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曲澤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曲澤穴

每日一穴位是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整理總結出來的一套便於記憶的穴位學習方法。這裡是一個適合所有中醫愛好者交流學習的平台。本方法集圖文、理療手法、功能主治為一體,實時關注中醫學,每日為您分享一穴位,覺得我們文章不錯的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愛好者,亦可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歷史消息,我們有更多驚喜等著您!

1

曲澤:qu ze

曲澤,曲即彎曲,澤即沼澤,經氣流注至此,入曲肘淺凹處,猶如水進沼澤,故名曲澤。

2

定穴:

曲澤穴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3

性能功效:

清暑泄熱,和胃降逆,清熱解毒。

4

主治功能:

心胸、脾胃及時疫疾患等:如心痛,心悸,胸滿,逆氣,胃痛,嘔吐,嘔血,溫病,風疹,霍亂,頭搖,顏青及肘臂筋攣疼痛,泄瀉,熱病,肘臂攣痛,善驚,胸痛,胸脅支滿,咳嗽,身熱心煩,霍亂吐瀉,煩渴,肘臂腕痛,屈伸不利,上肢顫動,口乾,氣逆,熱病煩躁,肘攣,臂痛。

5

保健養生:

用拇指垂直按壓曲澤穴1~3分鐘,可治心火上升引起的心痛、心悸等心血管疾病。

6

配伍應用:

配委中點刺放血治急性胃腸炎。

曲澤配章門、大陵,治驚悸。

曲澤配內關、中脘,治嘔吐。

曲澤配神門、魚際,治嘔血。

曲澤穴配內關、大陵治心胸痛。

曲澤配曲池、尺澤,治肘痛。

曲澤配委中刺絡放血,治急性腹瀉。

曲澤配大陵,有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

曲澤配內關、中脘,有調理腸胃的作用,主治嘔吐,胃痛。

曲澤配委中、曲池,有清心泄熱的作用,主治中暑。

7

理療手法:

刺法:直刺1~1.5寸,局部有沉脹感,可向中指放射。或用三棱針刺絡放血。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用指腹(或略鈍的器物)按摩曲澤穴,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每日2--3次。

8

注意事項

曲澤針刺時須避開肱動脈和肱靜脈,以防刺破血管,引起出血,刺絡放血者除外。

9

現代研究

現代多用曲澤穴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急性胃腸炎,臂神經痛,小兒舞蹈病,心絞痛,支氣管炎,中暑等。

10

古文摘錄:

《針灸甲乙經》:心憺憺然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血,時瘛,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傷寒溫病,曲澤主之。心痛,卒咳逆,曲澤主之,出血則已。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曲澤……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血,風疹,臂肘手腕善動搖。

《針灸大成》:嘔血,曲澤、神門、魚際。

《百症賦》: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

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醫考試 的精彩文章:

TAG:從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