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看東方:「與政治共舞」的石油市場

外媒看東方:「與政治共舞」的石油市場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一名擁有政治權力的「政客」,一個小小的「動作」,也會在全世界引起些許「波瀾」。

伴隨著持續了兩個月有餘的中美大國之間的貿易戰的,還有伊朗地區的「石油」。

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重新開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實指石油。自5月下旬以來,圍繞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是否增產的問題,原油價格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震蕩走勢。

早在OPEC會議召開前夕,伊朗石油部長就一針見血的指出,石油市場的問題是政治性的,而不是供需不平衡導致的。科威特能源部長則表示,為實現油市穩定和防止油價波動,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並不是討論油價水平,而是討論了產量水平。

據報道,當時,沙特、阿聯酋和伊拉克傾向於逐漸增產,通過提高產量以穩定油價;而伊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則希望繼續減產以推高油價,因為難以提高產量的它們,不容易從增產行動中獲取利益。直至會議召開,雙方才匆忙就提高石油產量達成一致,沙烏地阿拉伯警告石油供應短缺,但伊朗依然拒絕達成協議。

據《中東經濟文摘》(MEED)6月22日報道,歐佩克(OPEC)於6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第174屆大會上決定,將於7月1日起,增產70萬桶/日。不過大會也表示,會百分之百遵守2016年11月達成的減產120萬桶/日的決議。6月2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經過討論,決定從7月起適當增產原油以促進市場供需平衡。

但是,惡魔總是與天使同在的。

美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26日表示,美國要求其他國家從11月開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不會豁免任何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的國家。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應聲上漲。

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印度石油部要求精鍊廠準備好自11月起將從伊朗進口的原油量大幅削減或直接降至零。彭博社則在6月28日委婉的報道說,在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市場上,至少有一些伊朗石油的買家正在考慮默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封殺要求。隨著美國政府對其盟友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完全停止購買伊朗石油,日本富士石油公司正在考慮停止從歐佩克成員國進口石油,不過他們尚未做出最終決定。韓國已經暫停了一些進口,而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也在嘗試替代來自伊朗的石油。英國廣播公司稱,包括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在內的幾家公司已經表示,如果沒有獲得豁免,他們將放棄在伊朗的業務。

國之邦交,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為可能發生的「戰爭」「招兵買馬」的準備工作中,已有不少國家已經接受了特朗普的「船票」。

但是,大傢伙著急上的船,是一艘怎樣的船呢?

不知道小夥伴們「上船」前,是否做個前期背景調研。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Kaplan(該主席在2020年有投票權)曾指出,受全球原油供需脆弱影響,中期之內,原油價格存在上行風險。 由於地緣政治方面的緣故,原油市場已於上漲。但是,油價上漲對美國GDP增長的作用將是有限的。

看清楚,油價上漲對美國GDP增長的作用將是有限的!

美國彭博社24日文章稱,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增加了美國經濟出現實質性放緩的風險。雖然已經實施並即將實施的關稅幾乎不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但經濟學家說,正在考慮的一系列附加措施如果繼續下去,將對GDP造成明顯的影響,並抵消減稅帶來的積極影響。如果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開始影響消費者、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所以,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到底是在給疲軟的經濟增添一劑能量還是在「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有待打個問號思考思考。

此外,相關數據分析顯示,經過近18個月的減產和國際原油市場的回暖,目前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已得到明顯改善。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國際商業原油儲備明顯下滑,達到了歐佩克減產的預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商業原油儲備更是跌到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曾警告說,國際原油市場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面臨供應不足。

歐佩克近期的市場報告認為,未來國際原油市場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而在頁岩油帶來的壓力下,歐佩克自身的市場定價能力已經明顯下降,獨自應對國際原油市場複雜形勢的難度不斷加大,因而需審慎決定市場戰略,並聯合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共同應對市場新變化。

伊朗國家電視台26日報道說,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表示,美國圍困伊朗的企圖註定不會得逞,伊朗政府有能力應對美國帶來的壓力和困難。美國外交政策博客Lobelog網站稱,特朗普此舉可能引發全球石油危機,使本已脆弱的歐元區經濟體陷入衰退,讓歐洲領導人感到害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7日表示,中國和伊朗是友好國家,中伊在符合各自國際法義務的框架內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包括經貿和能源領域的合作,這無可非議。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莫斯科將在法律層面研究美國國務院關於不要購買伊朗石油的呼籲。

所以,不是每一位成功的「商人」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有利於他的,有時候,因為,整盤棋不是只有他一個布局者,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他的跟隨者。

路透社稱,受美國最新表態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在周三上漲。紐約油價上揚3.5%以上,美國基準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漲至每桶70.5美元。

而作為歐洲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上漲至每桶76美元。法國巴黎銀行一位高級石油分析師表示,「如果布倫特原油再次超過每桶80美元,我們不會感到驚訝。」

中國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政指出,從原油的供需面上看,即使考慮OPEC增產從實際上達到了100萬桶/日,加之美國頁岩油增量(150~180萬桶/日),但綜合考慮這部分的增量也難以完全抵消原油供應端的短缺局面。

所以,石油,不是伊朗的石油,也不是特朗普的石油,而是全世界的石油。石油,不僅僅是工業生產最基本的原料,也是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良心網賺教學,抓住即可改變一生
婚姻里,女人的這四句話比離婚還傷人,你講過幾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