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當年大明朝危難之際,有人直接就做了漢奸,投降了滿清,而有些人則奮勇抵抗,哪怕最終被俘也是寧死不屈。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主角就是後一種,最後不但大明政府給予其「忠毅」謚號的褒揚,就連滿清政府也將其事迹收入了《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另有清初學者彭而述為他撰寫墓志銘,開頭即寫道:「天地有正氣,鍾於人曰浩然,與日星河嶽並垂不朽。所以維持世道,表率一代者,端籍是矣。」將他作為是可以「表率一代」的楷模。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他叫吳阿衡,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進士。早年曾向皇帝揭發魏忠賢的劣跡,使得閹黨對其恨之入骨,欲殺之,幸得他回家奔喪,這才逃過一劫。在家守孝期間,農民起義軍又佔據了方城山,準備攻打州城,吳阿衡見狀急命建敵樓、造大炮、修城壕,並捐款散糧,驅使士兵和百姓登城嚴守。農民軍見城池防守如此嚴固,遂退去。

之後,吳阿衡調任浙江巡按、山西蒲州副使、兵部侍郎等職,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節制寧遠、山海關、順天府三地巡撫。

公元1638年秋,清軍由多爾袞和岳托率領,分左右兩路大軍大舉南侵,突破牆子嶺和青山口,會師通州,橫掃京郊,繼而南下山東,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吳阿衡便是在這場戰爭中殉難的。關於他的死,有傳言說當時監軍太監鄧希詔過生日,總兵吳國俊拉著吳阿衡去祝壽,兩個人都喝高了,因此導致指揮不力,被清軍突破牆子嶺,最終兵敗被殺。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牆子嶺位於北京密雲東80里,是守衛京師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嶺上築有石城,城高二丈五尺,寬一丈三尺,城樓為磚石結構,堅固無比。關前二里的山頂上還有烽火台,可以看見數十里外的敵人,一但發現有敵情,便可立即點燃狼煙發出信號。作為薊遼總督的吳阿衡當時駐守在牆子嶺內的密雲,就算他當時真的醉酒,也不至於倉促間就被清軍突襲殺死。所以說,醉酒被殺的說法,怎麼也說不通。

事實上,清軍突破牆子嶺用了數天的時間,明軍浴血奮戰數日,殺死了騎都尉感濟泰,總兵吳國俊畏懼逃跑,前來支援的吳阿衡孤軍被困,力竭被俘,清軍逼其投降,吳阿衡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我生為大明將領,死為天國英靈,決不屈膝」,清軍惱羞成怒,將其雙膝砍斷,牙齒敲掉,舌頭拔掉,而後再將其殺死。

而吳阿衡之所以能夠從這不白之冤中洗脫出來,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他的妾,姓張,睢陽(今商丘)人。正是這樣一位弱女子,幾乎以一己之力,澄清流言,為他正了名,為他贏得了應有的尊重。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吳阿衡的死訊傳來時,舉家失措,幸虧張氏鎮定,「命健足走探消息,得真耗。乃伏闕上書,願親檢骸骨歸葬,並為吳公請恤恩典,蔭如例。」一個多月後,大亂漸熄,張氏身著麻衣,前去尋找吳阿衡的下落。幾經曲折,終於找到了吳阿衡一個「常在左右」的老兵,得知吳阿衡遺骸的下落。

當她找到吳阿衡的遺骸時,發現「膝蓋骨颳去,齒擊碎,搖落強半,舌不存矣」,心中悲痛欲絕,哭暈在地,醒來後又繼續哭,如此反覆。最初的悲痛過後,張氏對著遺憾慨嘆道:「天乎!君得死所矣!」後經上報,鄧希詔、吳國俊等人被處死,吳阿衡則由工部治喪、表彰。1644年,南明福王為鼓舞人心、力挽殘局,給一批忠烈之臣補謚號,給吳阿衡的謚號便是「忠毅」二字。

張氏的本意,是想讓吳阿衡歸葬故鄉的,但此時李自成已重新崛起,在河南發展壯大,最終她只能無奈地將吳阿衡暫時葬在了京郊的古寺旁。幾年之後,李自成大軍攻佔了北京城,張氏則「剪髮為尼,黎面垢衫,襤褸百結,自毀為業。椎舂自給,大抵不離墓側」,靠著給人洗衣服、舂米為生,張氏在墓旁守了8年,連帶此前的幾年,她在北京為吳阿衡守墓共約13年。

此人孤軍抗清力竭被俘後,慘遭虐殺,小妾尋得屍骨守墓13年

吳阿衡死的時候,張氏大概只有20多歲,從20多到30多,對於女人來說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她為夫守墓十年,不僅現在的我們難以理解,就連同時代的人也大為讚歎,稱其為奇女子。

不過張氏的目的,並不是守墓終老,而是想讓吳阿衡死歸葬故鄉,她一直在尋找這個機會。公元1651年,她打聽到吳阿衡的生前好友王鐸在北京的住址,遂上門求助。此時的王鐸已是清朝的禮部尚書,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這位莫逆之交,遂出手相助,將吳阿衡的靈柩運回了老家,葬在了城南朱床的西北隅。

至此,一代英烈終於魂歸故里,落葉歸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末年,清軍的戰鬥力實際一般,被後世嚴重誇大了
「愚忠愚孝」,其實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誤解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