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onder的力量

Wonder的力量

-

01

-

"Wonder"

今天想聊一個詞, 「wonder」。

來看看字典怎麼解釋吧--

Wonder

v. 動詞

1.have desire to know something; feel curious.

發問或表達想知道某事的願望;好奇

2.Feel admiration and amazement; marvel.

驚訝;驚嘆;對某事產生巨大的驚奇和仰慕的感覺。

例:

"I wonder how many stars there are. We all wondered at the marvelous beauty of the night sky. 我想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我們都驚嘆於夜空不可思議的美。"

由它衍生的形容詞大家應該都聽過了--

Wonderful

adj.形容詞

1.extremely good

絕妙的,令人驚嘆的,極好的

2.Inspiring delight, pleasure, or admiration; extremely good;marvelous.

鼓舞人心的喜悅、快樂或欽佩;極好的; 不可思議的、神奇的。

最後,牛津辭典給出了一個很美的名詞解釋:

Wonder

n.名詞

A feeling of amazement and admiration, caused by something beautiful, remarkable, or unfamiliar.一種因美麗、非凡或不熟悉的事物而產生的驚奇和傾佩之情。

是不是很美妙?

But we don』t do it often enough, sadly.

-02-

Something went wrong…

哪裡出了差錯...

Carl Sagan, 美國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這樣形容一個教育問題:

Sagan:

如果你去和幼兒園或者一年級的小學生談話,你會發現一整個班級的科學愛好者,而且他們會提非常深刻的問題!

什麼是夢境?為什麼我們會長腳趾?為什麼月亮是圓的?世界的生日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草是綠色的?」這些意義深遠的重要問題,好像泡泡一樣浮出表面。

你再去和十二年級的高中生談話,這些問題無跡可尋。他們對這些問題已經漠不關心了。

在一年級和十二年級之間,發生著一個重大的失誤。

-03-

我太知道Sagan在說什麼了。很巧的是,我工作的兩所學校一個是小學,一個是高中。

在小學,我聽到的是:

「黃色加藍色是綠色,綠色加紫色什麼?來試試看!」

」一點紫色,一點黑色,一點藍色,一點閃粉,攪拌一下… ta-da! 銀河系!」

「如果把顏料倒在沙子里,會不會變成彩沙?」

「你看我畫的樹倒過來就像一個人!」

在高中,我聽到的是:

「Oh what』s the point?」

「So what?」

「who cares?」

「it』s not on the test (so why should I know?)」

意義是什麼?知道了又怎麼樣呢?誰在乎呢?考試又不考...(所以為什麼要知道?)

所以,

蜜蜂會蟄蜜蜂嗎?

鞋碼是怎麼定義的?

為什麼肥皂泡是彩色的?

為什麼水裡的和天上的動物那麼五彩斑斕,陸地上的動物卻那麼灰頭土臉?

我真的在食物鏈頂端嗎,蚊子才是吧…

……

確實知道了也不會怎樣,

而且,不知道也沒關係。

提出這些問題,並不指望找到答案。(and really it』s one google search away)

也許,答案和結果不是意義,提出的問題本身才是意義。

To wonder,不求結果的試探,多好。

-04-

I wonder,therefore I am.

Dolores Abernathy -Westworld

(女神越來越badass…)

看過westworld的話,你會記得人工智慧被植入了「reverie白日夢」這個功能之後,變得越來越具有自我意識,以至於Dolores開始認識到自己是機器人,記起以前人類對他們的惡行,開始了她的復仇之路。

這個時候,機器人的意識打破了人工智慧和自然人的界限。

GIF

如果你分不出誰是「電腦」誰是「人腦」,

這其中的分別還重要嗎?

之前在"內在的孩子"一篇里大膽地說,

「創造力」是作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

那在這裡,「wonder」的能力,大概是人類之所以不同於機器的本質

是的,計算機和互聯網幾乎可以解答人類的一切問題。

有人會這樣評價谷歌:

「只有想不到,沒有答不了的問題。」

等等,這句話是在說谷歌厲害嗎?

這個人怕是提出了計算機無法取代人類的關鍵吧--

它們「想不到」。

它們不提問。

它們不會「wonder」。

-05-

...Why?Why?Why?

Why?Why?Why?...

一直問下去

Kevin Kelly,

《Wired》 雜誌主編,

在創辦《wired》之前,是《全球概覽》

雜誌(喬布斯最喜歡的雜誌)的編輯和出版人。

被稱為「矽谷精神之父」和「世界互聯網教父」。

Kevin Kelly在The Inevitable(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一書中討論過這樣一個議題:在互聯網和高新科技的時代,作為人類,意味著什麼。

Kelly引用了畢加索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一句話,當時電子計算機發展迅猛,剛剛開始出現現今電腦的雛形。

畢加索這樣狂妄地說:

Computers are useless, because they only give you answers.

「 電腦毫無用處,因為它們只能給你答案。」

電腦沒用嗎?

事實上,這些機器真的很擅長給你答案,而且不僅僅是簡單的答案,他們會給我們提供越來越多複雜問題的答案。

機器的進化速度很快,但到目前為止,機器似乎並不擅長提問。所以我們來到了這樣一個世界,在這裡,答案變得非常廉價,無處不在,而好的問題少之又少。

這時我們會逐漸感受到,提問的力量。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問題的質量,也許比我們的答案的質量更重要

Kelly繼續提出這樣的觀點:

機器真正擅長的是效率。

生產力和效率,這些都是我們給機器的任務。

人類留給自己的任務,往往是低效率的,而這些恰好是我們最喜歡的東西,比如發現,比如創新

創新本質上不是有效的——或者說,科學不是。科學本質上是低效的,因為如果你作為一個有百分之百效率的科學家,你就沒有學到任何新的東西。試錯、誤差、失敗、死胡同、調整模型,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探索、嘗試和發現的必要部分,這些往往都是天生低效的。人際關係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人類是浪費時間的專家

我們擅長於一些可編程性很低,並且效率並不重要的東西。

cr. Natalie Foss

所以,在人工智慧「崛起」的同時,比起恐慌被其取代,我們反而得以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策劃,發明,創新,去愛,去交流,去體驗,去進行這些本質上都是低效率的,非機器所擅長的事情。

Kelly: 「…ultimately, there』s a kind of a larger resonance of this idea of asking a question, of asking 『why?』 — not just 『Why?』 the first time, but『Why? Why? Why? Why? Why? Why?』all the way down, as far as we can go.

"歸根結蒂,有一種使人共鳴的想法,關於問問題,問「為什麼?」,不是問一次「為什麼」,而是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一直問下去,竭盡我們所能。"

看到這裡,我已經忍不住要為kelly吶喊,熱血沸騰。最終,一個好的科學家總是要升華一下至宇宙和精神意義上去:

「And I think, in some ways, that does echo som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 that it』s probably built on a question, rather than an answer; that it』s very likely that the universe is really a kind of a question, rather than the answer to anything. And so I think that』s why we resonate with a question — a good question so much, rather than just with a smart answer.」

「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確實呼應了宇宙的某些結構——它可能是建立於一個問題之上的,而不是答案之上;宇宙很可能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任何問題的答案。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對一個問題產生共鳴——

一個很好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聰明的答案。」

cr:David Huang

高中生可以對小學生的「幼稚問題」嗤之以鼻,覺得沒有意義。

我卻覺得小學生的問題精彩、珍稀至極。

一個孩子的wonder,

可以重於大人們的一千個聰明答案。

所見|所想|所感受|真誠的「雞湯」

這世間那麼多的美好,

一一看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見YiyiSees 的精彩文章:

TAG:一見YiyiS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