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哪有什麼真相?只有不同立場

哪有什麼真相?只有不同立場

隨著一串明快、利落的單音,幕布升起,舞台上方長短不一地懸吊著色調或暖或冷、或奢華或廉價的家用燈飾;台上,只一個白色搖籃。兩對三四十歲的夫婦隨意地邊聊邊上場,其中一對光著腳、穿著居家衣褲的,是這個家的主人:事業有成的律師Edward,和他的妻子Kitty,她此時,正溫柔地哄著懷裡初生的嬰兒;另外一對律師夫婦Jake與Rachel,都是男主人從大學時便認識的好友。Jake從女主人那裡接過孩子,誇張地「抱怨」他的頭好大,繼而開起無害的小黃腔;Edward笑罵著制止,為其他人斟滿酒杯,話題又轉到了Jake與Rachel家的兩個小朋友上——Jake稱讚大兒子蘋果畫得好,兒子卻說「我畫得是一隻鳥,偽裝成蘋果的鳥」;小兒子開始蹣跚走路,讓Rachel感喟「一切都過得太快,你們也生了第二個就會像我一樣,簡直希望他發育遲緩……」

英國劇作家Nina Raine作品《同意(Consent)》劇照,攝影師Johan Persson (下同)

氣氛因為孩子的話題而格外溫馨美好,觀眾也心甘情願地被台上那真正的嬰兒每一下或踢踹、或哭鬧的「即興表演」牽動著,對這優渥的日常不無羨慕——他們似乎已經湊足「幸福生活」的所有要素,同時又有一種「總會發生點兒什麼」的預感。

總會發生點兒什麼,隨著一場強姦案地展開,觀眾的旁觀視角從波瀾不驚的生活場,切入庭審現場的陪審團。

Edward與另一位好友Tim分別對受害人進行交叉質詢,當居家服褪去,長袍、假髮加身,作為辯方律師的Edward即刻變成一副冷漠、咄咄逼人且翹舌雌黃的嘴臉,他用醉酒、沒有當晚報警與精神疾病史一步步將受害人逼至角落,令她完全情緒失控。而利落的單音再度響起,演員們帶著咖啡杯與幾把椅子上場,台上又即刻轉為輕鬆的庭後小憩——當Tim不無同情地說起,「我認為她確實是被強姦的」時,Edward大笑著回應,「這和事實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哪一方都不過是在騙五歲的孩子,她想要贏,起碼要練習得像樣一些。你的同情心,早晚會毀了你的事業!」

正在倫敦西區哈羅德品特劇院演出的這出《同意(Consent)》,是英國編劇Nina Raine創作的第四部作品。繼在《兔子(Rabbit)》中聚焦女性作家的事業與情感,《虎之國(Tiger Country)》里探討手術室醫生面臨的職業與道德抉擇之後,此番劇中人物的高光時刻仍舊是職業化表象下,尋常人的共同困境——長期作為辯方律師的Edward,在擁有純熟技巧的同時,日漸失去對所有人最簡單、基本的「同理心」,他厭煩、抗拒著哪怕是對妻子的一點點「感同身受」,時刻準備著攻擊對方的弱點與破綻。而倨傲、目空一切的性格又讓他對自己曾經的出軌毫無歉意,並對婚姻逐漸出現的裂縫視若無睹。法庭上的他越是高高在上、無懈可擊,當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後他就越幼稚,像小男孩一般脆弱、魯莽、毫無理智。讓人唏噓生活中沒有誰是常勝將軍,總有一場戰役讓你潰不成軍。這種落差帶來的戲劇張力,又延續編劇在《部落(Tribes)》里描繪的聾啞人與健全人的不同視角——天生聾啞的男孩兒一直被他的父母當作健全人撫養,他仍舊對他們「說」出:我融入不了你們。當開場時最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的人因為幻聽而一句話也講不了,開始學會了手語,他才最終達成了與聾啞男孩兒的和解。

《同意(Consent)》海報

Nina Raine曾在她的創作談中說,真實庭審案例積累得越多,她的感受越深:真相存在於不同立場的人眼中,是大相徑庭、甚至相互抵觸的,而當人們一遍遍地重複著各自眼中的真相,這種做法本身也有如演出前的排練一般,最終讓法庭變成了舞台。因此在劇中,能看出她著意留出讓每個人物展示不同立場的空間,讓這場「羅生門」將盡量多的面向展示給觀眾,卻不輕易作出評判。「戲劇不是口號或者宣傳語,觀眾看過會思考些什麼,是他們的自由」。

難得的一點是,有過多年編劇與導演經驗的Nina Raine在《同意》中寫進了很多看似毫不費力卻又透著精巧的台詞與舞台調度。當這些被「賦形」在舞台之上,不僅能令劇中人物難於捕捉的細膩情感舉重若輕,更避免了落入一寫到家庭糾紛就雞吵鵝鬥的窠臼。當Kitty不斷對Edward失望,犀利指出:「你還記得你曾經告訴我的嗎?因為你從小就沒說過一次『對不起』,所以你長大才成了辯護律師!」而後到Tim家幫忙收拾新居時,面對時刻願意傾聽自己意見的Tim,Kitty嘴上雖然說著「我常會夢到自己的婚姻不幸福,然後就嚇醒了。想起我嫁給了Edward,安慰自己說『還不賴』」,但從她的口吻,她面對Tim的肢體動作,觀眾很明顯能感覺她的情感開始了動搖。Kitty決定與Tim在一起,衝動、憤怒過後的Edward來到Tim的家中,只落寞、黯淡地說:「你的須後水是Kitty買的,和我的一樣……現在你聞起來和我一樣。」而落幕前,用來表現誠心道歉的Edward與Kitty情感得以彌合的細節,巧妙地重複了故事開始時,親密的兩人曾一邊熱絡地聊天、一邊一人拽著沙發布的兩角,一點點地將它收攏齊整,沒有一句台詞,卻完成了以日常為始、又終於日常的情感迴環。

文| 童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比起紅髮女人,我更懷念那個渣男和小販
國博這個大展到底怎麼好?「無問西東」的「西」到底有多「西」?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