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四代大推都下線了:渦扇15咋還不沒動靜 研製十年還沒上天

日本四代大推都下線了:渦扇15咋還不沒動靜 研製十年還沒上天

6月30日,由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IHI)公司研製的XF9-1四代航發驗證機正式交付日本防衛省,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據了解,與XF9-1發動機相比,同為五代機動力的渦扇-15發動機2006年2月就已經立項,同年8月多項試製鍛件交付,而XF9-1直到2010年才立項研製,2011年,渦扇-15發動機的首台試驗用機子完成組裝,至2013年以來,上江油基地高空台進行了上千小時試驗,總體來說,渦扇-15發動機的實驗進度要明顯領先XF9-1發動機,目前的XF9-1還處於驗證機交付階段,按照日本人的規劃,XF9-1驗證機將於2018年7月底開始點火試車試驗,期間在英國羅羅公司上高空台進行測試,並在北海道札幌試驗場發動機測試中心進行同步性能測試,2025年左右投入使用,2030年左右可以裝備日本自衛隊未來的F-3戰鬥機。

渦扇-15發動機的目標與此類似,然而,由於缺乏經驗,渦扇-15發動機確實在研製過程中遇到了大量技術問題,特別是從地面高空實驗台轉向飛行試驗台的過程中,渦扇-15出現了整機振動問題,其發動機研製遇到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挑戰,究其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

第一,眾所周知,我們致力於開發國產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用於裝備國產軍用飛機的戰略方向已經明晰,這一戰略選擇蘊含著重大的航空技術挑戰,世界上僅有少數幾家大公司真正掌握著這項技術。這本身並不奇怪:發動機對於飛機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心臟對於人體。發動機的設計研發,面臨著溫度、壓力、過載等一系列嚴峻問題,只有最為先進的材料,最為合適的加工方法,科學的設計,合理的使用維護,才能解決這些難題。由於航空發動機的高技術、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等特點,行業進入門檻很高,全球範圍內航空發動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呈現出典型、明顯的寡頭壟斷格局。

我們以大推力商用航空發動機為例,目前主要是美、英、法等國家企業佔據壟斷地位,軍用航空發動機也主要集中在美、英、法、俄、中、日等國家。近些年我國在材料和製造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在部件和系統設計、集成以及根據可靠性特徵,制訂勤務和使用管理方案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這些方面是優化發動機使用效能的關鍵。第二、在發達國家壟斷航空發動機、掌握核心技術的同時,還對其他國家長期實行技術封鎖,抑制或排擠其他國家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發展。如美方將航空發動機產業作為國防科技戰略的核心,一直嚴格控制本國企業航空發動機技術的轉移,不僅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嚴格限制相關先進技術、部件產品通過合資併購、專利轉讓或直接貿易等方式賣給我們。

甚至在複合材料寬弦風扇空心葉片、整機核心製造技術、整體葉盤製造及修復技術、單晶空心渦輪葉片的製造技術、浮壁式燃燒室製造技術等核心技術上也對其歐洲盟友實行禁運,更何況是我們,然而日本比較佔便宜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參與到西方主流的發動機國際合作中去,而在材料領域和整體生產領域,他們還頗有些優勢。第三、我國在發動機這一關鍵領域取得的進步仍然不夠平衡,某些領域比較先進,但整體水平仍然落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有航空發動機方面的技術突破,但發動機技術崛起卻難上加難的核心原因,簡單講就是「底子薄,積重難返,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航空發動機整體水平,不停的技術、資金、人力投入才是根本,而時間是必要條件,航空發動機畢竟是一門驗證科學,沒有上千萬次的試驗,沒有工業製造水平的整體性提高,彎道超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軍事專家雷澤認為,根據近10年來國防工業基礎能力和可用資源水平不斷提高的現實來判斷,我們未來在發動機領域會取得重大進步,目前已經立項研製的軍民用發動機項目有17種之多,世界排名第一,在發動機預先研究領域,我國的投入僅次於美方,大約5到10年後,我們將能穩定地批量生產第五代戰鬥機所需的高端大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一旦我們進入這個階段,就將邁入高端發動機製造大國俱樂部,心臟病問題將徹底得以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重磅!日本五代發動機正式交付:領先渦扇15研製進度排世界第三
振奮!國產下一艘003航母將南北同時開工兩艘:7年後4艘服役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