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拳治理樓市亂象,會有多大用?

重拳治理樓市亂象,會有多大用?

住建部治理樓市亂象的「專項行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近又要來了!

所謂的樓市亂象,是指操縱房價房租、捂盤惜售、捏造散布虛假信息、製造搶房假象、哄抬房價、違規提供「首付貸」、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佔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產「黑中介」、變相加價、一房多賣、霸王條款、價格欺詐以及限制阻撓使用公積金、發布不實房源和價格信息、進行不實承諾等欺騙、誤導購房人的虛假房地產廣告……

不理不知道,一理嚇一跳,樓市營銷環節已經遠遠不止「七宗罪」了,簡直壞得頭頂生瘡,腳底流膿了!

問題是,治理營銷環節有多大用呢?

就拿治理房地產廣告來說,有一陣子地產商們噤若寒蟬,寫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案:

有房賣,你懂的!

人們對房價不滿,有多少是因為廣告的浮誇和創意?廣告寫得天花亂墜,眼睛雪亮的人民群眾就信了?

這也太低估人民群眾的智慧了!

這房子值不值得買,值多少錢,群眾心裡門清得很。

如果廣告的內容明顯誇大或虛假承諾,這已經不是房地產治理範疇的事情,而是廣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範疇的事情。

實際上,房地產業盲目誇大和虛假承諾的廣告也很少,因為人民群眾最後是要找開發商兌現的,開發商也犯不著這樣做廣告,反正房子也不愁賣。

你會說,你不要只挑「地產廣告」這個軟柿子舉例,你說個硬貨。

製造假象,哄抬房價這個直接關係到房價和銷售,算硬貨了把?

實際上樓盤舉行開盤儀式的初衷,就是要利用現場緊張氛圍和客戶的從眾心理進行銷售的促進,其間當然也不乏安排假客戶的做法。

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開盤啞火,銷售慘淡的啊。在3年前,絕大多數的三四五線城市,開盤銷售不佳是常態啊!

隨便開發商怎麼演,眼睛雪亮的人民群眾就當看戲。

磨剪刀、收鴨毛的還允許吆喝得有聲有色呢,只聽說國外紅燈區不準出門拉生意。開發商用「托」這些做法固然讓人不齒,可是又有多少人因為「托」買你就買呢?

值不值得買,多少價格值得買,自己心裡難道沒點B數?

從開發商變花樣搞促銷,送米送油送現金求人買房,到現在甚至願意「給好處」才買得到一套房,原因是「營銷環節」這些手段造成的嗎?

那就太高估這些賣房子和做廣告的了。

這些亂象,它只是房子變得搶手之後才出來的現象,它是果,不是因。

亂象當然也應該治理,當今樓市如果是熊熊烈火,這些營銷亂象也著實像一小罐油,干著「火上澆油」的勾當。但這罐油著實不大,大概只有鯪魚罐頭那麼大。老拿他說事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如果房子不那麼火了,這些亂象自己也就熄火了。

誰才是那42美製加侖的一桶油呢?

不出台懲罰性的持有稅,不出台嚴厲的空置稅。

其他隨便你怎麼說,隨便你怎麼「重拳「,都難以澆滅繼續更多持有房產的慾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捉住 的精彩文章:

TAG:捉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