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刀口評論 | 渦扇15闖過振動生死關 殲20一躍成為世界最高水準戰鬥機

刀口評論 | 渦扇15闖過振動生死關 殲20一躍成為世界最高水準戰鬥機

原標題:刀口評論 | 渦扇15闖過振動生死關 殲20一躍成為世界最高水準戰鬥機


作者:刀口



央廣網昨天突然爆料,表彰國產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606所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推動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的先進事迹。


長期關注中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專業人員和廣大軍迷都是心頭一震,這個時間點(七一)表彰一位行業的總師和帶頭人,決不是尋常事。

表彰文中提到「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實現了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


「解決了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


「從而實現發動機領域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


我們從這些耀眼閃光的字裡行間讀出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巨大進步,確實可喜可賀。


一、「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實現了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其中所說的最高水平是有特指的。目前世界上四代戰鬥機(西方稱五代)發動機最高水平只有幾個極其稀少的型號,比如美國F22戰鬥機的F119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又比如美國F35戰鬥機的F135發動機,前者推力達到16.5噸,後者更是達到了19噸。如果中國也實現了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顯然是能與這兩型發動機並駕齊驅的先進發動機。


由此可以判斷,文中所提到的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的發動機就是渦扇15發動機。



有別於三代發動機「太行」渦扇10發動機。


眾所周知,606所早已經研發成功太行發動機,而太行發動機只能算第三代發動機。該發動機已經大量用在國產殲11B系列戰鬥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2017年中國空軍最高水平的「金頭盔」空戰比賽,裝有太行發動機的殲11B戰勝配裝俄羅斯進口的AL31發動機的殲10和進口的蘇30在內的各型戰機,獨拔頭籌獲得團體第一名,在如此激烈的對抗中,發動機是關鍵。太行發動機能取得如此戰績,說明了606所研發的太行發動機的優異性能。



但是,太行發動機不管從任何方面都不能稱作世界最高水準的發動機,而且太行發動機從2006年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並且在201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早已經是一型功成名就的成熟機型,不會為此再進行表彰,受表彰的應該是新型號發動機。


而眾所周知,劉永泉所在的606所還承擔著渦扇15「峨眉」這樣具有世界最高水準的發動機的研發任務,央視也在2017年做過報道,肯定了「峨眉」是在606所研發的,所以,「峨眉」才是這樣具有世界最高水準的發動機,這完全符合事實。


二、「解決了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網上一直流傳渦扇15發動機存在著最重要的振動問題,而且深受其害。現在看,這個問題在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已經徹底解決了。既然渦扇15已經解決了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殲20就可以配裝渦扇15「峨眉」正式服役進入中國空軍,事實上渦扇15「峨眉」發動機已經在中國空軍服役。正因為如此,「峨眉」在成功服役一年後才會進行大力表彰,成功之後才進行表彰這也是我國一貫的慣例。



三、「從而實現發動機領域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這就很清楚了,這表示這型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發動機不但裝備中國空軍,也即將裝備中國海軍。由此我們也可以判斷,中國海軍未來的電磁彈射型航母和核動力航母將有配裝世界最高水準的發動機的艦載重型戰鬥機飛上甲板。而有關中國航母未來艦載戰鬥機究竟應該是重型戰鬥機還是中型戰鬥機的爭論也會有個清晰的了結了。


「從而實現發動機領域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說的不是「換代」,而是本代中的發展型。比如蘇27的迭代型有蘇30,蘇34、蘇35,也有說是「基本型和發展型」的區別。具體到中國,就是殲11B的發展型,比如殲15,殲16,殲11D等。


按照這個邏輯,文中提到的「從太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也可以理解為從渦扇15的空軍型迭代到海軍型的發展型。


這裡還有一個基本的邏輯關係,既,只有基本型成功之後,特別是經過使用被證實已經成熟可靠後,才會有迭代型,這就等於間接的證實了渦扇15的成功(對吧)。


也就是說是在取得戰果(基本型)後的擴大戰果(迭代型)。


綜上所述:


「實現了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


「解決了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


「從而實現發動機領域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渦扇15是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存在的振動問題已經由劉永泉總師領導的專門攻關團體解決了。現在已經從空軍的基本型發展到海軍的艦載型。


這真是一件值得大肆慶賀的大事件!


權威的報道才有權威性,權威媒體(如央廣網)記者和編輯在採訪中無意透露的消息,和無意中寫錯的字其實很真實的表現了事情的本來面貌。


雖然是一字之差,將航空發動機寫成了「航天發動機」,就是這一字之差還原了事實的真實面貌,我們還要感謝這個記者。


簡單說,明明606所是專門研製航空發動機的,怎麼成了研製航天發動機的呢了?

但是,採訪的三個關鍵詞記者無一遺漏的記錄下來,我們當然要感謝這個記者,您辛苦了,帶來了這個石破天驚的好消息。


原文如下(注意看黑體字):


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記者郭淼 郭威)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推動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邁向更高水平。


在劉永泉辦公桌最醒目的位置上,擺放著一台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噴發1A的模型。劉永泉說,這個代表著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究起點的模型時刻激勵著他。


劉永泉:從老一代一直到我們這一代,有一個最核心的一種執著的精神,就是一定要搞自己的發動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剛剛走出校門的劉永泉懷揣著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夢進入到了中國航空研究院瀋陽六0六所。那時,動力所正在研製「崑崙」發動機。


劉永泉通過「崑崙」發動機研發試驗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一干就是34年。從「崑崙」到「太行」,我國的航天發動機實現了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編者註:原文如此)劉永泉也完成了從一名設計人員到團隊組織核心的轉變。


多年來,在劉永泉的帶領下,動力所科研團隊創新性地提出發展整機動力學,解決了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完成了發動機易損件必換件國產化研製……劉永泉還主持完成了2030年及「十二五」航空動力發展規劃。


劉永泉:感覺我們現在真正發展航空發動機產業成為了國家意志,作為我們從業者,我們需要加強航空發動機相關的基礎研究,在關鍵技術上要有能力開展研究和公關。


未來,劉永泉計劃一步推進信息化技術與發動機核心技術的融合,讓設計面向製造,逐步建成統一的、集成的、系統的、工程化的研發體系。從而實現發動機領域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

最後總結:


文中所說,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最終達成「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實現了自主研製成功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突破」。


專制型號總師這個稱號比較特別,應該是指在渦扇15的研製過程中,針對某個重大問題專門組織的技術攻關團隊總師的特別稱呼。


這個重大問題就是「解決了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


另外就是特別指出了是「國產發動機使用中」的「最重要的振動問題」。


這個問題指的是所有國產發動機都有的老問題,這回是一併解決了,這個意義就非同一般了,是發動機科研中含有全局性質的問題,突破也是世界水準的突破。字面很簡單,實際問題極其複雜。


發動機振動是世界性質的大問題,別國怎麼解決的絕對是技術秘密,人家就是靠解決了這個問題「吃飯」的,怎麼會告訴你?


發動機中有幾萬甚至十幾萬個零部件,振動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的多學科內容,解決起來極其困難。是任何一台航空發動機(國內外所有發動機)都有的疑難雜症,而且對發動機具有顛覆性質的重大隱患,搞不好就會使型號半途而廢,慘遭下馬,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世界航空發動機三巨頭之一美國的普惠公司,近幾年推出的具有創新性和革命性的GTF系列PW1100-JM「齒輪傳動」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就因為振動問題造成重大事故,已經無限期推遲上市時間,可謂巨大挫折。眼看近百億美元的投入要打水漂,這個世界航空發動機的巨人有可能轟然倒下,可見振動問題的顛覆性是多麼可怕!


最值得可喜可賀的是,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在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已經徹底解決了國產發動機普遍存在的振動問題,這個成就怎麼讚頌都不過分。


更為驚喜的是,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上配裝的渦扇15發動機振動問題也在劉永泉團隊的披肝瀝膽、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努力中徹底解決了,殲20可以完全實現四代機的全部4S性能,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都已經成為現實,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


圖 下面五幅圖反映了WS15「峨眉」在殲20從首飛到服役的一個剪影







由此,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將完成從天空到大海的延伸,迭代研製的不斷加速,渦扇15也將完成從天空到大海的躍進,中國航母艦載機也會配上渦扇15的鐵翼,翱翔在全世界的天空和大海之上。


一個偉人曾經的話語一直回蕩在中國的大地: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 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 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 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人最怕這句話

厲害了,我的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駐日美軍最堅固的巢穴 (2) — 導彈防禦體系的組成與真實目的
史海鉤沉 | 冷戰中的熱戰 — 中越之戰 (10)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