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10-徐霞客、曾國藩和周總理的日記,讀起來受益無窮!

110-徐霞客、曾國藩和周總理的日記,讀起來受益無窮!

「日記」本是很私密性的,很少有人的日記是為了以後讓他人查看,因為裡面有太多純個人性的情緒、想法、思想、慾望等,是身而為人的天然屬性,那些說的做不得、做的說不得的都在裡面了。而一些名人的日記因為是名人寫的,就面臨一個是否要公開給大眾閱讀的問題。在已公開的日記中,從三個時代選擇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徐霞客(明)、曾國藩(清)、周總理(當代),來看看他們的日記記了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一、徐霞客

1

日記介紹

《徐霞客遊記》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卓有價值的貢獻,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2

日記內容

以下選自《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

初七日四山霧合。少頃,庵之東北已開,西南膩甚指霧氣非常凝滯厚重,若以庵為界者,即獅子峰亦在時出時沒間。晨餐後,由接引崖踐雪下。塢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結,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幾與峰等,所謂「擾龍松」是也。攀玩移時,望獅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為案山。二里,躡其巔,則三面拔立塢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筍、接引兩塢迤邐至此,環結又成一勝。登眺間,沉霧漸爽舒朗,急由石筍矼北轉而下,正昨日峰頭所望森陰徑也。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纖,或直或欹,與身穿繞而過。俯窺輾顧,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行五里,左峰腋一竇透明,曰「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壁狀,則「僧坐石」也。下五里,徑稍夷,循澗而行。忽前澗亂石縱橫,路為之塞。

越石久之,一闕新崩,片片欲墮,始得路。仰視峰頂,黃痕一方,中間綠字宛然可辨,是謂「天牌」,亦謂「仙人榜」。又前,鯉魚石;又前,白龍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澗邊,為松谷庵舊基。再五里,循溪東西行,又過五水,則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龍潭,一泓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潭勢既雄壯,而大石磊落,奔流亂注,遠近群峰環拱,亦佳境也。還餐松谷,往宿舊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詢之,須下嶺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縣共三十五里雲。

03

日記價值

3.1 社會價值

《徐霞客遊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遊記細緻入微;

(3)辭彙豐富,敏於創製;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5)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遊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并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

現有基於《徐霞客遊記》進行的文獻研究有400+篇,而且在不斷增多,現選20篇供瀏覽。

01)《徐霞客遊記》中的民俗記載及啟示

02)《徐霞客遊記》的旅遊文化融合研究

03)《徐霞客遊記》的史學價值

04)《徐霞客遊記》的語言學價值

05)《徐霞客遊記》中的永昌風水觀

06)《徐霞客遊記》方位詞研究

07)《徐霞客遊記》與地方志

08)《徐霞客遊記》的人文地理學和地名學內容

09)《徐霞客遊記》中的明代雲南經濟地理

10)《徐霞客遊記》中的雲南明末社會生活

11)《徐霞客遊記》的科學性和時代性—怒江、騰衝地區的實地驗證

12)《徐霞客遊記》與晚明交通的研究

13)論《徐霞客遊記》的文學價值

14)從徐霞客遊記研究三百多年來茈碧湖的演變

15)從《徐霞客遊記》看明代保山飲食民俗

16)從歷史人類學視角評價《徐霞客遊記》中的田野調查方法

17)從《徐霞客遊記》看明末廣西飲食、服飾、居住民俗

18)從《徐霞客遊記》看明代雲南的道教

19)論《徐霞客遊記》的民族地理學研究價值

20)對《徐霞客遊記》中戊寅(1638年)滇中超長雨期的初步研究

3.2個人價值

徐霞客臨終前最後一句話的大意是: 「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們都曾遊歷天下,然而,他們都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我只是個平民,沒有受命,只是穿著布衣,拿著拐杖,穿著草鞋,憑藉自己,遊歷天下,故雖死,無憾。」

多麼豪邁的臨終總結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了這一生,即使周圍的價值觀再怎麼單一(讀書求功名),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遇各種艱難險阻而不懼,持續前行。雖被當代人稱為「怪人」,但終究會被後世稱為「傳奇」。這也許是就是日記的作用吧:記錄自己奉獻一生所追求的事物。

此外,遊記中關於事物的全面、細緻的觀察和描寫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做什麼就要認認真真的去觀察、思考、記錄、整理,逐漸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系統認識,而不是淺層和片面的一知半解。

二、曾國藩

1

日記介紹

曾國藩的日記自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起, 至同治十一年(1872 年) 逝世前終, 時間跨度長達30餘年。在這150 余萬的文字當中, 詳細記錄了曾國藩每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展現了這位大人物從壯年到老年的成長軌跡和心路歷程。日記涉及修身、養性、讀書、治學、治家、為官之道、處事之方等諸多方面。

2

日記內容

咸豐九年十一月初二「日來,每思吾身,能於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年進境。十『三』字者,謂三經、三史、三子、三集、三實、三忌、三薄、三知、三樂、三寡也。三經、三史、三子、三集、三實,余在京師,嘗以匾其室。在江南,曾刻印章矣。三忌者,即謂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貳也。三薄者,幸災樂禍,一薄德也;逆命億數,二薄德也;臆斷皂白,三薄德也。三知者,《論語》末章,所謂『知命、知禮、知言』也。三樂者,即九月二十一日所記讀書聲出金石,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三寡者,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十『三』字者,時時省察,其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者乎?」

咸豐十年三月十八日

「思凡事皆有至淺至要之道,不可須臾離者,因欲名其堂曰『八本堂』。其目曰: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03

日記價值

在《曾國藩日記》中他常用「禽獸不如」來形容對自己平日行為不夠約束和不加檢點,其實從後人看來,無非是下個棋花了三四個小時罷了,但他便會覺得浪費時間在諸種消遣玩樂上,是對道德品行極大的放縱。《曾國藩日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每日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並由此探討人生、學問、道德等重大問題。道理並不高深,關鍵在於思索與踐行。

讀《曾國藩日記》,個人的收穫如下:

1.嚴於律己:凡事自己認定做了,就要嚴格執行,沒有理由。

2.反躬自省:每日寫日記,客觀記錄每天的過往,並對其進行反思是修身養性的一個好方法。

3.善於總結:每次反思之後,要將心得提煉成能對自己有告誡作用的三言兩語,置於醒目處,隨時警醒、篤行。

4.每日讀書:幾乎每篇日記都記錄了當天的讀書情況,長此積累,方蔚為大觀。

5.勤奮務實:多實務少空談,如治家八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即敬奉祖先,周旋親鄰,起早,掃屋,讀書,種菜,養魚,養豬八事。曾國藩每日二更讀起,二更三點讀畢。

6.每日功課:主敬(整齊嚴肅)、早起、讀書不二、讀史、日知其所亡、月無亡所能、養氣、謹言、靜坐、夜不出門、保身、作字。

7.做事有恆:曾國藩在家書中曾說: 「余向來有無恆之弊, 自此次寫日課本子起, 可保終身有恆矣。」可見,偉人也都是從凡人一步步的積累、蛻變而成,數十年的水滴才能石穿,數十年的寒燈苦練才能「金丹換骨」。

三、周總理

1

日記介紹

《周恩來旅日日記》是1997年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恩來。本書收入了周恩來旅日期間的一段日記,始於一九一八年一月一日,此於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共三百多頁,十二萬多字。

《周恩來旅日日記》線裝本每篇日記的內容包括:氣候、溫度、修學、治事、通信等提要總分和日記的正文部分。這些作文,真實記錄了周恩來旅日期間近一年中每日的學習、生活、社交和思想情緒的變化,特別是記錄了他思想上所發生的重大轉折。

2

日記內容

一月一日(星期二)

氣候:晴陰不定。溫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學)悟則為佛,迷則眾生。

(治事)晨起往靑年會,見伯鳴、天池。午後滌愆、蓬仙、滌非來。去後取《南開思潮》閱之。晚訪鐵卿於其寓。

(通信)接滌愆、潤澤、安甫、春生.、白濤賀年片,乃如、念遠、(季)賢信各一。致安甫、(速)達信片一。

今日是陽曆的一月一日,中華民國七年也,我的日記就從今日記起。但願自今日往後,一天不缺,留個紀念。等著老年的時候想起幼時的光景,翻一翻這本日記,想著或者有點兒趣味。若是說留著事迹給人家看,這個我是萬萬的不敢想,亦不願真夠兒有這個事。我今年已經十九歲了,想起從小兒到今,真是一無所成,光陰白過。既無臉見死去的父母於地下,又對不起現在愛我、教我、照顧我的幾位伯父、師長、朋友。若大著說,什麼國家、社會,更是沒有盡一點力了。佛說報恩為無上,我連恩還未報,又怎麼能夠成佛呢?俗語說得好:"人要有志氣。"我如今按著這句話,立個報恩的志氣,做一番事業,以安他們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有生以來沾著這個"情"字,至於赤子之心……

二月六日(星期三)

氣候:風雨滿城。溫度:三十七度九。

提要:(修學)此夕天涯空涕淚,他年夜雨莫思量。

(治事)晨起上四伯父一稟,讀書數頁。午間往上課。課畢往山兄,不遇,歸來與保田君談,日、英語雜進,彼且畫余像。

(通信)上四伯父一稟;文珊信一。

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養,能虛心,看定一種事情,應該去做的,就拚命去做,不計利害;不應該做的,便躲著不出頭,或是極力反對。這樣子人總是心裡頭有一定主見,輕容易不肯改變的。成敗固然是不足論事,然而當著他活的時候,總要想他所辦的事成功,不能因為有折磨便灰心,也不能因為有小小的成功便滿足。梁任公有一句話:"世界無窮願無盡",我是很贊成的。蓋現在的人,總要有個志向。平常的人,不過是吃飽了,穿足了便以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國,儘力社會。老實著說,活著一天,吃還能有完的時候嗎?穿還能有完的時候嗎?至於國家社會的事,那更是無窮無盡的了;所以世上人的志向,也是永遠沒有足的了。

03

日記價值

1. 重點突出:氣候、提要、治事、通信。將記錄的東西體系化,簡要概括,然後加上自己的心得,有層次感。

2.感恩報恩:家人朋友對自己的恩情,周總理會念茲在茲,在日記中時常出現,並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有個事業,安心報恩。

3.常立志 立長志:孟子曰:士何事?尚志也。學記:官先事,士先志。周總理的日記中,處處可見對志向的思考和勉勵。大凡,成為偉人先要有偉大的志向吧!

四、個人總結

除了上面三位名人的日記,大家有興趣的話還可以選擇教育家、軍事家、文學家、社會學家等不同名人的日記,從中汲取智慧。總的來看,讀名人日記的價值如下:

1

認識作者

了解作者的外在生活經歷和內在的心路歷程,知道作者之所以為他自己的過程。

2

增進智慧

從中學習作者的為人處世和對世界的認識,少走彎路,多走正路。

3

多份體驗

跟著作者一起成長,多一份生命經歷,去體驗不同時空的那份生命脈動。

4

反觀己身

作為鏡子,反觀自己,見賢思齊,自勉自勵。

5

知往鑒來

日記是歷史和時代的縮影,透過日記可以真實看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氣象、地理等情況,比史書上的更加真實可信、有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習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學習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