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凡世間能容、能藏、能變之物惟有水。其亦硬亦軟,或傲或嗔,載舟覆舟,潤物毀物,全在一瞬之間。時桃花流水而陰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黃河,其高峽為鏡,平原飄帶,奔川浸谷,挾雷裹電,即因時勢而變。時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擁地抱天而低言。我曾徘徊於黃河上游的劉家峽水庫,驚異於她如泊如鏡的沉靜;曾生活於河套平原,陶醉於她如虹如帶的飄逸;也曾上溯龍門,感奮於她如獅如虎的豪壯。但當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見壺口時,便如痴如狂。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壺口在山西吉縣境內,是黃河上惟一的瀑布。因狀如壺口而得名。水流至此急沖溝下,人觀瀑布由上俯下,只見煙水迷漫,船行至此得拖出河岸,繞過壺口。即古書上所載「河裡冒煙,旱地行船。」原來黃河在這裡,先因山逼而勢急,後依灘瀉而狂放,排山倒海,萬馬奔騰,喧聲蔽天。卻正當她得意揚眉之時,突以數里之闊跌入百尺之峽,如水入壺,騰盪急旋。於是飛沫起虹,濺珠落盤,成瀑成湫,如掛如簾。裂堅石而炸雷,飛輕霧而吐煙,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龍騰攪谷,巍巍地顫。波起濤落,切層岩如豆腐,照徐霞客所記,三百年來竟剜石開溝上剁三百餘米;激流飛湍,銼頑石如木鐵,據民間所言,有黑豬落水,眨眼之間,退毫拔毛,竟成雪白之豚。黃河於斯於此,聚九天雷霆,凝江海之威,水借裂石之力,轟然辟開大道坦途;沙借波旋之勢,細細磨出深溝淺穴。放眼兩岸,鬼斧神工,腳下這數里之闊的磐石,經黃河濤頭這麼輕輕一鑽一旋,就路從地下出,水從天上來。她順勢一躍,排山推岳,挾一川豪情,裹兩岸清風,瀟洒而去,又再現她的沉靜,她的溫柔,她的悲壯,她的大度。去路千里緩緩入海。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嗚呼,蘊偉力而靜持,遇強阻而必摧,繞山嶽而順柔,坦蕩蕩而存天地。美哉,壯哉,我的黃河。

作者簡介

梁衡,當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代表作品有《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等,《晉祠》、《夏》等多篇散文入選中學課本。

來源:今日吉縣 圖文編輯:李曉麗 責任編輯:鍾銀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