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夜的喪鐘,不為誰鳴

今夜的喪鐘,不為誰鳴

我在如今這個歌舞昇平,闔家歡樂的時代,就想談一下魯迅,自然不是從他的作品出發,而是其他的細節方面為著眼點,放心,老生常談的「國民性」三個字,決不會赤裸裸的出現在我以下的文字中。

沒有更文的一周,我細細研磨了魯迅先生的文墨,恰逢「甘肅又一學生跳樓,同學旁觀與喝彩。」網友意見沒有太大的出入,基本是批老師,惜學生。一百年了,中國還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

千禧年來,網路文化充斥著大眾的視線,各種雞湯,改寫,架空文層出不窮。很多人也在扒魯迅的私生活,中國文藝刊曾報導出一篇《你不認識的魯迅先生》一文,以溫情的筆觸寫出了魯迅愛吃甜食的小樂趣,這給「橫眉冷對」的魯迅形象增添了一絲世俗暖意,這樣的文章,確也沒什麼好反對的。

但,隨著文學商業化 的日漸嚴重,標題黨以「渣男魯迅」,「魯迅欠朱安一生」,「魯迅與周作人失和大揭秘」等等,具有嚴重主觀與杜撰性質的文章面市。

魯迅沒有接受封建家長制產物下的婚姻,而選擇了許廣平。朱安生前常對人說的一句話是:「先生待我很好,一直沒有爭吵。」

講道理呢,魯迅對於愛情這種快刀斬亂麻的凌厲作風,我還真的挺喜歡。他不同於反抗後服從的胡適,也不同於生性風流的郭沫若,自然與「曾因醉酒鞭名馬,唯恐多情累美人」的憂鬱情種派小王子郁達夫也不同。

從不將就,我只選擇我要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魯迅先生真的有抗爭且自由的一生。

魯迅以「大丈夫」自居,卻在許廣平生下海嬰後,將家裡打掃的一層不染,自己布置出嬰兒房,並廣泛翻閱,記錄育兒經,十分珍視新生命的到來。魯迅說啊:「孩子就暫且叫海嬰,待他日後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再隨他去改吧。」

這種思想放在如今,也是極其民主的。先生的民主思想確是深刻,廣泛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並非所謂的文學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在細究《中國現當代史》之前,我看的是《世界文學史》。較之他國而言,truth be told,我國現當代文學史則顯得異常單薄。別國由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發展橫跨了四個世紀,而我國只有短短的一百年不到,其中還包括了「文革」「文學為革命」等強烈政治方針的影響。

高中時期,歷史老師在說到「中國民族工業」時總會帶一句 - 它是時代畸形的產物,反觀至文壇,基本類似。在一群立意,手法不夠深刻,有民族特色的文學家中,魯迅先生真的不愧是璀璨的星。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覺得嗯,他不過是寫了幾篇諷刺性很強的文章罷了。細讀魯迅,才發現自己的淺薄與無知。

今之中國,魯迅先生與小波一樣,成為了一種文化圖騰,高高掛起,不予細品。談到他們,大家都連聲點頭:「嗯,劣根,沉默的大多數,大師啊,厲害。」而不會說去真正翻閱,細品他們的思想,文學巨人們用盡一生的思想結晶,卻被束之高閣,想來著實有幾分遺憾。

先生是真的想為中國做點事情的人。

其實現如今也一樣,真正的想為教育,學生,社會做點事情的人寸步難行,少有人應。更多的人將其看作是理想主義者,活在夢裡的人。一個人如果鞭策你,說明你還有救,他想讓你變得更好;如果一個人總對你的所作所為笑眯眯,他內心可能早已放棄了你。

最後,化用常四爺的一句經典台詞作結:時代的巨人們愛我們的國,我們也應該愛他們啊。

他離世的時候,面容枯槁,下頜角突出,臉上的稜角迸出,幾乎沒有一絲肉。手裡仍抓著那隻筆,那隻企圖叫醒中國人的筆。

如果可以,誰不想閑適安穩的過完這一生呢,誰又想以潑辣尖銳的面目示眾呢?一個人,該是經歷了怎樣的悲愴,才能寫出那般深刻的文字;該是如何的熱愛自己的民族,才能毅然決然的以筆為army,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秒。

他是魯迅,一個怎麼都不該被我們遺忘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小衍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小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