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二世界大戰中,是什麼導致了日本的最終戰敗?

第二世界大戰中,是什麼導致了日本的最終戰敗?

客觀的講,我認為主要是經濟實力不強。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是變強了,但只是在亞洲強大,跟美國比還差得遠。

日本戰敗我們可以從政治、軍事、人力、戰略、歷史甚至道德等方面來評判,都能找到失敗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實力不行,一句話,強是強了一些,但還不夠大。

(二戰美國轟炸機生產車間)

美國歷史學家比克斯在研究中引用了一組數據,可以看看1941年的美日差距有多大:

國民生產總值:美國是日本的13倍;

工業總產值:美國是日本的22倍;

石油:美國是日本的721倍;

鋼鐵:美國是日本的18倍;

煤炭:美國是日本的7倍;

人口:美國是日本的2倍;

戰備生產能力:美國一年可製造45億美元,而日本全民動員,撐死也就20億美元。

(美國裝機女工)

從歷史邏輯看,明治維新日本謀求脫亞入歐,軍事上引進法德先進模式,甲午、日俄戰爭後自傲自大,一戰日本坐收漁翁,幾十年來發展日本沒有經受挫折。傲視亞洲,謀求世界。

日本在亞洲步步做大,這是美國不願看到的,但還未危及遠東利益。所以九一八李頓調查團只做了個面子活。

(試射武器)

至德國1939閃擊波蘭、1940閃擊法荷,日本立即想到它們在遠東太平洋殖民地成了無娘的孩子,立即與德意結盟,南下太平洋佔領了荷蘭法國及後來英美的殖民地,這是決定日本與英美開戰的轉折。

(二戰日本兵工廠)

實際上,包括日本軍部不少有眼光的人都認為,日本在偽滿後在戰力上就達到極限了。但太順利的佔領侵略和更大的野心讓這個國家最終走火入魔,不切實際地擴張,最終不可逆轉地導致了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照片上的女孩,今年55歲了
抗日劇里,為鬼子起名有講究,有兩個字不能叫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