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智慧新警務守護社會平安

廣東:智慧新警務守護社會平安

原標題:廣東21個地級市同步均衡發展,全省警務數據共建共享

智慧新警務守護社會平安(法治頭條·平安中國調研行)

來源:人民日報

「轄區面積0.78平方公里,人口7200餘人,有1個國企、4所學校……」前不久,記者來到廣東省廣州市林河派出所,社區民警易智勇對日常管轄區域的情況如數家珍。

除了轄區的「一畝三分地」,他的工作還有警務數據作支撐。「現在我們配備了移動警務終端,通過它,省廳的警情指令能第一時間獲悉,跨地市的警務數據能第一時間調取。巡邏中發現可疑人員,只需通過終端的人像識別系統拍張照,相關人員信息都會及時呈現,鎖定人員後還可繼續深挖相關情況。」易智勇說。

大數據是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廣東公安機關著力打造智慧新警務,相比於以往各地、各警種的各自建設,更加註重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努力實現廣東下轄21個地級市同步均衡發展,全省警務數據共建共享,提升了公安幹警的整體戰鬥力。

用得好:

打破壁壘加強關聯,欠發達地區「彎道超車」,基層民警愛不釋手

走進廣東省公安廳,4個特別的屏幕引起記者注意,它們分別是智慧新警務中的「大數據」「警務雲」「視頻雲」「雲網端」的直觀載體。其中在「大數據」屏幕上,匯聚全省的數據總量已達百億級,這些數據資源還被自動、精準整合,比如根據數據來源,分為互聯網、感知網、政府共享、公安數據等。

在此基礎上,廣東公安建設覆蓋全省的「警務雲」,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沒有經濟條件和技術能力建「雲」的情況下,也能共享使用全省警務數據資源。「我們與省廳、其他地市公安機關的聯繫更緊密了,可利用的警務資源更多了,打擊犯罪、為民服務等公安工作也有條件彎道超車了。」茂名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黃果說。

智慧新警務,一手抓信息壁壘的打破,一手抓數據資源的關聯。近年來,視頻偵查是公安辦案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中的關鍵是視頻資源和公安業務數據的關聯。「以前主要是人工比對,投入大、效率低。如今藉助『視頻雲』技術,視頻資源與公安業務數據無縫銜接,我們可以在全省範圍內一鍵調圖、圖案關聯、以圖搜圖,甚至在幾秒鐘內就從海量視頻中搜索到相關人像,幫助公安機關迅速破案。」廣東公安智慧新警務推進辦綜合組組長林群雄說。

採訪期間,辦案民警講述了一個真實案例:今年3月,廣州火車南站派出所接到一名旅客報案,稱購買火車票時遭遇一名中年男子詐騙。民警隨即調取監控視頻,對當日多次進出車站的中年男子進行人像識別抓取,然後通過「視頻雲」技術,與警務資料庫中記錄的廣州火車南站「黃牛」人員進行配比,迅速甄別出幾名符合特徵的可疑人員,僅用1小時就破了案。

第四塊屏幕展示的「雲網端」,其核心是移動警務。打開終端頁面,基本功能、移動辦公、常見應用一應俱全,還有大量專業應用,比如刑案現場勘查、交通執法、社區警務等,民警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廣州石牌派出所社區民警戴凌輝說,企事業單位的日常檢查,只需按清單操作;警情回訪,可隨時調取案件、人口等各類信息;針對日益增多的人戶分離,社區民警不再需要跑遠路,直接通過終端聯繫對應地區的民警協助核查,「移動警務終端就像是我們的智慧大腦,並且工作履職在上面均有記錄,上級獎懲都有憑據。」

打得贏:

情報引導、科技支撐成為打擊違法犯罪的重要指引

如今,「大數據」「警務雲」「視頻雲」「雲網端」被視為智慧新警務的四大智慧賦能工程。在它們的強力支撐下,廣東公安立足實戰需求,大力開展警務創新應用的試點攻堅,警務效能倍增式釋放。

非法集資、網路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一度高發,廣東公安打擊此類犯罪過程中逐步形成情報導偵、合成作戰的辦案機制。「網路傳銷的涉案人數多、關係網複雜,辦案難度大。我們結合犯罪特徵,創新研發出網路傳銷關係分析系統,只要導入案件數據,該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樹形圖,明確傳銷的組織、人員框架結構。」廣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涉眾科民警溫梁堅說,「有時網路犯罪不一定採用真實身份,我們又開發了透視度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揭穿犯罪分子的偽裝,確保精準打擊。」

創新應用越深入,破案能力提升越快。在茂名市公安局的會議室,大數據情報中心主任何曉玲介紹:「人是不斷移動的,僅有靜態數據,還不足以確保打防管控的智能化、精準化,亟鬚髮展移動警務。以前各警種、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情報員,如今亟須擰成一股繩,形成智慧公安的強大合力。」

2016年,茂名公安局正式成立大數據情報中心。「哪裡有案件,我們就跟進到哪裡。同時,我們主動研判情報,精準發出指令,相關警種部門只需限期查緝。」何曉玲舉了「數據追逃」的例子,「有了大數據的支撐,追逃工作從大海撈針向精準打擊轉變,去年下半年抓獲在逃人員1726人,平均每天9人到案。其中,本地曾有一名8年都沒找到的逃犯,我們反覆分析他的人物軌跡圖、社會關係網等,最終不僅將其抓捕歸案,還一舉將其他6名逃犯繩之以法。」

如今,情報引導、科技支撐成為廣東公安打擊違法犯罪的重要指引,各地開展精準打擊、批量破案。

防得住:

精準防控維護社會平安,讓群眾享有更多安全感

衡量一地公安的戰鬥力,不僅要看打擊違法犯罪的能力有多強,還要看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有多強。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廣東智慧新警務建設中,「打得贏」「防得住」齊頭並進,成效明顯。其中,針對涉眾型經濟犯罪,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研發監測防控平台,全面摸排採集、處置關於非法集資、傳銷的風險信息,並針對一段時間、某些領域、特定方面的總體形勢和突出問題進行整體評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針對電信詐騙,廣東公安省市兩級反詐騙中心開發反制系統,主動開展電信詐騙可疑人員和潛在受騙人員的規律分析,對日常疑似詐騙交易實施預警勸阻和攔截止付。2016年9月以來,共勸阻受騙事主24萬人,挽回損失35.7億元,成功止付涉案銀行賬戶7.7萬個,涉案資金11.9億餘元。

今年1月29日至3月3日,茂名市小東江畔舉辦了一場迎春燈會,參觀人數平均每天峰值14128人次,但整個燈會期間事故零發生。「有了『智慧新警務』,我們會前就對人流情況、隱患點作出精準評估,會中充分運用城市熱力圖、人像識別等,合理部警、規劃路線、防範風險,得到社會各界肯定。」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局長朱小平說。

廣東智慧新警務,不僅實現各地的均衡發展,還努力彌補城鄉之間的差距。在茂名市濱海新區電城派出所,所長溫木生展示了一款富有鄉土特色的創新應用——數字村居。轄區所有村委會、人口數量、重點場所等信息清晰可見、條分縷析,切實維護農村平安和諧。

如今,「智慧」二字在廣東公安深深紮根,創新已是廣大民警的自覺實踐。「我運營了一個微信公號『平安龍山』,群眾只需留言,我們就會幫助辦理戶籍、電動車上牌等,微信關注量已有兩三千人。」茂名濱海新區龍山派出所所長鍾偉國說,「我還設計了一個二維碼,掛在農戶的門上,方便民警巡邏及時了解情況。遊客也能掃一掃,可以讀取地址信息,避免了他們問路、迷路的麻煩。」

「智慧新警務是偵查破案的導航儀,是治安防控的撒手鐧,也是警務改革的助推器。」廣東省公安廳辦公室主任孫太平說,當前正在分階段、有重點地打造四大智慧賦能工程、八大創新應用,下一步將堅定不移深入推進,研發更多更新的智慧產品,讓全省公安民警幹事創業更便捷、更高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安部 的精彩文章:

趙克志強調 深入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

TAG:公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