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道家如何調理便秘?附帶養生法

中醫道家如何調理便秘?附帶養生法

中醫道家養生學。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道家養生古法,和陰陽,調五臟,通經絡。普及傳統養生法以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達到身心同養,健康長壽。

便秘在中醫和道家養生中認為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腎氣不足,脾虛造成的。分為陽虛便秘和陰虛便秘。

腎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司二便」,就是說人體的大小便是由腎所主的,腎陽虛弱,沒有力量推動大便下行,就會出現便秘,這種便秘就是「虛秘」,主要表現是無力大便,還怕冷,小便清長,腰痛怕冷,有時肚發冷疼痛,舌質比正常的人淡,舌苔白。

調理:天樞穴(大腸經),足三里穴(胃經),三陰交穴(脾經,腎經,肝經),承山穴(膀胱經)

天樞穴:增強大腸氣血運行。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燥化脾濕,生髮胃氣。胃疼,腹脹,便秘,水腫,腳氣,食欲不振,消化系統疾病,腰酸腰軟,皮膚粗糙。

承山穴:便秘,痔瘡,腳氣,腰腿疼。

衛氣(衛陽):溫養,保護臟腑作用。腎陽虛,衛氣不足,溫養功能就會減弱。

合谷穴(大腸經),足三里(胃經),魚際穴(肺經)。

合谷穴:向上推動氣血運行。頭痛,打嗝,多汗,青春痘,便秘,閉經。

魚際穴:潤肺,散脾熱。咳嗽,咽喉痛,失聲,發熱。

道家養生法:

還陽卧:

身體自然平躺,髖關節放鬆,腿似環,兩腳心相對,腳後跟最好直對著會陰(如果能頂著會陰最好)兩手心放於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著腹部。仰卧由於著床面積大,壓迫力較小,身體更容易放鬆,身體的放鬆加上一定的姿勢,可以很快的把陽氣和腎氣充盈起來。腎陽氣相當於命門的真火——一個生命力的大小關鍵就是看命門的陽氣是否充足。擺這個姿勢,就是為了更有利於腎陽氣的充足。此式補腎的作用明顯。

腎陽虛如何調理?

腎陽虛,一般都伴隨著脾陽虛。

溫補腎陽:多吃一些補腎壯陽的食物羊肉,狗肉等。最好的就是人蔘,可以熬湯,泡酒,泡水喝。

腎陰虛也會引起便秘。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腎陰虛弱,人體的水分不夠,不能夠滋潤腸道,大便會幹澀不暢,中醫將這種便秘稱為「無水舟停」。這種病人的癥狀有:大便乾結如羊屎狀,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頭比正常人瘦小,舌質紅,舌苔很少甚至沒有舌苔,脈搏很細很快。

調理:支溝穴(三焦經),足三里(胃經)

支溝穴:生風化陽。肩酸背痛,耳鳴,嘔吐,便秘。

腎陰虛:五心燥熱,腰酸無力,失眠多夢,潮濕盜汗,月經少,體型偏瘦。

調理:湧泉穴(腎經),腰眼穴(奇穴),腎腧穴(腎經)。

腰眼穴:強腰健腎。腰疼,尿頻,滋補腎陰。

道家養生法:

叩天鍾

GIF

每天早晚各空口叩咬36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三餐飯後上下叩齒36次.

腎陰虛如何調理?

腎陰虛多數伴隨著肝血陰虛。

滋陰補血。九制五味熟地黃是滋陰補血之王,泡水,泡酒,熬湯都可以。

腎左右各一個,左腎屬陽,右腎屬陰。左腎司六腑之功,右腎轄五臟之行。

其實我們身體的好多問題,都是因為氣血不足,氣血失去平衡導致的。只要調理好我們腎的陰陽,好多問題都會解決。

腎: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健康之源。

脾:後天之本,生命動力,輸送氣血,營養。

男人更關注的腎虛問題,女人關注的重點是氣血問題。其實都是腎的問題。

穴位按摩,還要根據經脈中經氣運行最活躍的時間,這時候按摩效果最好。

三陰交穴,每個時間段按摩針對的經脈都不一樣,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健脾的。下午5點到7點,補腎。晚上9點到11點,補三焦。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秘 的精彩文章: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4中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早知道早受益
吃根香蕉能治便秘,千萬別買這樣的香蕉,只會讓便秘更嚴重!

TAG: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