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打完仗後的屍體該如何處理?有一種讓李世民都不忍直視

古代打完仗後的屍體該如何處理?有一種讓李世民都不忍直視

我國古代的戰爭規模特別巨大,早在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的參戰部隊就超過80萬人。幾年後在秦國消滅楚國的統一戰爭中,雙方參戰軍隊甚至達到110萬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爭瞬息萬變,那麼古代陣亡士兵的屍體又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最理想的處理辦法是「馬革裹屍」,就是用馬匹把陣亡將士的屍體裹上,用馬車運回故鄉厚葬。在古代這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很多愛國將士把「馬革裹屍」視為真英雄的歸宿。

當然運送回國是在戰爭局勢很從容的前提才能進行,通常的方法是就地掩埋。如果是像長平之戰的大規模圍城戰,陣亡士兵們也會被火葬,以防止屍體腐爛產生瘟疫。當遇到死守城池的戰爭時,古代士兵的屍體甚至會被當成應急軍糧。

還有一種處理方式很少見卻特別殘忍,叫做「築京觀」。「京」字在古代有「巨大」的含義,但「京觀」並不是字面上所指的宏偉建築,它是由戰敗國陣亡將士的屍體混合沙土建成的巨型牆壁,被擺放在兩國的國境線上。關於京觀的最早出現是春秋時期的楚國,楚王認為築京觀太殘忍下令廢止。

過了一千年,隋煬帝率領百萬大軍出征高句麗,戰敗後幾十萬士兵被築成京觀。又過了幾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出征高句麗,在國境上看見京觀感到十分悲哀與憐憫。他向高句麗派出使者,以講和為條件要求高句麗拆除京觀。「築京觀」這一最殘忍的處理戰場屍體的方式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利刃/W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渦扇15被超越了?日本居然造出了五代機用的發動機
日本有3艘怪船:又有發動機又有風帆 船首像是一位吹笛的女子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