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證研究發現,過濾氣泡影響不大,人比機器更愛傳播假新聞

實證研究發現,過濾氣泡影響不大,人比機器更愛傳播假新聞

德外5號

公眾號ID:dewaiwuhao

關注

來源:Niemanlab

作者:Rasmus Kleis Nielsen,James G.Webster,Soroush Vosoughi

編譯:施然

你是否認為大多數從社交媒體獲得新聞的人都深陷「過濾氣泡」之中?你是否相信,在線新聞使用比離線新聞消費更加分散,年輕人永遠不會為在線新聞買單?或者你認為,機器人才是在線新聞造假的主要動因?

如果是,你的這些觀點就是基於媒體變革否定者所提出的論點——類似氣候變化否認者,這些專家正在唱衰主流觀點,即與越來越多在同行評議的科學研究上達成共識的意見相悖。

媒體研究並不同於氣候變化研究:這是一個更小的領域,資金不足;而且由於涉及人類行為,概念上並不清晰——我們都能在如何測量溫度上達成一致,所以能夠客觀地測量全球變暖;而「新聞」的確切含義,人們尚未形成清晰、一致的意見,更別說「假新聞」了。但毋庸置疑,基於獨立調查、實證研究、學院派質性研究(比如同行評議)的媒介研究,始終是一門科學。

「過濾氣泡」的辯駁

媒介內容變得越來越個性化。數字媒體出現之前,新聞媒體通常向所有受眾提供完全相同的內容;而現在,理論上,同一個新聞網站可以向每個受眾呈現個性化的內容,而這種「個性化」導致了人們對「過濾氣泡」和「選擇性曝光」的擔憂。

Eli Pariser最先提出「過濾氣泡」這一術語: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所依賴的演算法排序讓我們攝取的新聞日趨狹窄,使我們陷入「過濾氣泡」之中。這是一種看似合理但讓人擔憂的情形。

為歐盟委員會提供諮詢服務的獨立團體High Level Expert Group on Media Diversity and Pluralism針對個性化現象可能對民主社會造成的影響提出了警告:「這一新情況將削弱媒體作為信息編輯者和解釋者的地位,而且趨向於建立更多彼此隔離的社區,將整個公共領域分裂為獨立的子集。」

面對「過濾氣泡」「信息繭房」這一類憂慮,媒介研究者們已經有所行動。然而,一系列獨立的實證研究發現,實際上,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把大多數受眾導向了多樣的新聞。這一結論恰巧和「過濾氣泡」假說相衝突。

Borgesius等人在研究中區分了自我選擇的個性化以及被預先選擇的個性化(前者是受眾主動選擇看到的內容,後者是演算法為受眾提供的個性化內容),並針對個性化實踐以及個性化效果的實證研究進行了歸納總結。得出的結論是,儘管人們流露出嚴重的擔憂,但目前的實證研究表明,人們沒有理由對過濾氣泡產生如此強烈的擔憂。新聞網站的個性化內容對大多數公民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來源。

Flaxman等人追蹤5萬名經常閱讀在線新聞的美國用戶,通過研究他們瀏覽新聞網站的記錄,得出結論:絕大多數在線新聞消費者,都是通過主動訪問自己喜愛的媒體網站,獲取新聞信息。

當研究領域可量化時,社會學家可以通過大量同行評議來達成科學共識,比如吸煙的致癌性,或者疫苗和自閉症之間的關聯性。而當談及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如何改變,在很多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我們都沒有足夠體量的研究結論予以支撐。結論在不斷積累,而這些積累的結論和許多斷言相悖。

受眾分化和在線新聞付費趨勢證據欠佳

細分受眾、在線新聞付費等領域的媒介研究,還不太成熟;但一些最有價值的研究結果,都與大量新聞報道、公開辯論中的普遍假設相悖。媒介受眾越來越分散了嗎?未必。數字媒體環境下長大的年輕人絕不會為在線新聞付費?錯的。

關於受眾細分,學者Webster回顧了美國電視觀眾細分的歷史,通過對62個顯著的電視網路進行評估,發現碎片化和觀眾極化並行的現狀。研究發現,頻道觀眾兩極化的趨向十分明顯,儘管幅度不大,但「狂熱者」和「非觀眾」區分得很明顯。

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機構都在努力開發新聞付費的新模式,但人們對網路新聞付費態度和行為的理解仍然很有限。

Richard Fletcher和Rasmus Kleis Nielsen兩位學者採集六個國家(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英國)的調查數據,對如下三個假設進行了驗證:(1)使用公共媒體服務的人不大可能付費,因為他們對在線新聞的參考價格為零;(2)消費印刷媒體的受眾更願意為在線新聞付費,因為他們的參考價格高於零;(3)年輕人更願意為在線新聞付費,因為他們對其他數字內容的參考價格高於零。研究結果支持假設2和3。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的年輕人更願意為在線新聞付費,只有在日本,年齡和在線新聞消費之間的關聯沒有顯著性。

人比機器人更容易傳播虛假新聞

假新聞,以及其影響政治、經濟和社會福祉的可能性,在世界範圍內都得到密切關注。

為了解假新聞是如何傳播的,Vosoughi等學者抓取了2006到2017十年間Twitter上的謠言傳播數據集,這組數據包含了大約126000個消息,約300萬人在推特上發推文,分享次數達到450萬次。研究發現,所有類別的信息中,虛假消息比真實內容傳播得更遠、更快、更廣泛;排名前1%的虛假新聞可以覆蓋一千到十萬人,而真實消息甚至很難覆蓋到一千人。研究者推斷,消息的新奇程度以及受眾的情緒反應是造成差異的原因。

研究者發現,虛假新聞比真實新聞更新穎,這一點表明,人們更傾向於傳播新穎的信息。與此同時,虛假新聞激起的回應包括恐懼、厭惡以及震驚,而真實新聞激起的是期待、悲傷、喜悅和信任。與傳統觀點「機器人加速了虛假信息的傳播」相反,虛假新聞的傳播範圍比真實新聞更廣,是因為人類,而不是機器人,更有可能去傳播虛假消息。

科學是不斷累積和漸進的,任何一個單一的研究都無法準確地回答這類問題,或許隨著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不斷變化,問題的答案也隨之變化。

目前,我們需要面對很多挑戰。不必過多擔心「過濾氣泡」,以及那些通常毫無根據的問題,也不必被時髦的新辭彙所困擾。研究人員需要投入更多關注,與此同時,在考慮言論自由的未來時,決策者也應該更認真地對待獨立的實證工作。如果我們讓媒介變革否定者主導觀點,將會出現混亂的新聞報道、信息不充分的公共辯論、無效甚至適得其反的公共政策——即使他們的話有時候看起來很漂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外5號 的精彩文章:

全球視角解析流媒體視頻直播的觀看狀況

TAG:德外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