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南之旅:天涯故事之「詩絕」

海南之旅:天涯故事之「詩絕」

「南邊七葉選重光,世及重昏亦可傷。宮色漸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黃。外夷豈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說二杭。堪恨三朝謀國是,是誰惟有殺忠良?」

這是被稱為海南」詩絕」王佐《雞肋集》中的一首《讀宋史》,該詩曆數了宋室興亡的史實,以表示弔古之情。語調悲壯,教人汲取歷史教訓。

史料記載,」王佐,字汝學,號桐鄉,臨高縣透灘村人,生於宣德戊申年(1418)五月十五。祖籍福建古田井村。渡瓊始祖王恂瓊州千戶。曾祖王良先舉人司戶參軍。父親王原凱東黎土宮,曾二度率首王尋、王旺赴京貢方物,接受朝廷招安,增強黎漢民族和睦團結,被授為撫黎縣丞。母親唐朝選山東金鄉縣令之女——。

王佐七歲喪父,唐氏很有見識,對佐慈而嚴,兒子一怠學,便氣不進食,王佐遵母訓,勤奮苦學,天資聰穎,過目成誦。自少負笈從游,拜唐舟(王佐母系其侄女)、丘浚為師,很快成為』兩庵』的得意門生。

正統丁卯(1447)王佐弱冠以禮經魁鄉省,由於中舉論禮文章卓著,被祭酒吳節、司業閻禹錫薦游國學深造。閣老大學士李賢翼其大用,深為器重。禮部會考,王佐曾獲學冠』兩監』之雅稱。國子先生曾在諸生面稱:』王佐此子可教。』他後試南宮王策,條答無遺,本房欲置魁選,為忌者所黜。」

據民間傳說,王佐在國子監深造期間,曾到內閣大臣胡先生家做客,一進門,看見牆上畫中有一對丹頂鶴,立即駐足吟詩:」頭戴紅冠穿白衣,徘徊岸上立窺魚——」

為了切斷王佐詩路,胡老先生拿起墨汁潑向畫中的丹頂鶴,可王佐靈機一動,順水推舟續吟:」只因貪食歸來晚,落入文官洗硯池」。

王佐在國子監,經歷了正統末到景泰、天順三朝,在北京太學一呆就是19年,卻始終沒有考取進士。

眼看年近40,他只好向吏部報到,要求銓補。

明成化二年(1466 年),王佐出任高州府同知。那時候,高州府內流寇擾亂。王佐到任後與太守孔鏞協力籌謀,領兵守御,賊不敢犯。都御史韓雍採納了王佐的治亂方案施行後,地方遂告平靖。

明成化五年(1469 年),母親病故,王佐奔喪回家。成化十年(1475 年),王佐任福建邵武府同知。在任期間,府屬泰寧縣發生盜亂,僉事張懋巡行至郡,飭令王佐查察盜情。

王佐說:」現在盜勢猖狂,如果急攻,必定誓死抗拒,不如採取安撫之策,誘勸投降,以分化賊勢。」

結果,王佐招降盜賊黨羽數十人,餘眾潰散,境內得以安定。

成化十六年(1480 年)王佐調充福建鄉考試官,一直到弘治二年(1489 年),後改任江西臨江府同知。

王佐從政二十餘年,輾轉於三府之間,雖然沒有所任官職都不大,且一直只是副職。但是他依舊勤勤懇懇,為老百姓辦事,既不趨炎附勢,又不阿諛求榮,政績廉明,士民愛戴,有」仁明司馬」之稱,故」所居民愛,所去民思」。他每一離任,當地人民就修建生祠來紀念。

弘治5年(1492年),王佐65歲,深感為地方官員20餘年,三處萍蹤只為知府副職,政治抱負施展已經無望,因此呈辭返鄉。

弘治8年(1495年),丘浚臨終前嘗言:」己有三恨,郡牒未修一也。」為解恩師遺恨,王佐不顧年老體衰,自費遍訪瓊州各地,廣采博賢,搜集郡中古今文獻,鄉土風物,編成《瓊台外記》一書,以補郡志之缺。

王佐一生愛讀詩書,晚年眼睛昏花後,還經常叫家人念給他聽。正德四年(1509 年),已經82歲的王佐自知不久於人世後,仍然胸懷曠達,寫下了自己的生壙詩。

明正德六年(1511 年),王佐奉郡守王子成之命,與唐胄等聚集東嶽祠編修《府志》。因對一些歷史問題看法不一致,王佐僅僅寫了一篇《東嶽行祠會修志序》便告歸。

明正德七年(1512 年),王佐在家逝世,享年84 歲。

王佐一生雖然在仕途上比較坎坷,但其以文章修政事,在文學創作上卻是一位成果豐碩的作家,《瓊台外紀》、《雞肋集》、《庚申錄》、《紀籍目錄》、《珠崖表錄》等都是他的作品。

《雞助集》和《瓊台外紀》是王佐的代表作。《瓊台外紀》是一部地方志書,記錄了海南的風士人情,地理山川等掌故。

正德十六年(1512 年)唐胄(海南瓊山人)才修成《瓊台志》44 卷。王佐先寫的《瓊台外紀》一書,全文被轉錄於《瓊台外記》卷首,並高度評價說:」《瓊台外紀》一書,乃王桐鄉先生精力所在」,又云:」其詞之中易溫雅,氣之光明雋偉,當比擬於古諸大家」。

其中《雞助集》有詩302 首,雜文82 篇,是他著作中的精華,《雞肋集》一書無論是從文學或史學角度考量,都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詩文,體現了詩人關心國家民族、熱愛家鄉風物、探索人生哲理等方面的思想。

《雞肋集》中的《海外四逐客》指的就是」五公祠」中的」四公」:北宋宰相李綱、南宋宰相趙鼎、南宋樞密院編修胡銓、南宋參政李綱。因」四公」忤逆昏君奸臣先後被貶至海南島,世人惜之哀之,王佐此四首詩就是悼念他們而作的。

「李忠定公綱

公來方始是朝廷,爭奈吳兒苦諱兵。

當戾戴天寧國是,杜郵興念豈人情。

忍教丞相過海南,更有何人說北征。

自古浮雲能蔽日,重昏世及幾時明?」

「趙忠簡公鼎

身騎箕圍作山河,氣壯中原勝概多。

立贊建康開左纛,坐揮羯虜倒前戈。

孤忠唯有皇天在,萬口其如國是何。

直待崖州滄海涸,英雄遺恨始消磨。」

「胡忠簡公銓

大朝廷作小朝廷,人世乾坤己不成。

志士扮心思蹈海,渠奸呼黨賀登浪。

共知甘飲三吳水,誰念幽樓五國城。

公去如今三百載,海潮猶有不平聲。」

「李參政光

五十三家禍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遙。

皇天后土猶堪倚,明月清風不費邀。

但看瓊島一身去,莫愁圖書萬卷燒。

千古牧羊亭下土,好還天道不曾饒。」

明代瓊州府提督副使胡榮稱讚王佐」博學多識,見道精審,故詩詞溫厚和平,文氣光明正大,當比擬唐宋諸大家」。

詩人田漢說:」王桐鄉,為民請命之事,愛國惠民之詩,當堪弘揚。」

郭沫若稱他為」愛國詩人」。

近人日本學者小葉田淳在《海南島史》一書中認為,」以詩文論,在海南人士中首先推王佐」。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嶺南詩社社長、原海南省委書記許士傑說:」不趨權勢未矜驕,嗜讀詩書志貫宵。雞肋自謙多意味,關懷民瘼永心焦。」

牛恆剛:2012年2月2日于海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弗瑞德 的精彩文章:

柯達不傳奇(4):柯達傳奇
王鏊這個人

TAG:弗瑞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