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了一個水妖,被大禹鎖了500年,是孫悟空嗎?
文史
07-01
華夏民族雖然說自稱為長江黃河的兒女,但是對於長江和黃河頗為忌憚,也頗為敬畏。在這兩河流域中,曾經出現了不少奇聞異事。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其中一個或許還和齊天大聖孫悟空有關聯的故事。
解放前曾在黃河流域出土了一個銅鑄的水神銅像,碑上刻有大宋建中元年造,這個水獸的名字叫做無支祁,是當時帶的水獸,用來防洪賑災所用的。
然而,翻閱歷史古書關於無支祁的記載卻頗為詭異。這個無支祁在唐朝以前被稱作為水患,其每出現一次,將給大地帶來一次災難。但宋朝卻被稱作為水獸,受百姓的敬仰和供奉。
《太平廣記》中曾經記載,唐代李湯出任楚州刺史,一個老漁民報告自己在黃河中發現了一個盔形大物,李湯當即命人打撈。用了50頭牛,將這個駭然大物撈了起來,沒想到卻是一個面如白猴的東西。在受到驚擾以後這個在原本在沉睡中的白猴忽然睜開了眼。剎那間,烏雲蔽天,人驚奔走,50頭牛也被拉入到了黃河水之中。
因為這樣的場面太過於荒誕無奇,因此並沒有受到世人的關注,但在一本被稱之為上古奇書的《山海經》中,卻記載了一個和這個無支祁頗為相似的妖物:「水獸好為害,禹鎖之,名無之奇」。
相傳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和無支祁打了三天三夜,後制服無支祁,用鐵鎖鎖住無支祁的鎖骨,將其鎮在黃河水下,一困就是500年。後無支祁索性將黃河水底作為自己的宮邸,直到唐朝時期受到後人的驚擾,才慢慢的被稱為水獸。
無支祁被鎖了500年,也有通天的本領,因此很多人認為孫悟空就是無支祁的原型,且二者面貌相似,非人非猴,非妖非靈。但在現存的《山海經》版本中,已經沒有了無支祁的記載。實屬惋惜。
參看資料:《山海經》、《太平廣記》


TAG:史說紛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