象頻出,央行果斷出擊,效果顯著。相信,截至今年年底,央行開出的罰單總額將會創下歷史新高。


※99元大POS竟是一場鬧劇!POS代理被強扣200元/台!
※又出事啦!央行該出手了!這家平台霸王扣錢!被疑支付違規!
TAG:爆料迷支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