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書法·史》|王羲之的《蘭亭序》,誰能弄來?|小夫子

《書法·史》|王羲之的《蘭亭序》,誰能弄來?|小夫子

原標題:《書法·史》|王羲之的《蘭亭序》,誰能弄來?|小夫子


今人習書在字帖範本的獲取上是很方便的。 拍照技術、印刷技術、信息傳媒,讓每個人都能獲得製作精良的字帖範本。可不用說古代,就是近代,想要獲得一本精良的字帖那也是權貴的特權,普通人能看到的,幾乎都是粗製濫造的木刻本。古代就更不用提了,粗製濫造的木刻本普通人都難以獲得,貴如趙孟頫,僅僅得到一冊刻本的《蘭亭集序》就美得無可無不可,連寫十三段拔在後面,著名的那句「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需用功。」就在這十三段拔當中。


東晉王羲之於永和九年暮春,邀約名士謝安、孫統、孫綽等一干文人雅士41人,辦了一場「群賢畢至」的雅集,雅集上的作品被結成了作品集,按慣例需要名人做序,王羲之是東家,名氣也不小,就公推王羲之來寫,王羲之也不推讓,借著酒勁,在迷迷糊糊眩暈之間就塗塗抹抹地寫了324字的序,世稱蘭亭帖,現在叫《蘭亭序》。據說王羲之在酒醒後對此塗塗抹抹的字極其滿意,還曾多次重寫,卻怎麼也回不到原字的神韻上去了。

王羲之死後,《蘭亭序》真跡一直在王氏的後人中傳承,最後傳至王羲之七代孫也是大書法家智永禪師——「此書留付子孫傳掌,至七代孫智永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智永禪師活了近百歲,但膝下無子女,就把蘭亭貼給了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到此序後,就在房樑上鑿個暗檻,把《蘭亭序》藏起來了。


這事傳到了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酷愛王羲之的字,對王羲之的書法是「購募備盡,唯未得蘭亭」([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聽聞《蘭亭序》在辯才那裡,起初,唐太宗還不信,就派御史去探聽,御史畢竟是御史,自有御史的辦法,辨才經不住御史的各種手段,結果就是承認了《蘭亭序》在他手裡。


唐太宗當即召見辨才和尚,可是辨才卻矢口否認,說從沒見過此貼,如在手裡,早就獻上來了。太宗一聽暗笑:「嘿嘿,大膽的老和尚,竟敢撒謊欺君。」但總不能硬搶啊,就召見群臣,畢竟是唐太宗,開放,大度,真實,他毫不掩飾地說:「朕做夢都想得到王右軍的蘭亭帖,誰能從辯才手中取得,朕一定重賞,決不食言。」 房玄齡就推薦了梁元帝的曾孫——以多才善謀著稱的監察御史蕭翼。蕭翼的意思就是「能辦到」。但是,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要得到蘭亭帖,得捨得下注,請陛下先給幾件王羲之父子的雜帖做誘餌,臣才好行動。太宗一聽,也對,就答應了。


蕭翼打扮成山東客商,來到辯才和尚主持的山陰永欣寺。他到達後就裝著若無其事散漫無心地欣賞寺中夕陽美景。辯才見這位遊客氣宇不凡,便上前施禮,詢問名姓,讓進了方丈款待。二人東拉西扯間就被蕭翼引到了書法上,探討起書法,兩人一拍即合,話語相投,辯才驚覺一個商人竟能如此深諳書法,頓覺相見恨晚。辯才由於有蘭亭貼在手,又曾被唐太宗問起,這時節來了這位深懂書法的客商,不免心生疑竇,猜想此人的真實身份。但是蕭翼並沒有提到蘭亭序,就及時告辭,走了。幾天後,蕭翼又來,還是沒說什麼,就是談論書法,談天扯地地說。如此幾次三番幾經試探以後,也是由於辯才欽佩蕭翼的才華,疑團也就一步步地消失了。

蕭翼看時機已到,該下手了。就拿出祖上樑元帝書的《識貢圖》書帖給辯才看,辯才讚歎之餘,更是顧慮全消,全部防線徹底瓦解。蕭翼見狀,就對辯才說:「弟子自幼就喜歡書法,如今臨帖不掇,現在手裡還帶著王羲之父子的真跡,以便隨時觀看揣摩。」辯才一聽,這機會哪能放過,就請蕭翼拿出來看看。辯才看過後,說道:「真跡倒是真跡,可惜不是二王的佳品。我這有一王羲之的真跡,才可稱絕世上品。」蕭翼追問:「是何帖如此不尋常?」辯才毫不顧慮地說:「是《蘭亭帖》」。蕭翼一聽,知道,眼前的辯才上鉤了,但是卻故意裝出若無其事地說:「那不可能,幾經戰亂,朝代更迭,如今哪裡會有王羲之的蘭亭帖呢?你那一定是贗品。」辯才一聽,急了,較上勁了,說:「這還有假?就是珍品!智永禪師在世之時,一直保留在他的身邊。是先師彌留之際親自交給我的。而且那是流傳有緒的,哪裡是什麼贗品!如不信,你明天來,給你看這幅真跡。」這正中蕭翼下懷。


第二天,蕭翼急急忙坦坦然如約而至,辯才和尚就把藏在屋樑檻內的蘭亭帖拿來,交給蕭翼。蕭翼看後,心裡狂喜,表面淡定,露出遺憾,滿臉鄙夷,仍然說是假的,還引起了二人的激烈爭論。最後,80多歲的辨才也鉚上勁了,就要求蕭翼,敢不敢把帶來的二王書法留下,好比較手裡的《蘭亭序》是否有假。蕭翼當然答應,這就是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了——即使是二王雜貼,那也是二王真跡啊!


辯才等蕭翼走後,就把《蘭亭序》與蕭翼帶來的二王書法同放一處,日日觀摩,日日臨習,一定要看看手裡的《蘭亭序》到底是不是真跡。


蕭翼也數日不見,辯才的弟子們也就不再警惕了。


一日,辨才應邀去靈泛橋南的嚴遷家裡做客——他哪裡知道,這正是蕭翼設計的圈套。等辨才一走,蕭翼便來到辨才的住處,告訴辨才的徒弟說要來取遺忘的字帖,小和尚見是熟客蕭翼,沒防備,蕭翼就把《蘭亭序》和帶來的二王雜帖一起帶走了。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後狂喜異常,晉陞蕭翼為員外郎,加官五品,並賞賜住房一所,要知道,那時候雖然是大唐盛世,但即使是品級高的朝廷大員,做一輩子官還都買不起住房!不過蕭翼也沒有享受這些賞賜,他終於因騙取《蘭亭序》而內疚,去到永欣寺出了家。而辯才呢,因年邁已高,就饒了他的欺君之罪,還開恩賜給他穀物三千石。不過,80歲的辯才也因《蘭亭序》一事受驚受嚇,導致身患重病,一年後便圓寂了。


據說在唐太宗活著的時候,把《蘭亭序》「置於座側,朝夕觀覽」 又讓人臨摹十本以賜近臣,死後則把原作殉葬昭陵。流傳到如今的各種版本《蘭亭序》無一是王羲之的真跡,都是歷代書家的摹本或刻本,據說這些摹刻本裡面,最接近原作的是唐代馮承素的雙鉤法摹本,亦稱神龍本。


圖片說明:


1《蕭翼賺蘭亭圖》[唐] 閻立本,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2 [唐]馮承素臨本《蘭亭序》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關注小夫子其他書法史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三多瑣談|20餘年的守候,孩子們的幸福時光|黃益
線上長城跑打榜倒計時,冠軍&透亮跑團將集結嘉峪關收官盛典!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