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山水畫樹,學會這些就算入門了!

山水畫樹,學會這些就算入門了!

綠野仙蹤

 傳奇樂坊蕭演奏曲

傳奇樂坊 

00:00/04:52

本素材摘錄自遼寧美術出版社《林木山石山水畫臨本》,周易著,分享其中的部分內容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一、起手各式

1.雙勾枝幹:雙勾樹榦的起手勾線一般先左後右,至上而下,待熟悉之後,「法無定法」,可順勢起筆,筆尖墨水乾濕得當,不可過濕。

2.單筆寫意枝幹:寫意樹榦起手自下而上先畫主幹,以傾取勢,然後由外向主幹發大枝,再發小枝,運用筆墨講究濃淡相滲,剛柔相濟。

3.雙勾寫意枝幹:運筆方向順其習慣,筆隨形運,墨隨筆發,線之粗細墨之深淺隨意任性,方氣韻生動,熟才能生巧。

4.樹無寸直:講的是轉折運筆,一尺之樹不可有半寸之直,每動一筆便想轉折處,只因樹的枝幹本身有凹凸、扭曲的結構屬性,為此要骨法用筆,即要求運筆要有力度,筆線之走向以樹榦之結構發端。

二、結根、皮紋各式:

1、橫紋皴:有中鋒用筆橫線畫出,也有卧筆頓挫者,橫紋皴多表現果樹榦枝的凹凸、陰陽。

2、豎紋皴:有中鋒長短線畫出,也有側鋒用筆者。豎紋皴顯樹榦挺秀,可不露根或少露根。

3、(卷)曲線皴:可用帶弧度的曲線中鋒用筆畫出,曲線皴多表現粗壯老樹,樹榦捲曲姿態生動細微,可全部露根。

4、多結皴:以多孔結來表現主幹的凹凸狀態。多結皴多表現特定的樹種,姿態古拙。

總之,畫樹波紋用筆需松毛,筆頭水墨寧干勿濕,干筆宜蒼,濕筆易輕浮。

三、出枝各法

1.三叉九頂出枝法:三叉——大枝,九頂——小枝,傳統畫法規律,然可根據自然規律發揮。

中鋒出筆,由外向內或由內向外均可自成單元,相互穿插,疏密有致。

2.鹿角法:出枝向上似如鹿角,中鋒運筆,起筆要實,運筆要平,收筆不輕浮。

3.蟹爪法:出枝向下似如蟹爪,中鋒運筆,挺勁有力度,形狀曲虯。

4.古人說「樹分四枝」,其意思是樹枝脈向左右伸展外,還要分前後,並且要有虛實關係,疏密關係,穿插關係。

四、叢樹各法

1.二株法:有高有低,有立有傾,有粗有細,兩樹枝需交搭呼應,然有扶老攜幼之態。

畫樹之墨運用,應枯而潤之,濕而焦之,之筆運用應力度為先,不可柔弱,氣勢連貫,一氣呵成。

2.三株法:現代畫家白雪石先生曾說「三株樹最忌根頂整齊,必須左右互讓,穿插自然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更為重要,就是三棵樹要2:1排列,不要等距離排列,以防呆板。

3.五株叢樹法:除具備二株法、三株法之特點外,要虛實相生,深淺互襯,運用對立統一哲學思想,大膽的體現對比這一藝術規律,比如,線的粗細對比,墨的濃淡對比,點線對比,高低對比,動靜對比,枯濕對比等。

五、取勢法

畫樹前當取「勢」,通常應理解為畫樹要有姿態,其關鍵在於樹的主幹要有傾斜度,不要過於直立。稱之為傾斜得勢,當然樹枝隨風搖擺更為生動,欲得此,需用筆勢,行筆勾線,當講感情、激情、性情,抓住特點,任性揮發,自然生動。

此圖線條粗細對比,長短對比,濃淡對比,行筆的徐疾對比,動靜對比,更富有節奏、韻律。

六、筆墨法

清畫家龔賢說:「畫樹之功居諸事之半,人看畫先看樹。」除了解樹的生長規律,乃至畫法之外,還應在筆墨技法上下功夫。畫干要求除中鋒行筆、線條凝重外,當側鋒補之,有粗有細,沉著痛快。出枝的筆線當中鋒正筆、托筆、順筆都可運用,不可用側鋒。墨法當以深淺互用,濃淡相濟。一筆下去多種墨色,氣韻頓生。

1.單勾寫意畫樹全在於骨法用筆,墨法多變,筆為墨帥,韻從筆生。

2.雙勾寫意並用畫樹,筆墨之法多有變化,妙趣橫生。

七、著色各法

1.潑墨點彩法:先潑墨塊,後在墨塊上點彩,有華貴之感。

該圖色墨混用勾染並舉,既強調筆墨,又突出色彩效果,情感性很強。

該圖潑墨點彩多發於樹榦之外,別有情趣。

2.點染法:在水墨的底子上點染著淡色,要求筆墨盡量畫足,後以顏色點染補之。

3.背景襯染法:樹畫足筆墨,並局部簡單著色,然後背景大面積設色,以襯托樹的筆墨描繪。主題突出。

該圖單筆寫意畫枝幹,潑墨畫樹葉,邊潑邊勾,一氣呵成,然後以色襯之於背景。

八、松、柳畫法

1.松樹畫法:松宜直宜高,枝宜轉宜折,如人臂,松宜秀,針葉在樹梢,勿附身,頂葉宜少。松皮如鱗。

2.柳樹畫法:柳條輕柔,姿態做著,分枝得勢,勢在枝幹,發枝不宜均整,用筆流暢,筆斷意連。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畫技法之松樹(下)
彭連熙彩繪連環畫《人面桃花》,典雅、浪漫!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