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珍堂說瓷:明代弘治民窯青花瓷探其端倪

品珍堂說瓷:明代弘治民窯青花瓷探其端倪

弘治時期(1488-1505)官窯曾經幾度停燒,但民窯生產並未停止,與「空白期」的禁燒情況畢竟不同。始於端倪逐步探其民窯青花瓷面貌。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弘治一節指出:成化與弘治兩朝,絕大部分瓷器風貌極其相似,無款器尤易混,故有「成、弘不分」之說,但如將二者仔細對比,仍可發現細微的差別,並非不可區。要注意運用上下推移、對比分析的方法。下面用6件瓷片從胎、釉、青料、紋飾、底足等方面分別各有側重剖析概括。

1.青花萊菔紋卧足碗瓷片

青花:淺藍泛灰,無暈散和黑褐斑現象

釉:釉色灰青;成化時滋潤,白中閃青,淡湖水色;弘治有從白中閃青到灰青,再到亮青的漸變過程。亮青已具備正德時的效果。

技法:勾線平塗,仍有少量一筆點劃,明中期時代特徵明顯

紋飾:盤中心萊菔紋為弘治時多見,葉邊鋸齒痕狀

圖1.1:弘治青花萊菔紋卧足碗瓷片

圖1.2:弘治青花萊菔紋卧足碗瓷片底足

圖1.3:弘治青花萊菔紋卧足碗瓷片底足斷面

2、弘治青花仙鶴紋碗瓷片

青花:發色清雅

底足:圈足內外斜削

技法:勾線填色,亦有一筆點劃

紋飾:碗內仙鶴紋飄逸靈動,碗外壁蒲草紋為弘治首見

圖2.1:弘治青花仙鶴紋碗瓷片

圖2.2:弘治青花仙鶴紋碗瓷片

圖2.3:弘治青花仙鶴紋碗瓷片

圖2.4:弘治青花仙鶴紋碗瓷片

3、弘治豆青釉青花獅戲繡球紋盤瓷片

青花:淺藍泛灰,有少量黑褐斑

釉:釉色灰青,典型弘治發色

技法:勾線平塗,仍有大量一筆點劃,時代

紋飾:獅子繡球紋時代特點明顯

圖3.4類似盤子從明確紀年墓出土,佐證了該盤為弘治。

圖3.1:弘治豆青釉青花獅戲繡球紋盤瓷片

圖3.2:弘治豆青釉青花獅戲繡球紋盤底足

圖3.3:弘治豆青釉青花獅戲繡球紋盤紋飾放大

圖3.4明弘治豆青釉青花雙獅戲繡球紋盤(出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品珍堂 的精彩文章:

品珍堂說瓷:元代之後偏窯口瓷器識別舉例

TAG:南京品珍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