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下西洋,語言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鄭和下西洋,語言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有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員

《禮記·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譯。」《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關於先秦時期禮制的著作,說明早在周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專門負責翻譯的官員了。那麼後世的翻譯工作,為什麼稱之為翻譯呢?因為中國古代的中央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比較密切,「北方曰譯」,所以後世的翻譯工作稱之為「譯」,而不是「寄」、「象」或者「狄」。

元、明、清三代,由於中國與外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署也越來越完備。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設會同館,明清兩代沿置。鄭和下西洋期間,明成祖還在北京順天府設置了四夷館,四夷館附屬八館,其中回回館負責波斯語的翻譯,高昌館負責察合台語的翻譯、緬甸館負責緬甸語的翻譯,說明當時的明朝並不缺翻譯人才。

(明成祖畫像)

明、清兩代,官方還編纂了各種學習外國語言的書籍,如《譯語》、《雜字》、《來文》等等,這些書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外語詞典和外語教材。

鄭和下西洋期間,還有很多的外國使節來到中國朝貢,如果當時的朝廷沒有翻譯人才,怎麼與這些人溝通呢?

那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語言怎麼溝通呢?這裡就存在一個轉譯的問題,有時候需要重譯,甚至是三譯。並且,在邊境上進行貿易的商人是天然的翻譯官,所以鄭和下西洋到了外國,完全可以解決語言溝通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今中外 的精彩文章:

劉備的真實戰力如何?
萬曆年間著名的「妖書案」是怎麼一回事?

TAG:史今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