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足球晉級,致勝的精神竟然是中國的禮

日本足球晉級,致勝的精神竟然是中國的禮

2018年世界盃上,日本隊表現出色,在跟身材高大、個人技術強悍的歐美非球隊對陣的時候,憑著團隊戰術合作,個人靈活細膩的頑強打法在小組賽中排名第二,闖入了16強,給東亞人長了臉。

有很多人感慨,30年前還踢不過中國隊的日本足球,為啥水平能逐年提高,現在不僅成了亞洲的常勝隊,還能擠進歐美的傳統足球豪強隊伍里去爭霸一番。

▲日本球迷在現場給場上球隊加油,他們拍的那個藍色袋子在比賽結束後用來撿垃圾

其實日本最熱門的體育項目一直是棒球,普及程度以及聯賽規制都類似美國職業棒球。比如名古屋一帶都支持當地的「中日龍」隊,聯賽時不僅電視直播,現場聲援,而且好多商場都會」贏賽打折「。

足球也就是從三十年前起步的,從吸引少年踢足球開始,到各地建立專業球隊,開始國內聯賽,逐漸地人氣在提高,但依然遠遠不及傳統的棒球,足球員的收入也沒有棒球員高,更趕不上中國的職業足球選手。

相反中國的足球起步比日本早,人氣也比日本高,從八十年代就開始電視直播世界盃了,國內聯賽也搞得火熱,觀眾人數上億計。這次的俄羅斯世界盃,雖然中國隊沒能出場,但中國的錢去了,足球迷去了,比賽場地那麼多中文的廣告,都是給中國的上億電視觀眾看的。

跟日本朋友交流的時候,我說中國人特愛看世界盃,中國隊不出場也愛看,對日本隊讚揚的很多,對中國足球恨鐵不成鋼,各種諷刺挖苦罵,這次又對日本因犯規較少而險勝小組第三的塞內加爾,出線進入十六強贊為「又有技術又有文明」,是「文明勝利了」。

▲日本球迷賽後撿垃圾

日本朋友反而羨慕中國人的觀戰熱度,還有能夠「賭球」的樂趣,還有各種段子的幽默。說到日本足球和中國足球的差異,大家比較認可的是跟中國工業和日本工業的差異一樣。

根子是一種「精神的差異」!

日本前國家隊教練岡田武史,曾經被杭州綠城隊聘為教練。但是,岡田干到中途,就提出辭職了。回到日本,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中國的球隊作了這樣一個評價:「中國人打球,就像打工」。

岡田教練說中國球員訓練時經常遲到,就是按時到的人也得等教練說「開始」才放下手機等踱步進場地。特別提到的是,他要離開中國,在隊里做最後訓練的那一天,依然有三名球員磨磨蹭蹭地遲到了,他說這樣的事在日本「不可想像」。

就是說,中國球員的「打工」心態之下,還隱藏著更深刻的缺失,某種日本人有,而中國人沒有的精神的缺失。

在日本,從幼兒園開始,最重要的訓練是禮貌禮儀和生活習慣的訓練。早上出門以及下午回家時說什麼,見了老師怎麼行禮,吃飯時怎麼感謝,和小朋友鬧矛盾後怎樣和好等等。在鄉下,路上遇到對面走過的孩子很多都會主動問好。

▲小學一年級要求每天說的問候語

初中高中的學生會有比較強的先輩後輩意識(比自己年級高的是先輩,比自己年級低的是後輩),後輩跟先輩說話時都要用「丁寧語」(把話說完整的正式說法,不能簡單粗暴和命令口氣),先輩受了後輩的禮敬,也得有先輩的樣子收斂些胡來的心,對後輩有照顧有示範,嚴重的還會有訓斥。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一般都不會跟路上見的陌生人主動打招呼了,但他們從小養成的禮貌禮儀習慣在進入社會後會發揮很強的作用。

就拿足球來說吧,日本人很容易就形成一個團隊。先輩後輩的關係使每個人在團隊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禮敬有克制,都是一種不用言語多說大家要遵守的禮制。一個後輩新人哪裡敢在先輩們面前老是散漫遲到,哪怕你的「腕兒大「也得對先輩客客氣氣。先輩們也會在教練到來之前早早帶著大家做準備工作和準備訓練了。球員們習慣於這種先輩後輩關係的團隊自覺性,因為他們在中學時的校隊就是這樣。

如果自覺訓練和團隊禮儀這些基本的東西都自己不能完成,都得等教練來了,催促著才開始,那教練得多累心。所以,岡田教練受不了了,中國球員缺少的訓練根本是技術層面之外的東西,他覺得拿著主教練的高薪管那些本來球員應該自我管理的事情不合適,他辭職了。

在跟岡田教練告別的最後一天訓練時還有球員遲到,在日本人看來,就是徹底的禮儀缺失和不可救藥了。也難怪,中國自文革時學生打老師、砸孔廟開始,把「師道尊嚴」徹底打爛了。到今天,中國的「師道」也沒有恢復「尊嚴」,摻雜了大量的為師不尊、為徒不敬、拜金媚權的東西。

在這樣的中國足球大環境下,要訓練出一支能征戰世界盃的球隊,真是為難了國足請過的一個個大牌外籍教練了。

但是,中國人也沒有必要認為自己本質上就不行,「中國人素質低」,「中國人是豬」,「中國文化都是垃圾」這些說法筆者是不能認同的。一定要說「低」的話也只能說是現在中國的精英階層水平低,整體比較墮落。

日本朋友說,尊嚴與禮儀,日本是跟古代中國學來的。中國也需要重新重視這些禮法,導入現代的教育中去。

即使在當代,日本也仍在從中國古人那裡發掘精神力量,各種有關中國人物的漫畫和小說一直不斷出版。

▲漫畫《孔明之妻》在青少年中很人氣

▲小說《孟嘗君》

作家宮城谷昌光出版了一系列的介紹中國古代人物的小說,其中還有有《重耳》、《管仲》、《樂毅》等,人物非常有魅力,受到讀者廣泛喜愛。

中國的古代先賢為什麼要講究「禮」,日本人學到後為什麼不肯放手? 在「脫亞入歐」後依然堅持各種禮法,特別是「尊師」之心與「敬長」之禮(後輩尊重先輩)。所謂的「日本人素質高」難道不是日本人比較重「禮」的外在表現嗎?

日本足球的快速進步與團隊合作能力,日本球迷撿垃圾的高素質表現,其基礎精神竟然在於從小接受的「禮」的教育!

尊嚴與禮儀,那是中國古代先賢倡導的精神!

(雪田特別註明:「禮」的精神並不是讓孩子給父母洗腳那類東西

日語與日本資訊」群開通,歡迎朋友們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田塾 的精彩文章:

TAG:雪田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