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發布 紅色紀念地有望達到1000處
來源/東方IC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第二屆「上海:黨的誕生地」學術研討會今天上午舉行,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發布有關1000處上海革命紀念地挖掘工作的情況。這是迄今紀念地數量最多最全的全新研究成果,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早年中國共產黨在滬的革命活動與奮鬥歷程。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留下了眾多光輝耀眼的紅色歷史足跡。過去認定的紅色景觀有400多處,諸如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地等。上師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來集中力量調查研究,現基本確認的紅色紀念地有望達到1000處,形成了更為完整和豐富的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圖譜。
主持此項調研工作的上師大教授蘇智良說,相對於已被廣為熟知的一大、二大會址等,新考訂的500處紅色景觀內容涉及面很廣,有張人亞當學徒的南京路老鳳祥銀樓、城市革命中的飛行集會地、中共協助建立二戰中最出色的南市難民區等地,更加全面系統地豐富了上海的紅色景觀,並將原先相對孤立的點、線連接鋪成了一個完整的紅色景觀面。與2012年所作的革命遺址普查相比,此次彙集的紅色景觀博採眾長,所收錄的紅色文化遺址首次突破一千個,較為完整地展現了與革命相關的名人在滬故居,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民主黨派人士的在滬活動點,較為完整地展現了中央特科的在滬聯絡點,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有著革命活動印跡的大中小學校,較為完整地收集了中央秘密電台,較為完整地收集了與革命相關的印刷所、出版社及書店,較多地收集了難民收容所遺址,較多地收集了新四軍、八路軍的在滬辦事處及聯絡站遺址,較多地收集了在滬的地下黨活動場所。
新考訂出的500處紅色景觀的上限提至1916年,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僅局限於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立這個時間節點。研究團隊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並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前期眾多歷史事件和革命運動的鋪墊才得以完成,比如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蘇智良介紹,為達到科學性、嚴謹性,研究團隊充分運用GIS地理信息系統,將新考訂出的紅色景觀用歷史地理作圖方法精準畫出它們的確切位置。500處紅色景觀的顯著特點即為唯一性和稀缺性。儘管有的史料典籍中有記載,但多未引起關注和重視,之前未見有學者做過如此全面而翔實的統計和標註。
「這1000處紅色景觀的集體考訂與呈現,更加明證了上海作為紅色之源的史實。我們在新增的500處紅色景觀中還嵌入了歷史圖片或拍攝圖片,添加了文字解說和公交線路查詢等,從而建構起更為完善的上海紅色革命基因的歷史畫卷。」蘇智良說。


※卓越生活 悅然陶醉 歐洲領先連鎖超市歷德舉辦葡萄酒午宴
※歷經八十一難,苦練七十二變,克隆猴團隊迸發中國創造力!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