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中融入了哪一位開國大將的經驗

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中融入了哪一位開國大將的經驗

原標題: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中融入了哪一位開國大將的經驗


許多年前,按照「一切歸功於最高領袖」的慣例,有個觀點家喻戶曉:毛澤東軍事思想就是毛澤東一個人的軍事思想。


主席他老人家不幸駕鶴「西遊」之後,這一慣例才有了鬆動。不久,毛澤東軍事思想被權威部門闡釋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於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



這一體系還被強調:不只是毛澤東一個人智慧的產物,而是解放軍將帥群體集體智慧的結晶。

顯然,後一個闡述是時代進步、政治清明的結果,也更符合客觀事實。


粟裕長期實際統率一個方面軍南征北戰,江澤民稱讚他「創造性地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 ,他能成為其中的一個,當然是名至實歸的。


一切理論的基礎是實踐。構成毛澤東軍事思想重要內容的「十大軍事原則」就是如此。它當然不是毛澤東一個人在陝北的山溝里轉悠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妙手偶得之,而是根據前線將領的作戰經驗,及時總結概括出來,形成文字,然後「放之四海」的。



「十大軍事原則」如下: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


五、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六、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七、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八、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



九、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十、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儘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毛澤東1947年12月發表這十條軍事原則的時候,國共「爭雄」剛好進行了一年半。


這年8月,也就是軍事原則發表的前四個月,毛澤東致電陳毅、粟裕,熱情洋溢地褒獎華東野戰軍:「在第一年作戰中,已表現自己為全國各區戰績最大的軍隊。」


這的確是一支戰功卓著,傲視群雄的方面軍。


從內戰爆發伊始到這時,在粟裕的戰役指揮下,華東野戰軍相繼取得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等大捷,一共吃掉蔣介石的看家老本四十三萬四千餘人,占解放軍全軍一百一十二萬人殲敵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九。


就在這一年,中共軍隊上下同心,浴血作戰,進行較大規模的戰役即有四十二次,其中殲滅國軍兩萬人以上的戰役達十一次,粟裕指揮了六次,佔百分之五十四點五;殲滅國軍三萬人以上的戰役達八次,粟裕指揮了四次,佔百分之五十。



對蔣介石而言,這當然是「挖卻心頭肉」,令其痛不欲生。


他崛起於閭巷之間,靠鋥亮的槍杆子起家,他的萬里江山與唯我獨尊的委員長寶座,也是依賴龐大的軍隊支撐。沒有了槍杆子和軍隊,他與村野田邊的漁父樵夫一樣,什麼也不是。


毛澤東當然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整天在打著精確的「算盤」,算計蔣介石的數百萬人馬。


除了常常規定各戰區野戰軍的殲敵任務限期完成之外,他還諄諄告誡麾下的將領們說:「消滅了他(蔣介石)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所謂蔣政權,也就是表現在他的軍隊上。」


似乎生怕將領們不明白,他還饒有風趣也一針見血地說:「大觀園裡賈寶玉的命根是系在頸上的一塊石頭,國民黨的命根是它的軍隊。」


蔣介石在開戰之初,可謂旌旗蔽空,兵強馬壯,有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四百萬人馬。當年前秦皇帝苻堅才擁兵百萬,就傲得不行,喜形於色地說:「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意思是說,我的部隊每人把馬鞭丟在長江里,就可以讓它斷流。


比起苻堅,蔣介石當然有更多的資本。因此,他躊躇滿志,顧盼自雄。


不想才過去一年,四百萬國軍就被毛澤東搞掉了四分之一。而其中,粟裕奮勇爭先,拔得頭籌,竟佔了百分之三十九(解放戰爭四年,也是粟裕的華東野戰軍殲敵最多,達到二百四十五萬)。


蘇聯耍筆杆子的高爾基老頭說:「寫文章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中國的老祖宗們也有一句叫苦的話:「萬事開頭難。」對國共內戰而言,最難打的仗也當然在起始階段。



作為弱勢一方的中共將領,面對數倍於己之優勢國軍,不但必須頑強抗擊其瘋狂的進攻,保存自己,還要千方百計殲滅、消耗其有生力量,所以毛澤東稱之為「爬坡」、「到頂」階段。


戰爭的中後期,隨著雙方軍事力量的強弱轉化,中共軍隊質量、數量均佔優勢以後,就可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比較容易大量殲滅國軍。毛澤東形容說:「有的時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聲敵人就投降了。」


比如林彪與聶榮臻聯手吃掉國軍五十二萬餘人的平津戰役,劉鄧大軍吃掉國軍九十餘萬人的西南戰役,數量聽起來驚人,但都是戰爭中後期進行的。國軍望風起義、投誠占絕大多數,的確如毛澤東所估計的,只需「喊一聲」就行了。


因此,毛澤東形象地將這個階段稱之為「傳檄而定」、「下坡」。


起始階段的戰役,重大意義不僅在於擋住蔣介石最有威力的「三板斧」,大量殲滅其精銳部隊,還在於為全軍後來的戰役提供優秀戰例,也為毛澤東概括「十大軍事原則」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這一軍事原則,粟裕至少貢獻了四條經驗。


1946年7月至8月,粟裕以弱擊強,以少勝多,創造了蘇中三萬人對十二萬人七戰七捷的戰爭奇蹟。


國共全面開戰以來的這幾次大捷,打的主要是當時裝備先進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毛澤東聞訊後,笑逐顏開,當即親自提筆,將這一獲勝經驗發給各戰略區統帥們仿照、借鑒:「 我軍主力只有十五個團 沒有採取平均主義的補充方法。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個團打敵兩個團,未感集中十五個團打敵三個團),故戰無不勝 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知所屬一體注意。」



不只如此,毛澤東還在七戰七捷結束後的第三天,單獨致電尚不大適應大兵團作戰的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叫他仿效粟裕的辦法:「你率主力應在睢寧以東地區待機,仿粟裕辦法,集中主力殲敵一部。」 讓上級學習下級的戰法,這似乎也是少有的特例。


9月16日,毛澤東又專門向全軍發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指示,再次概括了粟裕的經驗:「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也要三倍於敵的兵力,反對平分兵力;在敵處進攻我處防禦地位時,選擇敵前進中較弱的一路(一部),首先進行分割包圍各個殲擊,得手後,依情況,再逐次殲擊他路(他部)之敵。」


顯然,這一經驗與後來的「十大軍事原則」第四條是一致的。



七戰七捷結束後的當天,粟裕也在《四十五天自衛戰的簡述》里總結了戰役的經驗。針對此戰中「撤出如皋、海安是戰略上失敗」的一些錯誤看法,他認為:「我們不要輕易放棄要地,但更要保存有生力量 如果我們死守海安 把有生力量消耗了,那麼海安仍舊要放棄的。那樣,就與我們主動撤出大不相同,正中敵人的毒計。海安撤出後,不但我們的有生力量保存了,而且轉入了主動,待機作戰 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要記住:誰保存了有生力量,誰就會勝利;誰消耗或者喪失了有生力量,誰就會失敗。」

這一「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保守城市為主」的經驗,後來和其他戰區相似的經驗一起,被毛澤東概括為「十大軍事原則」第三條。



1946年10月至11月,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進行了漣水戰役,殲滅國軍九千人,其中包括蔣介石「看家」的王牌整編七十四師六千人。


這一仗前後,粟裕忙裡偷閒,利用戰鬥間隙對部隊進行整訓。


不久,他與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鍾期光一起,總結出了「立功運動」、「溶化俘虜」、「評定傷亡」等部隊政治工作經驗。



這三項可以申請專利的獨創經驗,成為華中野戰軍以及後來華東野戰軍「政治工作的三把鑰匙」。


其中,「立功運動」的經驗在1946年11月被延安新華社廣播推廣,被稱為「人民自衛戰爭中的一個創舉」。


不久,延安的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多次發表新聞與短評,高度評價這一運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此後,「立功運動」迅速在中共所有部隊和各個戰略區得到推廣,對保證戰鬥任務的完成和加強部隊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建國後的1955年,中共軍隊首次實行軍銜制,其中元帥授銜條件中「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勛」的一條標準,也隱隱約約可見「立功運動」的影子。


「溶化俘虜」,也就是注重對俘虜士兵的教育爭取工作,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針政策,以此「瓦解敵軍」、「壯大我軍」,最後達到了「即俘、即補、即戰」,使自己的對手和「冤家」,幾乎變成自己源源不斷的補給隊。


七戰七捷後,被俘的國軍士兵多數是來自社會底層、飽嘗生活艱辛的窮人。經過華中野戰軍的憶苦教育,都懷著對美好新生活的嚮往,立即掉轉槍口,向原來戰壕的「弟兄們」開火。



他們大多又是合格乃至優秀的士兵,受過蔣介石花費巨資的正規軍事訓練,如同現代企業老闆們青睞的熟練工,戰術、技術比一般習慣扶犁揮鋤的翻身農民士兵好得多,起碼就省卻了一段較長的訓練時間。


參加華中野戰軍後,他們中的許多人迅速成長為戰鬥英雄、基層幹部,不僅解決了華野的兵員補充難題,而且提高了部隊整體的戰術、技術水平。


「不辭辛勞」、「慷慨無私」地輸送這麼優質的兵員,難怪蔣委員長有幸榮獲了「傑出運輸大隊長」的「大紅證書」。


這一經驗經粟裕與鍾期光總結推廣後,為華中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的不斷勝利與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7年2月粟裕指揮萊蕪大捷後,華東野戰軍有些縱隊俘虜兵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多者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技術兵種的人員則基本上全是「解放戰士」,也就是俘虜兵。


粟裕在這年7月19日與陳毅一起署名報告毛澤東的《華東建軍經驗》中說:「一年來俘虜補入野戰軍的,最低估計十萬人。現在連隊情形,如四、六、一各縱,計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是俘虜兵。其餘各縱,亦達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一年內總傷亡計九萬餘,我亡萬餘,殘廢計五千人,大部歸隊。這全歸於野戰軍高度集中,勝利多俘虜亦多。這十多萬俘虜,解決兵源,此與擴軍數目相等,或竟超過。」


這一經驗後來同樣被推廣到了其他野戰軍。據統計,中共軍隊「到戰爭第二年結束時,大約溶化了八十餘萬俘虜兵」。



有人說,毛澤東是在指揮一支「國民黨軍」打國民黨,雖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


這麼典型而獨到的經驗,毛澤東在五個月後欣然將其概括為「十大軍事原則」第九條,是理所當然的。


「評定傷亡」,是總結傷亡較多的經驗教訓,不僅增強了官兵之間的團結,而且促進了學習戰術、技術的積極性。


鍾期光後來回憶說:「粟裕同志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科學地提出了 評定傷亡 ,不僅追究非戰鬥減員,而且對戰鬥減員也發動群眾進行具體分析。」



他認為,過去只強調「三猛(猛打、猛衝、猛殺)」戰術,往往傷亡太大,但「開展 評定傷亡 活動後,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有利於保存有生力量」。

這當然不是粟裕心血來潮的突發奇想。早在1928年,他還是紅四軍二十八團的「小」連長時,就給麾下的大隊長「傳經送寶」說,作為指揮員,要「儘可能地減少傷亡」。


他還動情地說:「同志們參加革命,老鄉們送子上前方,送郎當紅軍,不是為了死,而是為了活,活得更好。」


粟裕「評定傷亡」的這一經驗,也很快被推廣到其他野戰軍。



1947年12月,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就曾以《華東解放軍始創戰評》為題,介紹了華東野戰軍的經驗,並收入了《連隊工作叢收之一》的冊子,成為基層幹部必讀書目。


一向以「三猛」戰術著稱的林彪(他主張的「三猛」,最後一條是「猛追」),大概從中受到有益的啟迪了。


短暫的整訓後,華中野戰軍如虎添翼,戰鬥力已是突飛猛進。


從1946年11月到12月,粟裕又指揮部隊創造了鹽南大捷,被延安《解放日報》稱為「粟裕將軍所部的第十一次大捷」。不久,粟裕又負責戰役指揮,馬不停蹄,創造了宿北大捷。



在如此頻繁的戰鬥間隙,還能忙裡偷閒休息和整訓部隊,並取得巨大成效,這當然是一條很好的經驗。


於是,毛澤東加以概括後,成為「十大軍事原則」第十條。


毛澤東把部下的經驗,概括成自己的理論,當然與「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文抄公無關,更不是平庸與乏才。


早在1913年,還是長沙街頭一個小愣頭青的他,就在自己的筆記《講堂錄》里端端正正寫道:「賢相不以自己之長為長,常集天下之長為長。」意思是說,有才能的宰相,並非把自己的長處作為長處,而是善於博採天下人的長處。



毛澤東日後倒沒有做成宰相,卻比位極人臣的宰相來得更猛,成了「天無二日」的最紅的「紅太陽」。


這一經典的話語,無疑影響了他的一生。如同他那些「馬背上」的詩詞喜歡化用唐代李賀的詩句一般,能在軍事上博採眾長,形成指導全國戰爭的「十大軍事原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粟裕和其他將領對「十大軍事原則」,乃至整個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貢獻,雖然鮮為人知,卻也是不能不尊重的客觀歷史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星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將粟裕一生簡樸,有一樣東西卻是他的心頭摯愛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硫磺島「絞肉機」

TAG:喵星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