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子肚大如懷胎十月 裡面卻藏著個「定時炸彈」

女子肚大如懷胎十月 裡面卻藏著個「定時炸彈」

半個月前,王雨燕在丈夫陪同下,挺著一個大肚子走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洪德飛教授的名醫門診。

初一看,就像懷孕10個月的產婦,行動已是很不方便,走路氣急,好似在拉風箱。她丈夫一見到洪德飛,就急不可耐地說:"我從山東煙台來,你們水平好,能不能切除我媳婦的肝腫瘤?"

洪徳飛認真詢問後,得知這位病人的病情非常複雜,8年前在山東開過一次刀,那時候肝腫瘤才8公分,醫師開進去後,發現肝腫瘤周圍都是血管,切除有可能大出血,就放棄了切除。

之後8年,夫妻倆到處求醫,在其他醫院又做了兩次無水酒精注射和一次肝腫瘤插管治療,希望阻滯腫瘤的生長,可肝腫瘤繼續在長大。近一個月,病人感到明顯肚子脹,走路氣急。在山東一家大醫院做了CT檢查,發現肝腫瘤已擠滿病人的肚子,肝腫瘤內已發生出血。當地醫院醫生看了,認為腫瘤太大,沒有辦法切除,建議再做插管治療。插管治療曾經做過,根本控制不了腫瘤的生長。

因為丈夫是做銷售的,經常往返杭州,從錢江晚報上得知邵逸夫醫院有個叫洪德飛的教授,肝膽胰切除手術做得非常了得,於是夫妻二人抱著最後的希望,慕名來到邵逸夫醫院,找到了洪德飛教授。洪德飛檢查了病人,發現腹部可見陳舊性手術疤痕,腹部高高隆起像一座小山,手一觸硬梆梆的,是巨型肝腫瘤。洪德飛安慰夫妻二人,是否能夠切除還要仔細檢查和評估,不過我們會組織全院最好的技術團隊給予治療,併當即把病人收住下來。

如果手術,這註定是場硬仗!

術前,組織了一場高規格的專家論證會,8個學科專家各支高招,在此基礎上,為病人制定手術方案和應急方案

病人住院後,經仔細檢查,巨大的肝臟腫瘤不僅擠壓了腹腔,同時也擠壓了胸腔,已嚴重影響到病人的呼吸了,肺功能出現中度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惟有手術才能救她命。

術前檢查,因一個腫瘤指標已超過正常的5倍,原來良性的肝腫瘤已經惡化變癌。肝臟腫瘤最大直徑已達到25厘米,正常的肝組織已被擠壓成一個大餅,肝腫瘤與正常肝之間,肝組織與腹壁之間沒有任何間隙。肝腫瘤周圍已經是長滿供應腫瘤的血管,正常供應肝臟的門靜脈已經布滿滋養血管,醫學上叫門脈海綿樣變,手術極有可能發生大出血。換一句話說,風險極大。

8年前,8厘米大腫瘤別的醫師就因為風險太大不做了,8年後,腫瘤大了三倍,風險可遠不止又大了三倍。做還是不做?難題擺在了洪德飛面前,如果要做,發生大出血的幾率非常大,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可能就沒有了;如果不做,雖然能拖一些時日,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病人還年輕,家人希望她能長期生存下去,這次來杭州就診,有8位親人遠道趕來陪伴她,洪德飛從他們眼神里讀懂了期盼,也讀懂了信任,他決定放手一搏。

當然,這一搏也不是打無準備之仗。由於肝腫瘤巨大,與腹壁、與正常組織間沒有界限;肝腫瘤周圍長滿腫瘤滋養血管;而長期腫瘤的擠壓,導致病人長久血容量的不足,切除肝腫瘤後有可能導致瞬間血容量不夠,引起病人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心跳呼吸驟停等風險。洪德飛組織了普外科、麻醉科、心內科、呼吸科、手術室、監護室等8個學科的專家進行討論,詳細制定手術方案和應急方案。

此外,為更好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洪德飛還邀請恩師、國際著名肝膽胰外科專家彭淑牖教授和自己一同披掛上陣。

肝蒂久尋不著,以為誤傷了;肝腫瘤巨大,無法翻轉;創面明顯滲血,會不會出現狂涌……手術過程可謂步步驚心,甚至有過放棄念頭

「這個手術屬於非常規手術,無法像正常肝腫瘤切除手術一樣按部就班。」洪德飛說,肝腫瘤切除,常規應先做遊離,即把腫瘤與腹腔各組織粘連斷開,這一步很關鍵,洪徳飛說,業內有一句俗話,肝臟切除功夫在肝外,指的就是把腫瘤剝離出來,切除就變得輕鬆,甚至有"玩於掌心"快感。剝離出來後,切除只需半個小時,複雜的一個小時也能解決。

儘管有的狀況術前已經想到了,但當這個患者腹部打開後,眼前的情景還是令兩位久經沙場的外科專家感到吃驚,膽囊去哪兒了?肝蒂怎麼不見了?由於腫瘤太大了,發生了轉位,有的器官被包裹了,有的被壓迫住了,再加上肝腫瘤與正常肝之間,肝組織與腹壁之間沒有任何間隙,沒有間隙,就等於沒有操作的空間,想放手一搏手,而手無處可伸。洪徳飛打了一個比方,好比蒸菜,盤子口徑同鍋的口徑相差無幾,放進去容易,取出來就難了。正常遊離,是看清了,認準了,再切割扎,現在顯然是做不到了。開弓沒有回頭箭,關鍵時刻兩位教授定下六字方針:小步走,慢慢走。

常規切除肝腫瘤手術,必須要分離出第一肝蒂和遊離肝周圍的韌帶使肝臟能夠翻動,便於出血時控制出血,然後在切除肝腫瘤過程中控制第一肝蒂,第一肝蒂內含有供應肝臟的血流的兩個大血管,預防切除肝腫瘤時引起大出血。這兩個血管每分鐘進入肝臟的血流量達到1500ml左右,而一個成人全身的血流量才5000ml左右。

這個病人根本沒有辦法按常規肝腫瘤切除方法做,從切口皮膚進入腹腔就顯得手術困難重重,由於腫瘤巨大佔據空間,第一次手術以及手術後注射過無水酒精、介入插管治療引起嚴重的炎症反應,腫瘤周圍長滿新生的血管。每分一步都很困難,必須把腫瘤周圍這些滋養血管小心離斷,洪德飛他們每做一步,都要結紮,而且對創面滲血處用熱鹽水巾壓迫,避免滲血。

創面大了,滲血多,很容易引起病人凝血機制破壞。而離斷過程中又要避免損傷與腫瘤緻密粘連的小腸和大腸,一旦損傷,造成污染,就會增加病人感染的機會,最後導致死亡。這都顯著增加了手術難度。

經過千辛萬苦遊離出肝蒂,控制好血管,進入肝腫瘤切除階段本以為可以輕鬆一點,可由於既往有無水酒精注射和插管治療過,引起腫瘤與正常肝組織之間緻密粘連腫瘤,與正常肝組織完全沒有界限,再加上肝臟腫瘤巨大,與腹壁之間沒有隙,沒法翻轉肝臟,只能憑藉多年的手術經驗和嫻熟的技術,一步一步切除肝腫瘤,每切開一點,要徹底止血,然後再用紗條壓迫肝臟創面。

「風險高,術中有沒有想過放棄?」記者問洪徳飛。洪徳飛說:"這個想法出現過,是在腫瘤切至三分之一時,斷面大,滲血明顯。肝臟是人體血庫,肝臟手術術中出血多,可能導致病人凝血功能破壞,醫學上叫DIC,最後沒法控制出血,只能看到病人死亡。可一想到放棄手術,病人可再也沒有手術機會了,等於放棄一條命,想到這些,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每做一步,我和我老師都要商量下一步這麼做?甚至停下來討論一下。我們再堅持堅持,看看有沒有其他其他地方可以入手,我和老師總是互相鼓勵著一步一步往前走。」

回憶這個肝腫瘤切除過程,洪德飛說,我和老師彭淑牖教授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最大的擔憂就是怕術中大出血、以及巨大肝腫瘤的擠壓導致正常肝臟和血管的解剖變形,損傷正常的血管、膽管、腸管。所以,整個手術過程,麻醉科主任喬慶及心內科專家也一直守護在手術台旁。

正常一個大的肝臟腫瘤切除3-4個小時就做好了,這個病人我們從下午3點一直做到晚上10點,幸運的是,肝腫瘤徹底切除乾淨了。術後,彭淑牖教授表示,他做了60多年的外科醫師,如此難做的肝腫瘤切除還是第一次。

這一艱難手術的成功,再次顯現"神刀"的神奇。"神刀"就是彭淑牖教授發明的多功能吸刮解剖器,它把傳統手術的七刀八剪的功能集中在一把刀上,這把刀具有切、吸、刮、耙和電凝等多重用途,節約手術時間,快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現在,全球有一千多家醫院在使用這一獲得國家科技發明大獎的手術器械。

由於手術過程比較平穩,出血也不多,術後病人恢復很快,第二天就吃東西了。術後12天,病人出院的。出院時,全家了很感激,反覆邀請兩位教授去山東做客。

現在病人丈夫經常在微信里向洪德飛報告妻子的良好狀態,洪德飛說,作為醫生,這個時候他真的很幸福。而對於這個病人來說,因為腫瘤本身的惡性程度不高,她不但可以長期生存下去,還可以出來參加工作呢。

轉載自: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病」車上路被追尾 幾千斤鮮魚「魂」灑高速
台州男子拍攝自己妻子10年:你是我永遠的模特

TAG:杭州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